房地产的利润太高了,你只不过是买了个空间就是几百万,上下左右都是共用的。
房企的嘴,骗人的鬼!旧改项目利润是高,问题是回款周期太过漫长,分分钟房企等不到回款已经嗝屁了
房地产的走向:
作为本行一个从业10多年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如果不是因为有这份收入不错的薪资和不上不下的年龄,早两年就转行了。
关于利润:因为体量规模比较大,动不动就是几百几千万甚至上亿的项目,虽然利润率低,但是因为有固定清单价,让人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到预期收益。正是因为这两点,让很多人抱着现金进来投。真的算利润率,比餐饮差老远了,但是餐饮就是不可测算,你不知道你一天能卖多少,一年能卖多少,受到的外部干扰也很多,比如疫情,节假日,学校的寒暑假等等
关于未来:现在已经进入消化存量的阶段。只有头部大企业能干。这里面就产生了很多恶性竞争。比如一个城市只有3家头部企业在开发,可能有300家下游企业去竞标,低价中标仍然是最主要来源,即使走后门,也是投入出去,最后反应在收入上仍然是低价。而且必须把头部企业当爷供起来,不然立马解除战略合作,下个项目别想参与了。要么死,要么低头
关于民工:由于开发量的减少,今年已经非常明显的,很多工人找不到活干了,或者一年只干几个月活了,收入大不如前。未来会继续减少,而且由于头部的集中优势,但凡闹事的,基本上就不会再用了。至少我们现在的项目是这样,但凡闹事,全国项目封杀。多气人
关于我们这些从业者:大量裁员是必经之路,市场上岗位竞争会更激烈,内卷会让人心力交瘁。各种内部考试,评估,考核压得喘不过气来。上几个月班又倒闭了,歇几个月找到工作了,又干几个月,差不多就是未来的常态。如果有决心转行的,应该趁早
关于企业:做不了前端的头部,就趁早做中端的头部,或者某个分项的头部。把自己做大,平台化。否则,2023年不是春天来了,而且继续黑暗。
说起来都容易,在好的年景下,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寒冬来临,也只能勉强果腹,何谈春暖花开
不可能只占地403平方米,还没一亩能建40多套房,房地产利润得有多大
开发商把利润让给买房人,直接交易,不经过贩子转手抬价,房地产永远健康发展!
房价已经见底的5个原由?刚需可以出手了吗?。
1、房地产的毛利润在15%~20%之间,无法再降,2021年3百多家房地产商暴雷就是例证。
2、地方财政已经见底,40个城市降低货款利率就是性号。
3、官方表态: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状况趋于改善,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
4、每年新增1000万以上就业人员,刚需依旧坚挺。
5、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让房产价值缩水。
专家说:刚需可以出手了。
经济学家陈淮:房地产不是暴利行业,
开发商的确赚了些钱,
但并不是暴利,
利润只有3%至5%。
他认为:做生意肯定要挣钱,
不挣钱的生意谁做!
并不是企业规模做得越大,
利润就越高,
房地产相对于其它行业也就是挣点辛苦钱,
开发商卖房子的售价比为30%,
再除去各种成本与开销,
最后开发商到手的利润可能连5%都达不到,
所以说房地产行业是暴利行业,
其实是有点冤的!
对此大家一定要理解,
他们不仅很辛苦,
而且还承担着很大的风险!
一定有人给你讲,房地产现在不赚钱,利润才10%。
这个意思是说,一个能卖10个亿的楼盘,利润才1个亿,搁在普通人你会觉得这也很赚钱,但是地产商要是就玩这么小的,自己出9个亿,然后卖10个亿,赚他一个小目标,你也太把他们看轻了:他们不是看不上1个亿,而是他们不会出9个亿。
众所周知,这是个空手套白狼的游戏,如果我就投入3000万,通过我的运作最后搞成了这个10个亿的项目,赚了1个亿,那么我的利润是10%?我的利润就是333%。
我听过这样一句话:房地产是金融产品。
所以在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如果现在大规模推广房产税,地产商全死光了怎么办?毕竟现在客观上来说,房子已经很难卖了。一旦出了房产税,拜房价的信仰基础崩塌了,卖房不就更难了么?房子不好卖,那地就会不好卖,卖地的生意顶不住了,万一税又不好收……
就今年前几个月的趋势看来,今年的烂尾楼规模恐怕会超过去年。
可以说“恒大”是一个转折点,或者说里程碑事件。至少过去连续多年喊房产税的,但是现在目前密集出台的政策,基本都和烂尾楼治理有关。
包括推出全国性的预售资金监管制度也好,或者现在让金融系统给地产商融资也好,又或者要求一些国企地产商去收购民企的优质烂尾项目也好,都是在政策层面要对现在的烂尾楼问题进行集中解决。
总的来说,如果房地产是我们的胃,原来是个土地出让金胃,现在要改成房产税胃,那么就是打算换胃的时候突然发现,由于原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已经有肿瘤了,只能先放化疗把病情控制住,然后再考虑动手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