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知识
唯品会的东西怎么样(唯品会东西怎么样 真的那么便宜吗)
2023-04-11 20:42

我是铁粉,新疆这么远,唯品会的产品是来的最快的,包装最完好的,吐槽了无数次京东,被天猫超市弄的无语,现在但凡能在唯品会买的东西,绝对不在其他平台上买。几大平台的超值会员,最贴心的还是唯品会。

今天真的要跟大家感叹一下,在唯品会买年货的体验。相信临近年关大家都在忙着赶集、进货,过个热热闹闹的年。大龙也是,除了传统的年货以外,还在唯品会买了不少可能以往过年没有的东西,比如礼盒装的坚果零食、甜品糕点,还给父母买了一些营养的花胶、银耳这些。算是通过互联网让俺们在县城也不用遥望北上广,就能享受到和大城市一样的消费乐趣。年货按斤买也是老惯例了,还好唯品会的年货节力度很大,五六十的三只松鼠礼盒和几十块的零食糕点好吃又好看,拿出去送礼也有面子。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还是他的服务。过年确实在各个平台都买了不少的快递,一般大多都会放在快递站,今天刚好遇到唯品会送上门,小哥还帮忙把其他的也给带上来了,这点真的很暖心。平常也是,但凡买衣服鞋子尺码有什么不合适的,都会有顺丰上门退换。今天都腊月二十六了,唯品会的顺丰快递小哥还在坚持送货上门,我们现在有那么便利的生活,真的要感谢一下辛苦的快递小哥们。正是因为他们的披星戴月,因为他们的不辞劳苦,我们的包裹才会安全到达,为他们点赞!

直播间买东西不靠谱,买过几次,从此以后再也不敢了,去淘宝,唯品会买才放心

回首看去,哪一年都是小心翼翼地过日子。不敢奢侈,不敢大手大脚的花钱。心仪的东西只是想想,到最后是个目标。实在想,就到唯品会上瞧瞧。

到了这个年龄,还要挣扎吗?还要臭美吗?

我觉着只有漂亮的衣服才能打动我的心,年龄不是问题,是渐渐地适合我的少了。#市井生活百态人生#

我一直在唯品会买东西,直到今年12月唯品会买了一盒徐福记的棒棒糖,扫描查不出商品,我把验证结果截屏了,去评价产品,只给了三星,没想到唯品会不给我通过,我就不买了。真假掺合卖。买到啥算啥

放开之后,消费风向真的变了!昨晚和几个好友在一起聊消费,很有启发,这可能是未来10年的新消费趋势。

以前,大家消费大品牌好牌子,可能不太会首先想到用“唯品会、Costco”这类搞品牌折扣的平台。因为大家潜意识中觉得,大品牌、好牌子,就不应该便宜,比如我花1000块买一件波司登高档羽绒服,你凭什么五六百就买到一模一样的。那时候,大家追求大品牌、好牌子,某种意义上是不希望有什么折扣、放价的。

再举个例子,当年一台苹果iPhone,很多年轻人节衣缩食也要买,已经超越了一台手机本身的价值,而是一种隐性的面子。别人辛苦凑钱买了一台iPhone,你8折、7折就搞定了?这种心理状态下,很明显,很多人不希望苹果iPhone降价。越贵越好,似乎成为了当时一种对品牌的追求,消费者关心的已经不再是品牌下的品质了,而是品牌上的附加值。

所以,像唯品会、Costco这类平台,在过去很多人眼里,本质上就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事实也证明如此,它们虽然活得还行,也比较稳,但体量规模和天猫京东还是有不小差距,因为面对的市场是有错位的。朋友总结,这是一种“顺商业、逆心态”的业态。顺商业,同样的东西,你更便宜肯定能做生意。逆心态,好牌子、好品牌,凭什么要便宜,凭什么别人能便宜?这样的拷问,是过去一个消费时代的印记。

为什么现在身边很多人开始用“唯品会、Costco”这些所谓的冷门平台了?前段时间,上海逐渐放开,很多人觉得,上海人那么有钱,第一时间肯定是奢侈品消费、去高溢价大商场来一波。结果却截然相反,上海人变得非比寻常的冷静。上海人在线下的Costco和线上的唯品会都迎来了100%以上的翻倍式消费增长。这当时令人费解,但现在感觉顺理成章。

这三年,不少人只看了消极的一面,却忽视了对我们消费心态和观念的磨砺和成长。很多人开始变得对生活有追求起来,向往更美好的品质生活,但另一方面,又希望能更有性价比。既要品质好牌子又要性价比的消费心态,在现在很多年轻人身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身边的朋友,很多人现在买东西,都追求好牌子好品质,然后开始对比,在天猫京东唯品会上同时对比,哪里性价比高、服务好、效率快,才会选择谁。

所以,整个消费风向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消费开始逐渐迈入了成熟化,心态开始逐渐进入务实化,观念开始迈入自信化,不实用的不再考虑、既要有品质又要性价比、国货同样自信。可以预见,从2023年开始,整个消费将迈入高质量发展。新的消费趋势下,很多行业的逻辑、商业的本质都将重构,我们拭目以待!

唯品会的东西确实很划算,一直都是忠实粉丝

震长 知名科学领域创作者

放开之后,为什么身边用唯品会、Costco的人突然多了起来? 以前,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天猫、京东这些超级大平台。线下的Costco以及我们还算熟知的唯品会,都相对似乎要小众一些,而且很多人选择平台,即便是考虑了唯品会等平台,也是会按天猫、京东、唯品会依次的规模来排序,按规模体量来优先选择平台。 这种习惯不是有问题,很多人确实向往大的平台,大平台、大商场,本身就是很多人的消费潜意识。但现在,这样的逻辑发生了变化,不是说不再选择大平台和大商场,而是这个“大”不再是规模体量的大,而是能满足自身精准消费需求和服务的“大”,小一些的唯品会和Costco恰恰在这两个方面反而有优势,这或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95后特别是00后的年轻人,也开始效仿70、80后尝试对比消费。什么叫对比消费,就是同一个东西会同时在天猫京东唯品会横向对比。但他们和70、80后不同的是,不仅是比性价比,还要比服务和效率。所以最近发现,很多人手机里早就不仅是只有一个天猫或者一个京东,而是天猫京东唯品会都有。有意思的是,有时候线上就有,还得专门去线下Costco去看看,这是一种新的消费观。 在年轻人的眼里,管你天猫市值几万亿、京东几千亿、唯品会几百亿,本质上都是一个获取商品和服务的渠道,被无限拉平了。谁的品质性价比高、效率高、服务好,年轻人才会选择谁。所以,大家也发现,现在电商平台们的发展逻辑也变了,以前不关心消费者,现在都以消费者为中心。很多人觉得,这是电商平台改变了,其实本质是消费者的观念转变了。 第三个原因,放开后,很多人开始意识到手中钱粮的重要性和确定性了,但另一方面又不能丢了品质,依然向往美好生活。所以,既要品质又要性价比,成为了现在很多人的消费心态。看似不对等,固有认为品质好就等于贵,但恰恰唯品会、Costco这种企业就是来解决这个不对等的,顺应了现在放开后,很多人的理性消费趋势。 以前讲真,唯品会和Costco都很小众,因为大家觉得要买好的就一定要贵,有些东西甚至觉得越贵越好。就像当年年轻人买苹果手机iPhone,很多人反而不希望苹果放价,这不是消费就能解释的问题,而是心态问题,很多人觉得贵能带来面子。但现在,经过了这三年,很多人的心态都变了,发现所谓的面子,远不如手中的钱粮来得安心。自己以前几乎不考虑这些平台,但现在很奇怪,看个好牌子也开始天猫京东唯品会一起对比了。 所以,不得不感叹,过去这三年的确我们经历了很多,但似乎这些经历也磨砺了不少人的心智。最近出门,和很多老朋友见面,发现确实心态都变了。以前看不起小平台的,现在大小平台一起用。以前很奢侈的,现在精打细算了。以前舍不得的,现在也追求生活品质了。以前喜欢出国的,现在觉得国内的风光也很好。总之,身边一切都在变化,“高质量发展”这五个字,2023年大家一定会越体会越深刻!

今天,在唯品会上买的年货到了,拆开之后,有三点让我不得不说。

第一、中国的物流真的太发达了。这些包裹都是两三天左右就收到了,而且我还不是在一线城市。都是得益于国家这些年不计成本地投入基建建设。

第二、年货变了。其实按照之前过年的风格,年货选进口和高端是肯定的事儿,因为那不仅代表着一份商品,还有一份“面子”,是这一年在外面过得好的象征。但今年却很明显的转变了观念,衣服不在是国外大牌的,发现波司登安踏特步也很好穿。给家人选的护肤品也不在是进口欧美的,而是性价比更高的国货。还有零食礼盒,唯品会一二百能买三四箱。

第三、互联网公司变了。在过去天猫京东唯品会更重视的还是GMV,是销售数据,但现在更愿意关注消费者的需求。比如天猫年货节取消了延续多年的满减活动,开始采用“一件立减”的活动规则。换句话说,消费者不用再费尽心机的为了满减凑单,现在只买一件商品,也能享受到天猫年货节活动的福利。还有唯品会,今年年货节同样是“一件立减”的玩法。参与活动的数万款商品,都将无需凑单,实行一件立减。以前大家都在想着用更多的套路打动消费者,但现在电商开始回归初心,用最简单粗暴地降价打动消费者。

总的来说,这一年发生了不少的变化,如今中国各个行业都在发生新的变化,未来也会越来越好,对于国内的公司和品牌来说也意味着新一轮的发展机会,而越来越自信的中国人,会将国产推到新的高度。

现在的人怎么啦?用拼多多的东西放在唯品会,放在淘宝,真是无语了!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