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知识
山西少儿编程入门教学儿童(少儿编程初学)
2023-04-12 00:06

#太原头条##太原#【太原:学习百年党史 汲取奋进力量】

3月1日,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校开展了“开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课堂上,该校各班主任老师围绕革命传统教育,整合资源、精心备课,编写《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课程,通过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围绕“献礼建党100周年”等关键词,让孩子们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山西日报)

一个山西五线城市的家庭,爸爸妈妈就是中专生,孩子上不起辅导班,请不起家教,坚持普普通通的小事,孩子最终考上了清华大学。

这是来自山西的小崔的真实的故事。

他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自己从小也没请过家教,也没补过课。但是,还是考上了清华大学。他说,这要感谢父母做的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让自己明白了学习的3个核心要素。

一,学习习惯。

小崔说,自己小时候,妈妈经常让他睡前给自己讲故事。自己那时候还纳闷,问妈妈:别人都是妈妈给孩子讲故事,你为什么让我自己给你讲故事?

妈妈说:你声音好听,讲的也生动,妈妈爱听。

听到妈妈夸自己,小崔特别开心!给妈妈讲故事特别带劲,而且什么都可以讲。比如,自己学过的课文呀,做的梦呀,遇到的有趣的事呀……

除了听自己讲,妈妈也会问自己问题。如果自己不懂的话,就去找答案,问老师或者问同学。

这样做的好处很快就出来了,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文的时候,小崔一点也不愁自己没话写。

其实,这就是著名的费曼学习法。妈妈正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培养了小崔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拖拉,还特别带劲。

二,学习思维。

在小时候,妈妈经常带着小崔出去买东西。买东西的时候,都会让小崔算一算,买了多少东西,花了多少钱。

小崔就特别开心,每次都兴致勃勃的。小崔说,自己在以后学习加减乘除的时候,一点也不费力。

妈妈告诉小崔,学东西就是为了用。你看,你学会了数学,你就会买东西。等以后你学了更多的东西,就可以做更多妈妈都不懂的事。

这让小崔的确很有收获感,所以在以后学习的时候,无论学什么,他都能想清楚,学这个有什么用,从来也不觉得学习枯燥。

三,学习方法。

小崔的妈妈经常带着小崔买东西,让小崔自己算账。有的人就问妈妈:孩子算错了怎么办?

妈妈说:我再让他要回来。

每次,妈妈都会带着小崔再算一遍。如果算错了的话,就帮小崔一起找原因,到底是哪里漏算了,为什么会漏算?

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小崔养成了一个好的心态。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做错了的话,他都会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自己的进步空间。

这3个学习要素,对小崔整个学习过程可以说影响是很大的。小崔说:明白了这3个要素,即便是普通的孩子,也能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提高。

小崔的成长故事,让我们明白两个道理。一个就是学习是有方法可寻的,比起刷题,掌握学习方法更重要。另一个就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正确陪伴也是非常关键的,对孩子的学习更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具有20年教学经验的于敏老师,接触过大量的父母,发现他们面对孩子学习的问题,都是不懂得家庭教育,不懂得陪伴孩子。

所以,她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案例跟自己的工作经验结合起来,编写成了这套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小学六年在很多家长看来不太重要,认为决定孩子中考、高考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其实,小学六年就是一个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正确的学习思维、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的过程。

小学六年,才是最关键的六年。家长执迷的补课、家教,都是表象,解决了核心问题,成绩根本不是问题。

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套书中,于敏老师就把正确的方向介绍给了家长。家长在这里。可以找到最基本的方法,真正意义上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以书之名# #教育听我说#

这本书通俗易懂,是很多名校老师和校长的推荐,建议家里有小学生的家长都看一看。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同学只有初中文化,在老家带孩照顾老人,也没出去上班,谁料她跟我说今年在网上赚了80000元,听得我目瞪口呆,在我的追问下,她说这一切还要感谢上高二的女儿。

这些年同学都在外面打工,女儿成了留守儿童,勉强上了一所普通的高中,孩子其实脑子挺聪明,就是不爱学习,结果严重偏科,数学,物理,化学这些不用死记硬背的科目成绩在中上水平。

但是语文就一言难尽了,同学权衡再三辞去舒服的办公室工作,准备回家当个陪读妈妈,希望最后一年女儿语文能够开窍,有所提高。

回家后,她就找到女儿的班主任,问她自己要怎么做才能帮女儿把语文成绩提上来,这位老师就给她推荐山西一个叫赵旭的语文老师,根据自己教学16年的经验编写的一套《大语文那些事儿》。

说是这套书孩子如果认真阅读,能够快速提高成绩,内容非常全面,是一套非常棒的语文辅导书籍,同学立马在网上买了一套。

那时她自己也没事,于是就跟着女儿一起看,曾经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女儿,看了几天后发出感叹:“妈妈,原来语文这么有趣呀!”

赵旭老师这套《大语文那些事儿》到底主要讲了什么呢?

她的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她看来语文即便不死记硬背,也能很好地记住那些知识点,具体要怎么做呢? 她总结出这几个方法,让很多孩子对语文有了新的认识。

1、点线面教学

孩子每学习一篇古诗文,先要让孩子了解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然而再从“文,史 ,哲”三个维度出发,结合文章的内容,再去解读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知识网络,也就叫“大语文”。

学生都不喜欢填鸭式,照本宣科的教育模式,如果先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出孩子的兴趣,那么他们对整篇文章就会感到亲切,从而能轻松地理解,并记住里面的内容。

她还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说古代诗人就干3件事: 漫游、打仗、回家想象。

 

他们经常出去游水玩水,每到一处就想留下自己足迹,于是有了山水诗,离开的时候,又有了离别诗,等路途中见到因打仗流离失所的百姓,就有了战争诗,到了晚上回家没事干,又会有田园诗。

2、紧贴教材编写,为孩子搭建系统的体系

要想学好语文,这5大板块:字词、古诗、古文、阅读、写作,缺一不可。 赵旭老师则根据1-9年级的语文课本,给每堂课配上了相关的巩固练习题,启发孩子的思考力,并配置了音频,让孩子听、说、读、写、思维能力都得到全面提升。

比如,《古诗线索课》她将诗和历史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读懂方式将诗词和历史相结合;《阅读洋葱课》教孩子像剥洋葱一样,将一篇文章层层剥开,真正理解文章。

《写作点睛课》里不仅教孩子写作方法,还亲自示范了不同类型作文的写法。

 

3:为什么你会“寸字难行”而有些人却“下笔如神”

赵旭老师讲了一个非常幽默的例子。

妻子问秀才丈夫:你怎么写篇文章比我还孩子还难?

秀才丈夫苦笑说:夫人呀,你肚子里有货,我写文章,肚子里没有货呀!

要想写出好文章,素材从哪里找,这就要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至于一篇文章如何才能写得打动人心,赵旭老师列举了很多例子,逐一作出了详细的解读。

 同学正是陪着孩子看了这套《大语文那些事》也深受启发,有一次听别人在头条写文章能赚钱,她就注册了一个账号,她又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一开始写的文章也不推荐,看着别人一天赚几百元,她不甘心就这么放弃,最后找到窍门之后,基本上每天收入都有几百元,最高的一篇千万爆款达到了2900元。

其实很多全职带孩子的妈妈,为了赚点生活费都在做自媒体,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看起来似乎没多大用处,但是如果语文不好,肚子里没有墨水,这碗饭看似很简单,很多人却说:“我写不出来,我抓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一个字。”

幸运地是同学的女儿,也因为对语文产生了兴趣,从而爱上了阅读,其实语文主要就是三大块,基础,阅读,写作,找到窍门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学起来毫不费力。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语文是一门必修课,就算不是为了考试,至少当你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不会穷词,不会一问三不知。

当然,对于孩子来说,高中时如果语文能拿到高分,那是最好不过了,随着2019年全国教材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行,语文的广度和难度也在不断升级。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苦于找不到语文考试大纲和考点,变得手足无措。

 如果你的孩子在语文方面欠缺,写作文很困难,阅读理解经常扣分,识字量不够基础差,学起来越来越吃力,真心建议各位家长朋友给孩子买一套《大语文那些事》唤醒他对语文的热爱,帮助他找到学习语文的方法。这套书刚上市半年,就畅销100多万册,到如今仍然热度不减,经常供不应求。

 

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学好语文百利而无一害,生活或许会处处给你惊喜。

感兴趣的朋友,请点击下面的链接即可购买!

【每天都有外地的家长购买邓老师编写的高中数学资料】1.这位家长粉丝来自山西晋中市榆次!2019.11-2020.1月很多山西家长买我的数学资料,大约2000人。2.北方高中,很少放假,就只有月假。所以高中生补课的机会不多,就只能靠买资料来自学,刷题,这是他们提高数学成绩的唯一希望!3.只要高中生们有斗志,有毅力,坚持刷题,就有机会提高数学成绩!4.数学只有精通和不精通的两种!学扎实了,数学成绩就很好,就显得很精通。如果不刷题,不进行强化训练,就不精通,数学成绩就难以突破90分!5.这个家长购买了全部的高中数学资料,他很爽快,很快就采取了行动!从加微信的那一刻,我就感觉这个家长是很有诚意的,很快就会买资料。果然不出所料!6.有的人没诚意,光说不行动,总是耍邓老师。高中全部的数学资料有20斤左右。

#父母年轻时有多文艺# 父亲喜欢唱戏,年轻时还喜欢写戏。我想,这是深受了他的父亲的影响吧。父亲的父亲,出生于1908年,1930年考入山西省立国民第一师范,在校时喜欢上看戏、演戏,成为当时太原城里各大戏院经常出入的票友。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人开始侵入东北。1932年,日本侵略上海,一二八事变发生。1935年,日本又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北平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可以说,爷爷在太原读书的五年,他的心并不能完全安放进课本里。据一些资料里讲,他就是在那时,开始参演一些抗日戏以及传统的爱国戏,从此开始和他的同窗好友一道走上文艺救国之路。1937年冬,爷爷这个本来已回家乡当了教书先生的普通文人,却因日本人突然占领了我们的家乡,不得不弃文从武,走上了抗日救亡之路。据爷爷留下来的《自述》记载,他们被临时组织成政工科工作人员,经过短时间的紧张集训后,经戎伍胜委派,前往沁水开展抗日游击斗争。他曾在那里参与创建抗日根据地,同时,仍不忘编写抗日剧目。解放之后,他曾在太原市戏剧学校任教,当时的校长是丁果仙。如今,家里仍保存着他当戏剧教员时所写的教学日记,内容十分细致具体,可以看出,他那时是个十分负责任的教员。1958年,他在反右运动中被错划,1961年被解除教职遣返回乡。他是在1971年去世的,去世之前的十多年,他一直在家乡参与剧团创建、剧本编写以及戏剧导演工作。他曾带领县里的一些文艺青年,编演了几个有一定影响的剧目,在山西、河南两省间汇演。

那时,父亲也因“六二一”返乡,虽是光棍汉一个,但受爷爷影响,也渐渐喜欢上演戏,并也尝试开始写戏。可是听人讲,爷爷并不怎么看好他的这个儿子,在他生前,也没教给他什么实质性的知识与技巧。倒是邻村的一些青年,更能讨得爷爷喜欢。他们中有几个,还真写出不少剧本。我小时候,还经常见他们拿着自己刚刚写完的剧本,兴冲冲地来找父亲分享。那时,爷爷早已作古。我虽然什么也听不懂,但能看到平日里受着生活苦累的父亲难得一见的笑脸。他们常常会从下午谈到晚上,其他事全都忘在脑后,母亲就让我们一碗一碗给他们送饭。他们有时也辩论,母亲以为他们打起来了,因为声音太大,太像吵架了。母亲就让我们先跑过去看。我们回来告诉母亲,他们只是面红耳赤的,并没有动手动脚,母亲才又安心地去忙她的家务。而到那人走时,父亲就会提着马蹄灯以送他为名,陪他边走边聊。有一夜,他送那人回村后,两人不知又辩起了什么,那人为着跟他探个究竟,竟然又从那个村子把父亲送了回来。这个故事,后来就常挂在母亲口边,当作一个笑话讲给我们听。父亲也沒法辩些什么,谁让他那么喜欢戏剧呢?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土地承包到户,家里终于能有足够的粮食吃了,父亲十分高兴。他就开如写一个剧本,名字叫《路》。记得当时的老屋子里还有两个土炕,两个土炕间垒着一个灶火,是烧煤的那种,北方的典型特色。那时还是个夏天,母亲在屋外厨房里做房,这个砖垒的灶火没什么用,父亲就将它当作了写戏的地方。父亲先找了个厚厚的硬铁板盖住了火,然后将一张小桌往上一摆,再将一张小凳一放,这就成了他一人的写字间。记得父亲一早起来就写,还边写边唱,有时还叫过母亲来,让母亲陪着他扮演戏中的角色。我见过母亲边学边笑的样子,父亲也笑得从未有过的畅亮。后来,我们姐弟三个上学的压力,越来越大地压在父母身上。再后来,就不见父亲写戏了。问起父亲时,父亲说,你爷爷培养的那几个徒弟,一个个都因为写戏累死了。他们写了戏,可是没人给他们排演,也是耽误了他们一生呀。我说,那还是他们的水平不高吧。父亲说,他们有他们的缺点,戏是写给观众看的,他们应该向白居易学习,写成后先念给身边的人听听才对。我说,你怎么知道的?父亲说,你爷爷讲给他们听时,我在一旁听见的呗。你爷爷相不中我,其实我才是真正喜欢唱戏写戏的。

父亲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完全放弃写作的?我不得而知。2000老屋拆除时,我翻出了他曾于1984年写的剧本《路》。我趁父亲不注意,偷偷带到单位里,将它珍藏了起来。因为那时,我已27岁,弟弟也24岁了,两个孩子的婚事还没有着落,母亲才刚做了食道癌手术,家里穷得叮当响,我是怕父亲看见了剧本,万一气极迁怒,将它碎尸万段。

今年,父亲刚刚过了80岁生日。生日那天,我提议要将他的剧本《路》打印出来,发给一些喜欢的人看。父亲笑笑说,已经没多大意思了吧?印出来谁看呢?你们现在的青年,每天就是抱着个手机玩。哪像我们年轻时,村村都有个剧团。白天上地,晚上唱戏,那个小日子呀,过得才叫个欢。

听了父亲的话,我感到十分惭愧。我这还是号称喜欢写作的人呢,事实上却连一部完整的戏剧都沒仔细钻研过。父亲说过,不懂戏剧冲突,不懂人物塑造,你还写什么小说?为此,我今年专门买回来一些剧本,为的就是补上这一课。特别要尽快將父亲的剧本《路》刊印,并先好好读它一读。

山西农大生化“泰斗”之郭定成老师千古。享年101岁。

有农大校友写到:郭老师曾经给我上过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在我的所有老师中,无论是治学,还是讲课艺术无人能出其右,是很值得吾辈学习的榜样!

能够聆听郭老师亲授课业 实乃今生之幸!

而我当年在山西大学也亲自聆听了一学期郭老师的生物化学课,是山大专门从农大请来给我们上课的,至今我都保存着他编写的教材,通俗易懂,至今我都能想在那个教室,郭老师有板有眼,条理清晰的讲解。有幸做过他的学生,有幸听过他的课,这些成为我后来做为生化老师能在讲课方面深受好评的根源。

然而这样的泰斗似乎并没有引起山西农业大学的重视,至今官网没有任何报道,而去世的讣告也显得那么的简单,只是一张手写稿。和那些网红,娱乐明星相比,我们的学者所受到的尊重太轻微了。[流泪]

今日头条的网友们大家好,我是太原开放大学的一名老师,我们单位是全国敬老文明号单位。我们学校最早是从15年底开始筹建老年学院,我带智能手机班,所以同步也在跟进。15年底的时候呢,开始和全国的知名的老年大学打电话,想要咨询一下手机课能讲什么,怎么讲,当时刚做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觉得手机课有什么讲呢,其实和大家的反应是差不多的,总觉得手机很简单,不需要学。

真的开始做这个工作的时候呢,会发现其实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它是一个空白,需要一切从零开始,那么课程的体系怎么做,教学大纲,上课讲什么,多少课程的内容是老年人可以接受的,哪一些知识内容是他们更关注的,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做这份工作,主要的工作内容并不单单是一个讲课,讲手机课怎么使用,而是有前期需求的调研,到中期我们要进行一定的改善,做一些课程整体的设计和规划,还会有反思的工作,然后进行再修改。

老年人他们在面对智能手机的时候呢,我觉得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困难,不敢用,不会用,记不住,看不清。在了解了老年人他们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之后,就开始有针对性的制作真正适合老年人的老年智能手机课程。发现老年人记不住这个问题就特别凸显,这个时候,就想要做一本真正适合老年人的手机教材。

后来又开始进行了大量走访调查,去图书馆,去书店来找这方面的书,但发现,市面上关于智能手机的书寥寥无几,即使有也并一定适合老年人,所以我们就有一个想法,编一本真正适合老年人的教材,经过暑假两个月编写,这门课程的教材终于编写出来了。这个教材其实也是经过了一定的考虑,我们学校在教材里面加入了红蓝铅笔,还有放大镜,笔记区,是为了更好方便老年人来记笔记,我们这个教材还获得了全国高校第三年龄大学联盟精品教材的二等奖。

我们发现老年人是学习不同年龄段学习群体当中学习最认真,最主动的学生。

因为我之前带过中专、大专和本科的学生,当我带老年人的时候,我真的被他们的学习精神深深的打动了,他们埋头记笔记,抬头满眼的认真和渴求知识的眼神,也挺打动我的。

其实我们上课的这个感受,也是我的工作感受,就是整个感觉就是很快乐,大家是在一个很愉快的气氛当中,老年人来了以后呢,不单单需要的是简单的,这种技能的学习,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共享,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价值认同,来慰藉他们孤独的心理,所以我想,用小小的手机,打开大爷大妈,打开时代的大门,走进我们子孙的世界,走进社会的大门。

最一开始的时候,老年人不敢用不会用,慢慢的一点点,学会了导航购物,定位,点外卖,其实心里面也觉得挺欣慰的,就好像说句不恰当的话,就感觉好像是看到了他们的成长。

我们班上有个年龄最大的学员,现在在高级班,今年已经90岁了,他每天就是用滴滴顺风车打车过来,学会了这个顺风车以后,就发现,省了不少钱,就特别的开心,笑的也像一个孩子一样。还有就是大爷在课堂上,我还在教室,正在讲怎么点外卖,结果没过多一会儿,外卖就送到了教室,然后大家就围着这份美味的西餐,各种拍照,就很开心。

我们还会组织学员,去山西博物院去参观游学,用手机来教给大家怎么扫码听讲解,大家也是非常有爱,虽然我们一个叔叔已经80岁了,但他会推上90岁坐轮椅的大爷,然后两个人互相帮助,大家在一起很轻松,我也会被他们所感染,即使是在工作很累或者是有事情很多的情况下,我一看见他们,身上疲惫的感觉就没有了。

而且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在上课的时候,给大家讲解抖音的时候,发了一条关于抖音的一个小视频,而且这个小视频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一个演示,没有任何花哨的技巧和各种技术的填充,但是突然就发现在抖音的播放量非常的大,而且有十几家媒体还在转发,我当时对这个事情呢,心里触动挺大的。后来侧面了解到,是大家对这种学习形式,对老年人的这种关注,以及家里面老年人他们正在面临的这种困难,都有很多的共鸣和同感,甚至还有很多年轻人在调侃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这个时候我发现,我做的这个工作就变得更有意义啦,因为之前我一直认为,我做的这个工作是很有意义的。由于自己父母和我不在一起,所以呢,我看到他们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们就像我的父母亲,从他们的身上更多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慰藉,给了我很多的温暖,帮助,理解和关怀,我记得一九年的时候呢,脚部骨裂,但是我也不想让叔叔阿姨们等我很长时间,所以就坚持去上课,上课的时候,就叔叔阿姨特别的照顾我。

我们在筹建这个老年学院之前呢,工作也挺忙,所以我一般都是通过加班或者周末写书,但是我很喜欢,我就觉得即使加班,即使累什么的,我都是开心的。当现在做到大家都开始关注的这个程度,我的心里更觉得,我应该继续走下去,还要继续的去做更多的拓展,让更多人关注老年人数字鸿沟的困难,让他们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山西# 运城组织百名教师讲党史课,百名学生讲#党史#故事】#教育新闻#“1942年5月23日,日寇在盐湖区上王乡牛庄村杀害地下党员和群众63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5·23’惨案。牛庄人民并没有被日寇的暴行吓倒,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寇顽伪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日前,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实验小学五洲观澜校区党史学习教育现场,学生们讲述着自己家门口的革命故事。

如何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贴近青少年需求,彰显青少年特色,运城市充分挖掘河东革命历史,分学段编写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读本,从市委层面研究制定针对青少年的专项方案,开展师生“双百双讲”活动,积极构建“课程+读本+基地+宣讲+活动”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涵养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打好底色,坚定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运城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运城市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从市委层面,专门针对青少年群体出台这一指导性文件,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唱、讲、读、看、做”红色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都能做到“红色歌曲时时唱,党史知识堂堂讲,红色书籍天天读,红色影片周周看,实践活动月月做”。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运城市计划使每个学生都“会唱10首红歌,能读10本经典红色书籍,背诵10首红色诗词,会讲10个红色故事,观看10部红色影片”,调动青少年由“学习者”变成“宣传者”“践行者”。

运城市在全市遴选出100名思政教师,讲百节党史精品课,遴选出100名青少年学生讲百个党史故事。4月初以来,以学校为单位,围绕“双百双讲”组织开展赛讲,通过校内、县域自评,推荐组建了市级“双百队伍”。通过“集中录制、分期播放”的办法,在运城市电视台进行展播,每节课15分钟。展播获得师生、市民热烈反响,通过以赛促讲、以讲促学,激发出师生参与热情。

课堂中,运城市科学实施“分层教育”,分学段编写了《运城市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读本》,幼儿和小学阶段注重启蒙性学习,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注重体验式学习,筑牢思想根基;高中阶段注重常识性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注重理论性学习,增强使命担当。

课堂外,运城市组织19.8万名学生分223次到该市闻喜县陈家庄、夏县堆云洞等15个红色基地接受教育。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党建文化墙1200余块、红色文化墙体彩绘800余面、红色文化橱窗1130余个,并广泛开展了“永远跟党走”红色经典诵读、“我和祖国共成长”等七大主题活动。运城市各学校始终将“悟思想,办实事”贯穿于党史学习教育中。运城护理职业学院结合专业,广泛开展了现场急救和心理辅导培训。永济市卿头中心校董村小学组织青少年志愿者走进王杜村熙照圆敬老院,实现“老少互动”。芮城县学张小学开展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区分学段层次,对青少年开展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让广大师生接受红色文化洗礼,将红色基因融入学生的血脉。”运城市教育局局长李明说。

如今,走进运城市城乡任何一所学校,校园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每名学生会唱几首红歌,讲出几个红色故事,背诵几首红色诗词……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记者 赵岩 通讯员 贾增华

#名人历史故事#

1923年,一场车祸导致梁思成左腿骨折,脊椎受伤。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尽管做了五次手术,,他还是留下了残疾和后遗症。梁思成左腿短了1厘米,脊椎骨出现弯曲,需要佩戴铁质装置支撑背部,才能保持身体直立,这个特制装置被大家称为“铁马甲”。

1931年梁思成来到北平,任中国营造学社主任。当时中国正值战乱时期,炮声隆隆,但梁思成直译带着妻子林徽因到全国各地考察,对古代建筑实力进行调查,测绘和研究。

从北平到云南,从山西到陕西,梁思成的背痛时常发作,一路上缺医少药,苦不堪言。很多古建筑没有把手,有些甚至已经腐朽、风化,攀爬十分困难,何况还要背着近五斤重的“铁马甲”,难度可想而知。尤其到了夏季,人站着不动就已经暑热难耐,背着“铁马甲”更是难受,常常像洗了热水澡一样大汗淋漓。

身体不适,风餐露宿,这一切丝毫没有影响梁思成的热情,每到一处古建筑,他一定要亲自上前勘察、测量、拍照、绘图,一庙一阁,一塔一殿,散落在中国各地的古建筑总是让梁思成感到意外、惊喜和骄傲。

用8年的时间,梁思成走过中国200多个县测绘古建筑2000多处,完成测绘稿1898张。通过敦煌117号洞窟中的唐代壁画,梁思成在五台山找到了“古建筑活化石”佛光寺,打破了“看唐代木结构古建筑只能去日本奈良”的说法。同时一系列重大考察结果也为梁思成日后注《营造法式》和编写《中国建筑史》打下了良好基础。

山西一位女老师,在39岁逆袭。一夜之间走红,狂赚600多万。人民日报也为其点赞,称她:必将大红大紫。

这位女教师,名字叫赵旭。

在39岁之前,赵旭在山西一所学校教语文。如果没有那一次的对话的话,赵旭自己可能都没想到,自己能够在39岁走红,甚至一夜狂赚600多万。

事情要从一位老教师的退休说起。

这位老教师,是赵旭的同事。在这所学校,教书已经40多年了。如今,终于退休了。赵旭对同事说:太羡慕你了!从此以后,可以追逐诗和远方了。

没想到,同事说:唉,可惜了我这写了一辈子的教案呀!

正是同事这句话,让39岁的赵旭开始反思。是呀!自己何尝不是一样的呢?辛辛苦苦写的教案,等到自己退休的时候,还不是一无是处,一点儿用也没有了。但是,这都是自己的经验呀。

同事的这句话,让赵旭辗转反侧。她觉得,自己的教案,是根据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可能有的好,可能有的坏。但是,在自己看来,都是宝贵的。她觉得,自己的教案是可以帮助更多的人的。

所以,她就注册了一个公号。把自己平时上课的心得、课件,通过公号分享出去。这样,就能有更多的老师、家长或者学生,能够了解到自己的宝贵经验了。

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的公号粉丝一下子到了几万。本来,她以为自己看错了。退出之后登陆,发现就是自己的账号。原来,她演讲的一个视频火了。大家通过搜索,搜到了她的公号,所以她才有了这么多的粉丝。

39岁的赵旭,第一次体验到了红的滋味。伴随着红,各种是非也来了。有人说,她利用上班时间赚外快。更有家长,举报了她。但是,这些都没有阻挡赵旭的脚步。她知道,她想做的,是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

写得时间久了,她就把自己的经验编写成了《大语文那些事儿》这套书。这套书一上市,就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欢迎。因为,这套书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在《大语文那些事儿》中,赵旭通过有趣儿的故事,把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变得“大”了起来。孩子们不再是简单的默写、背诵,而是能够跟老师互动,甚至还追着老师讲更多的故事。

年轻的老师们,也从这套书中,学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学生们爱学,老师们教起来也不费劲。

人民日报的总编夸奖赵旭,说她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必将大红大紫。其实,这背后是她10多年的踏实和勤劳呀。面对非议,她也保持初心。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老师!

为赵旭老师点赞!她的大语文那些事儿,全套6册。不管是字词、作文、阅读、古诗、古文,孩子们和老师,都能找到不一样的乐趣。不管作为教辅材料,还是课外书,都非常合适。#这才是家庭教育##教育听我说#

【爆款上万】大语文的那些事儿全6册) 字词 作文 阅读 古诗 古文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