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知识
编程儿童舞蹈视频教学教案
2023-04-12 09:11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必须对以下资源予以重视:

1.一般反馈性资源

即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或者说对知识与技能的准备、学习、理解和掌握的状况。一般通过两种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发言或提问的语言形式,以及学生表情体态动作的非语言形式。对此,教师要通过“医生”式的诊断加以了解,并施以相应的“治疗”。这种医生式的诊断主要靠及时的观察和快速的决断。教师可在教讲课过程中有意注意学生的情绪、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师生交流中的语言信息等,借以判断学生的认知、思维状况,并据此反思或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如当学生出现情绪低落、启而不发、反应麻木时,教师可反思自己的设计是否合理,点拨是否到位,是否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当学生学习被动、思路闲赛、缺少创建时,教师可反思自己是否摆正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是否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是否没有给学生的自主发展留下空间等。

2.差异性动态资源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既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基础性差异,又有学习能力与学习风格等方面的操作性差异,学习动机方面的动力性差异,更有潜在优势领域方面的方向性差异。所有这些差异又引发学生在自身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如形成活动意向、参与课堂活动、实现意义建构、获得个体体验等方面的巨大差别。课堂教学对待学生个体差异的正确态度只能是:承认并尊重它,把它作为一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3.错误性动态资源

一位教师说过这样的话:“教3+2=5的老师是合格的老师,教3+2=?的老师是好老师,而教3+2=6的老师才是优秀的老师。”可见,教师完全没有必要视错误为毒蛇猛兽而避之唯恐不及,或者对错误加大指责。相反,只要引导得当,许多错误可以变废为宝,甚至成为课堂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4.偶发性动态资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与教学无关的“意外”插曲,对于能促进教学或经过处理能促进教学的随机事件,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有效利用,同时恰当调整原有设计,使“意外”最终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的教学资源。

此外,课堂教学对上述资源进行恰当利用和拓展延伸的同时,不可忘记对教材资源的开发、二次开发甚至多次开发,这样可以更加富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的识记、理解、运用和创新能力。

#微课# 微课可以有三种类型:课、课程、教学资源。如果你对制作的微课类型定位不准,那么这个视频一定要看到最后。

有的学者将微课定义为课。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张一春的定义:“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有的学者将微课定义为课程。

黎加厚的定义:“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胡铁生的定义: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

有的学者将微课定义为教学资源。

焦建利的定义:微课是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郑小军的定义: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赵国栋的定义:基于学科的核心知识点设计而成的,以短小教学视频为核心的、具有明确教学环节的结构化和微型化的在线教学课件。

根据以上叙述可以知道,虽然各位学者给出的微课定义有些差别,但是它们具备共同的特点:

一、目标单一

二、内容短小

三、时间很短

四、结构良好

五、视频格式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教育模式变革】当前,人工智能与教师教育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及相关组织关注的热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报告中提出“提升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我国先后颁布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也提出“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开展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行动”。作为教师培养的主力军,师范大学应发挥自身优势,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师教育新模式。华东师范大学以培养卓越教师为目标,基于“两适应三胜任”的理念,创造性地提出融通“一流专业教育+一流教师教育+一流智能教育”的“本硕一体化卓越教师教育模式”,为我国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人工智能时代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参照。

“两适应三胜任”: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培养目标的重塑

与人工智能时代相适应的教师培养目标,并不是对当下教师培养目标推倒重来,而是根据未来教师能适应、能胜任人工智能时代中小学教育教学任务的新要求,对教师教育现有培养目标进行的深化、补充和完善。基于此,华东师范大学提出了“两适应三胜任”的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两适应”是指:未来教师要适应全信息时代变化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对核心素养的要求;“三胜任”是指让他们能够胜任全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实践,胜任基于真实问题的教学反思与研究,胜任终身自主学习与可持续专业发展。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超越对学科知识的习得,培养未来教师成为学科知识的研究者。在人工智能时代,相对于让学生理解记忆更多的学科知识,在网络上寻找知识,探究知识是如何产生、如何发展的以及如何被应用于实践等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这就要求未来教师的角色更多从学科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科知识的探究者、问题解决者。因而,未来教师的培养,应培养其具备相应的学科研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未来、学生的学科研究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2.聚焦创造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培养未来教师教学所需的核心素养。人工智能时代,用更科学高效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精准教学,保持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做有温度的教师、会创造的教师显得尤为重要。叶澜教授曾指出:创造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是教师职业内在尊严的根基与欢乐的源泉。教师教育需直面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将教学改革挑战转换为教师教育升级的机遇,不断进行自我突破和创新,培养胜任人工智能教学要求的核心素养,如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设计能力,组织教学与活动展开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学的能力,与学生个性化沟通能力,进而胜任培育学生的创造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

3.及时回应时代需求,着力发展未来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与时代要求相一致,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需掌握一定的人工智能素养才能胜任教学需求。其一,未来中小学教师要掌握并熟练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如在线资源的开发、选择与推荐,学生发展数据的分析与评价等;其二,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未来中小学教师应具备基本的伦理素养,理性对待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发展,在实践中坚守数据伦理,使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利于教育教学的工具。

因此,面向人工智能时代,对应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教师教育更需先行一步,未雨绸缪。在师范教育体系中融入智能教育,不应以简单开设几门课程、掌握几项技术为目标,而是要促进全面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和智能水平,促进基于全体、全面、全时空的教与学能级和效率提升。#教育# #高校# #高等教育# #人工智能#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