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知识
数据结构计算学生人数编程(数据结构统计学生平均成绩)
2023-04-12 09:27

疾控中心的专家说可能8到9成的人会经历感染!按照这个数据计算,如果以14亿人口计算,有11亿到12.6亿人口会感染。而按照万分之一的死亡率,死亡人数在11万到12.6万之间。按照千分之一的死亡率,死亡人数在110万到126万之间。因为人种的不同,老龄化结构的不同,生活条件的不同以及医疗条件的差异,我们并不能完全参照外国的死亡率。具体有多少人会因此死亡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我们第一次放松,还需要看具体情况,只能拭目以待,各自安好,自己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家庭的重要责任人,做好心理准备和提前预案,有备方能无患,不要总觉得离自己很远。

转:勾股大数据做了一张内涵非常丰富,也非常有意思的图:过去二十年,中国网民学历结构变化图。

直接读数据:

1,过去二十年,网民初中以下比例,从6.5%,暴增到近60%(59.6%)。本科以上比例,则从41%萎缩到只剩9.3%;

2,这与整个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大学大幅扩招的现实并不匹配。真实世界与网络世界,其实是两个世界。网络并非真实世界的镜像;

3,很明显,我们这块土地的主流声音,其实是本科以下,尤其初中以下人群发出的。所谓的精英人群,其实是少数派,是边缘人群,声音很容易被埋没;

4,这也解释了我们的网络上为何如此多的撕裂和争吵的原因。大家学识、认知、价值观差异太大,平时真实世界里都在各自层级里各过各,交集不多。但网上,一股脑搅在了一起,谁也说服不了谁,撕裂在所难免。人群结构决定了,多数分歧与争吵,都只会是鸡同鸭讲,毫无意义,拉黑对彼此都是最智慧的选择;

5、初中以下学历占到了网民的六成。这充分解释了过去这些年非常有效,并在未来大概率继续有效的生意模式:下沉、得屌丝(无特指,也无贬义,仅借用网络通用语)者得天下,以及高举民粹主义与AIGUO主义等,都会是很有效的生意模式;

6,但这种生意模式的有效性会加速衰减,因为韭菜(无特指,也无贬义,只是借用网络通用语言形象表达)生长速度在大幅减慢:过去二十年的前十年,初中以下学历的网民占比,从6.5%大增近7倍,遽增到41.1%。但后面整整十年,这个比例只增长了约50%,占比从41%缓慢提升59.6%,且越到后面,增速越慢。过往行之有效的单极化方向(下沉),将逐步让位于两极化——顶层数量有限,但ARPU值够高,且愿意为时间支付更高的价格……(转)

我国的教育结构、学制如何适应新时代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首先看一组统计数据:据网络数据显示,2021年中考报名人数为1535万余人,而2021年中职学校招生488.99万人,占比32%;2021年普通高中招生904.95万人,占比59%。

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8万人,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共招生1001.32万人。也就是说,2021年全国高考本专科录取率为92.89%,本科录取率为41.63%

2021高考报名人数达到了空前的1078万人,复读学生人数约为293.5万人左右。

2022届高校毕业生的人数规模预计将猛增到1076万人

据统计2022年考研人数已经超过400万,高达457万

数据是枯燥的,但数据最能说明问题:第一,目前初中升普高要比高中考大学难的多,这正是初中阶段形成内卷,家长焦虑,校外补课疯长的原因。第二,高考复读率平均20%左右,高考大省河南更是超过40%。第三,考研人数激增说明本科生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为更具竞争力或逃避就业选择考研。

综上,初中内卷、普高难上、学制过长、高技缺乏、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成为当前真实现状。有必要对目前的教育结构进行调整

一是实行小五、初二、高二的九年义务教育。我国从86年实行小学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已经三十多年,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对国民基本素质的要求,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情况下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将将现有职高全部改制为普通高中,彻底解决高中教育社会痛点

二是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将职高教育向高职高专后移,重点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材,为企业提供大国工匠以适应大国制造和尖端科技需要。

三是整合大学资源,减少过剩学科、过剩专业设置,如不具备临床医学条件的医学院校、供过于求的师范院校。按需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材的需求。

通过上述改革,逐步形成国民素质整体提升(全民高中起),以高职技工、大学为主,少数尖端人才从事科研的教育结构,才能适应未来强国战略的需要。

以上一己之见,愿抛砖引玉,提出更好的建议。

2021年从2万个抽样调查样本中得出数据:本科生起薪5825元,中位数是5000元。硕士起薪10113元,中位数是9000元;博士起薪14823元,中位数是15000元。

什么是中位数呢?就是把这2万人的工资进行大排序,排名第1万名那个人的工资就是中位数。中位数的作用,可以有效对比自己的工资在样本中的真实排名情况,而不会“被平均”。比如,北京市2021年的社平工资是14.58万元,中位数仅为6.8万元,中位数仅为平均数的一半左右,可见收入的差距是很大的。

那么,从这组数据可以得出几个方面的结论:

第一,抽样的样本多为一二线城市,如果放眼全国来看,本科生的起薪5825元还算比较高的。三四线城市的本科生起薪平均数是达不到5825元的,大多数在三四千元徘徊。所以,很多三四线城市和五六线城镇的本科生直呼“拖后腿”了。

第二,学历的贬值效应明显,本科生已经大水漫灌了,起薪远远落后硕士和博士。硕士的平均起薪约为本科生的2倍,博士约为本科生的3倍。从侧面也印证了考研人数屡创历史新高,今年已经突破420万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高学历的起薪是弹跳性质的,本科生已经“降维”成基本学历。相反,双减分流之后,至少有50%的初中生分流到职业学校,在稍微偏远一点的地区,60%以上的孩子连高中都没有机会上,学历对薪酬的影响权重与日俱增。

第三,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接近程度,反映出样本的集中度。本科、硕士、博士的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差距越来越小,本科生约为20%,硕士和博士约为10%。说明应届生的流向比较集中,人才结构存在结构化矛盾。什么意思呢?毕业生都流向了一二线城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朝阳行业和国企、公务、事业编。那些迫切需要人才的中西部地区和传统行业、中小私企,因为收入偏低,吸引不到人才。印证了应届生80%流向了发达地区和高薪行业,比如,76%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应届生的简历投向了3%的头部高薪企业。

第四,公x务、国x企、事x业(含在编教师、医生)俗称体x系x内。体x系x内的求职热日趋明显,49.3%的应届生进了体x系x内。一方面说明,体x系x内勇担就业责任,持续进行扩招;另一方面,本科以上的高学历者“趋之若鹜”。根本原因有2点:一是人们为了学历避险进行了“防御性决策”,二是体x系x内的收入明显高于私企民企。比如,北京市2021年私营单位社平工资为7.69万元,非私营(体x系x内)单位社平工资为14.58万元。体x系x内是体x系x外年薪的2倍左右。那种一提到“体x系x内”就认为收入低的观点是明显的误区。

综上,由于生活成本的增长,应届生在理想与收入之间的选择越来越倾向收入,说明莘莘学子更加现实和务实。五年前,选择理想不在乎收入的应届生比例为63%,五年后选择收入放弃理想的比例为68%。简简单单的统计数据,往往反映出社会现实。

#去年本科毕业生月平均起薪5825元###职场加油站##2021年终职场盘点#

今天来聊聊用中考分数段表,给学校排名的问题

[耶][耶]

我对研究数字有兴趣,可能跟炒股票有关,总想从中找到一点规律。拿到中考分数段表,我首先会看它的整体结构,多年观察,这个结构每年都是钻石型(不对称枣核型)。

分数密集区在中位数之上,大约整个分数段的1/4位置。这是一个重要分界点。大约占总人数1/3弱。正好是七九十和二三五的分界线位置。

中位数位置是第二批和第三批次的分界线。

按照数据模型规律,一般按正常学区招生的学校,学生的分数结构,也应该符合这个大模型规律,你在自己学校排名1/3以上,就能上七九十,排名一半以上就能上省示范。但是,由于一些学校掐尖招生,打破了这个规律,上部1/3的金字塔变成了葫芦型,挤压掉了1/3处同学上七九十的机会。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好学校指标到校分很高的现象。

还有每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差异,会出现整个学校钻石模型比全市钻石模型高或者低的现象。按照今年的数据,每20人,产生一个700分以上学生。但是很多一千人的学校,就有上百个700分同学,势必很多初中一个700分都没有。这样的初中就是通常认为的比较差的初中。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你能在学校排名前1/3,并且达到普高线,就能走七九十。

一个学校高分特别多,未必是这个学校教学水平特别高,可能是它掐尖特别多。但是一个学校,一个高分都没有,那一定是这个学校教学水平真的不高。

我们在比较一六八指标到校最低分的同时,也要比较九中十中指标到校最低分。才能立体的判断学校的排名。大多数时候,这两个数据也是一致的。

元芳你怎么看?[大笑][大笑][大笑]

#合肥头条#

应该先做住户总人数年龄分布结构表,再做感染者年龄分布结构表,第三做各年龄段感染比率

水里清清林电锋

#深圳头条# 福田广业大厦是哪些人感染?4天新增76例,男女比例多少?大数据分析告诉你答案! 福田区广业大厦疫情牵动众人心。从9月6日爆发疫情以来,到9月9日,共4天新增76例病例。 该住宅区是不足200户的小区,这个感染非常吓人。因为是一个小区,所以数据分析具有一定代表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经过数据分析,是哪些人感染?对我们日常防护有何帮助呢? 第一,从人口结构来说,男性为34人,占了44.7%,女性42人,55.3%。从中看出,女性感染多出了10.6%。也就是说,女性在防疫中,要注意防护哦。 第二,从年龄结构来说, 0-10岁28例,占比为26.3%; 11-20岁4例,占比为5.3%; 21-30岁12例,占比为15.8%; 31-40岁18例,占比为23.7%; 41-50岁5例,占比为6.6%; 51-60岁16例,占比为21%; 70岁以上1例,占比为1.3%。 从年龄结构分析,感染最高的为0-10岁的人群,最小的为7个月婴儿,这个群体没有打疫苗,正处于发育阶段,与身体抵抗力不强有关。 最少的为70岁以上的,仅1人,说明住家老人家不多,或者与老人家流动性不强有关。但这类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 感染率排第二的,是31-40岁的人群,为18例,占比为23.7%,说明这类人是打拼群体,“搬砖阶层”,流动性强,感染概率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病毒是无孔不入的,这类青壮年阶层也容易被病毒入侵! 第三,结论。我认为,深圳要加强疫情社会学研究,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经验教训,为抗疫提供帮助,为全国提供借鉴。

2022年高考人数再创新高,全国突破1100万!

2021年高考报考的人数是1078万,到2022年预计将突破1100万的报考人数,从往年的数据来看,高考报考人数主要趋势仍是上升。

从2019年高考人数超过一千万后,就一直保持在一千万人的水平,竞争压力居高不下。

我的儿子今年17岁,高中三年级学生,平时考试成绩很不稳定,考试成绩排名忽上忽下,让我很是担心。十几年的努力,就等高考那一刻的发挥了。为了讨个吉利,特意从网上给孩子购买了一些文具,希望印有“孔庙祈福”标识的晨光中性笔,能在考场给孩子助力好运。

买回来后,自己先试用了一下,发现这种中性水笔采用舒适小毛刷硅胶护套,能很好地给手指减压按摩,还兼具防手汗防滑功能,堪称“指尖按摩神器”!

尤其是晨光小分贝中性笔,独家齿轮结构设计,按动时没有噪音,孩子做题的思路不会受到打扰。

希望孩子所有的努力都能得到回报,也祝愿今年所有参加高考的孩子都能超常发挥,考出优异成绩。#我的备考神器#, #就为这一刻#

网民职业和收入结构!职业来看学生数量最多!收入来看大多数三五千!

10%就是一个坎或分界线,绝大多数人或许一辈子也迈不过去。所以,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或许也只能普普通通、忙忙碌碌,整天为吃穿住行而困扰着、奔波着。

都说大学生大街上一抓一大把,但实际正规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从78年恢复高考至今,大学生人数不及总人数的10/%。问问自己,有你吗?

看看网上,似乎月薪过万的比比皆是,可实际上月薪收入过万的人数,绝大多数低于10%。也可以问问自己,有你吗?

再看看网民结构,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也不及总网民的10%。算上“五大”,有你吗?

最有意思的发现是,在网上发帖子,无论是爆款还是弱款,阅读人数很少超过展现量的10%。想想自己发的帖子,是否如此?

至于其它,如成才、成功等比例恐怕会更低,能达到5%就不错了。

联系周边的人与事,这点应该不难想明白。如果真想不明白,也真怨不得谁了,恐怕只能永远处在10%之外了。

那么,10%是不是魔咒呢?又如何打破呢?本人以后的帖,还会再扯址的。

2022年一级结构及注册岩土通过率测算

四川2022年参加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考场为44个,不考虑缺考的情况下,第1-43考场为30人,第44考场为19人,参加考试人数合计1309人。

四川2022年一级结构专业考试合格人数为165人,因此推算一级结构专业考试通过率至少为165/1309=12.6%。

四川2022年参加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的考场为54个,不考虑缺考的情况下,第1-53考场为30人,第54考场为5人,参加考试人数合计1595人。

四川2022年注册岩土专业考试合格人数为197人,因此推算注册岩土专业考试通过率至少为197/1595=12.35%。

以上数据都是忽略缺考的情况得出的通过率,实际每个考场都会多少存在缺考的情况,所以实际通过率都比上面的数要大一些。

建议以上相应的通过率除以一个0.8~0.9的缺考系数,大概就是实际的通过率了。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