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知识
新加坡儿童编程夏令营(新加坡数学启蒙)
2023-04-12 11:09

2017年暑假,我曾在香港待了两个礼拜。

带着闺女参加“香港国际音乐节”暑期夏令营活动。和很多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孩子们,一起参观学习。

女儿以甘肃省童声组一等奖的身份,得以参加这次活动。也因此结识了很多喜爱音乐的小可爱们。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那边街道的干净卫生,本地居民非常自律严谨克制。

你可以在夏日中午一点看见爸爸带着孩子环海骑行,也可以看见在完全没有一点树荫的操场上,四岁左右的小朋友顶着酷热打棒球。所有的孩子都会讲英语、汉语、粤语,平时基本都是英语交流。那里的商场也有培训班,孩子们默默的按时进教室,居然没有一点点的喧哗,有条不紊。

#写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

这些都令我太惊讶了!

香港人民严谨的过分,女儿差半厘米不到一米五,绝对不可以上迪斯尼的过山车。怎么请求也不行。在深圳通关的过程中,由于语言不同,她们只用汉字卡片和你交流,你只需要点头或者摇头就行。

女儿在地铁里游刃有余的看着路牌,指引我上下车。完全不需要电子地图。那会她才十岁,已经非常独立了。

奥,对了。去那边需要在深圳机场,租一个移动的Wifi随身带着,自己的流量不能用。还要买一个插头转换器,那边的插孔很大,跟我们不一样。

到现在换的港币零钱还有三百元左右,希望以后有机会,带着小二一起去那边再转转。

祝愿祖国越来越强大。

加国生活系列

加拿大也是个非常注重少年军事训练的国家。有这样一个项目,由加拿大国防部和一些民间机构出资资助,Cadet program, 可以翻译为青年团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有资金支持的项目,面向全国12至18岁的加拿大年轻人。参加海、陆、空学员的活动,参加在其他地方无法体验到的令人兴奋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

以我丫头参加的 air cadets, 也就是加拿大皇家空军青年团为例。军方提供全套制服,包括军靴在内。作为我们来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们的自律,独立,领导能力。将来如果有机会能进入军方服役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福利非常好,军方甚至支付全部大学学费。我们认识的一个朋友,儿子学牙医的,进入军方服役后,军方支付他所有的学费,条件就一个毕业后在军队服役一定的年限。

皇家空军青年团(Royal Canadian Air Cadets),亦称少年空军军校,是加拿大针对12岁到18岁青少年设立的一个军训项目。由加拿大军方(Canadian Force)管理,国防部出资,同时也多方筹措资金,并得到加拿大空军青年团联合会(Air Cadet League of Canada)的支持。除空军青年团之外,还设立有陆军青年团(Royal Canadian Army Cadets)和海军青年团(Royal Canadian Sea Cadets),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联邦资助的青少年活动项目之一。目前在训学员超过5万,其中一半是空军青年团成员。

青年团项目是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青少年项目,起源可以追溯到1862年。陆军青年团于1879年成立,海军青年团随后成立于1895年,空军青年团于1941年成立。

青年团项目针对12岁至18岁,有兴趣参加各种有趣、具有挑战和激励活动的加拿大青少年,目的在于发展青少年的领导能力、公民责任以及强身健体;同时增加对加拿大陆海空军队的兴趣。

参加加拿大皇家空军青年团培训的学员虽然身着加拿大空军军装,也有加拿大空军的军衔,但并非军队成员,毕业后也无须加入军队。但有不少学员后来也自愿选择从军或者就读军事专业或院校,或进入民用航空行业。

空军青年团学员需要了解加拿大皇家空军的传统,并参与跟飞行有关的活动。一部分优秀的学员会有机会获得奖学金免费获得滑翔机执照或者民用小型飞行执照。全国20%的私人飞行员和67%的商业航线飞行员,曾经是空军青年团的学员。

每个中队每年9月到来年6月期间,平时每周集中训练一个晚上,前四年按照训练大纲学习队列操典、空军军事常识、求生生存训练和组织领导技能。第5年以后的时间,高年级学员会协助管理培训低年级学员,以增强他们的领导能力。基础军事训练包括操典、礼仪、军乐队、汽枪射击训练等。高级训练则包括滑翔机飞行和动力飞行训练。有些训练可能跨省、到美国,以及和其他中队一起训练等。

主要活动项目有:滑翔机、军事操典、团队运动项目、公众演讲、领导能力训练、野营技能、野外生存技能、急救、军乐队、风笛乐队、射击、军事三项、动力飞行体验和夏令营等。夏令营主要是在暑假期间举办的一些活动,根据不同级别的夏令营,分别为期2到8周,在加军的军事基地或者其他训练营地举行,由军方提供交通食宿和所需的特殊器材。

除在在加拿大境内不同的军事基地训练之外,暑假期间的活动还包括一些海外交流项目。一些优秀高年级的学员们可以到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土耳其、荷兰、美国等地,参与国际间学员交流项目。

孩子今天又去研学了,这次是去新加坡研学,为期一周,是孩子学校组织的。

我是非常赞成这种研学的,比单纯的旅游要好很多。

一是学生多,大家在一块有说有笑,有很多欢乐,相互交流,气氛很好,结识很多好朋友,跟家长出去孩子觉得枯燥乏味没意思。

二是增长知识,扩大见识,见见世面,世界很大,外面的世界究竟怎么样?人文景观风俗文化等等,最重要的是有学习任务,有规律,有要求,边玩边学。

从去年开始,孩子学校的异地研学活动逐渐多了起来,这是以前没有过的。

学校组织的研学目的地都是在本省内市州。上次,孩子们去的是甘肃省武威市,是孩子第一次跟同学们出去研学,由班主任老师带队。

孩子们都很兴奋,在大巴车上叽叽喳喳说个没完没了。导游老师组织了几个活动,老师和同学们都参加。有接力唱歌,成语接龙,还有猜字谜等等。

回来后,语文老师布置了作文,要求同学们把研学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下来。我发现儿子写的作文言之有物,有感而发,再不空洞了。他自己经历过的,写起来也很容易。

小学生集体出去的机会少,特别是远游的机会更少。新鲜,新奇,结交朋友是孩子们最大的感受。

1.研学旅行的深远意义

早在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就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根据《纲要》,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这是推进研学旅行落地实施的极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对研学旅行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2.为什么要大力推行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通过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自萌芽之初,研学旅行便备受业内人士以及学生家长关注。

3.为什么研学旅行会受到学生及其父母的特别欢迎?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这样回答:

我从事青少年教育与研究40多年,特别是关注和研究夏令营活动20多年,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即青少年成长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而该过程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体验性,二是群体性,两者缺一不可。

所谓“体验性”是说,青少年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他们需要亲身参加许多亲近社会与自然的实践活动,父母和老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成长,就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体验。

所谓“群体性”是说,青少年完成社会化离不开群体性交往,再好的父母和老师都无法代替伙伴的作用。

所以,美国每年约600万青少年参加夏令营活动,关于第一收获,调查结果几乎都是“交到了新朋友”。

显然,良好的研学旅行活动充分体现了体验性和群体性,因而受到特别的欢迎。”

#教育微头条# #研学# #教育那些事#

研究生分数已经出来了,几家欢乐几家愁。

老张的儿子对外经贸大学统计学,本科成绩优秀,又考了托福,收到四个offer:本校保研、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的某大学。

果断拒绝了本校和香港中文大学,准备去新加坡国立大学读学硕,然后再升博士,但要求有实习经历和科研成果,由于孩子实习经历和科研成果不足,没办法改成专硕之。

目前需要交定金5万,学费一年25万,加博士一共四年,回国之后进高校或者研究所。

不一样的父母教育不一样的孩子,疫情期间,老张带着儿子到处飞参加考试和各种夏令营……付出就有收获!未来可期啊!

我觉得香港中文大学更好些,朋友们有何看法呢

在不知不觉中,世界风向再度发生变化!外教陆续离开中国,家长态度发生转变,西式教育热度正在我国下降。与此同时包括日本、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在内的全球20多个国家不约而同的点赞中国教育文化。美媒无奈承认,西方教育持续十年的爆炸性增长,如今说结束就结束了?

早在过去,中国人以国外留学索取文凭“镀金”为傲,甚至为了迎合西方教育而想融入西方。但如今不同了,当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被再次唤醒,当仰望变成了平视,国人们开始发展西式教育并不适合我们。美国彭博社在最近的一篇报道中称,现在已经过了在中国开班国际学校的最好时机,外教们正在陆续离开,换发签证也越来越困难。确实,我们还发现北京哈罗英国学校去掉了英国名称,该名为礼德学校。原来那些希望孩子未来被国外知名大学录取的家长来说,很看重品牌的价值,如今外国教育在中国不断降温,所以只有通过改名的方式来维持。

在一份ISC研究公司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中国的国际学校,从2017年到2022年间增加了23%,可是如今这个数字开始下降。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在研究后也发现,现在中国的家长想法都改变了,不在一味的追求将孩子送去国外。反观包括英国、新加坡、日本、阿根廷、俄罗斯等在内的全世界20多个国家开始纷纷点赞中国文化,因为它们开始发现中国的文化教育受到热捧最核心的原因是中国整体实力提升了,对开放、包容、自信有了明显提高。另外一方面就是我国内高等学府始终坚持自强不息,全面开展在中国教育思想为中心的提前下,为中国培养更多的人才。就拿天津二中来说,该校除了注重文化教育外,还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了学生们个性化需求的空间。

天津二中始建于1947年,后期在于天津四中合并后,被命名为天津市市立二中,也是被天津市教育局批准为天津市首批重点中学,该校2000年在天津市完成了高中示范校建设,2001年被天津市政府命名为首批高中示范校,2011年被市教委列为首批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学校,如今更是成为了天津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中学。在学校占地58819平方米中,除了3654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其余的空间都用来为学生打造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为了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先后成立了音乐、舞蹈、美术、航模、心理、国学、地理等专用教室,丰富了学生们文化课外的知识积累以及业余爱好。#天津哪个高中好#

在天津二中长期坚持推进素质教育下,逐步形成了"以国家课程为主,以校本课程为衔接,以社团实践拓展为支撑的独有特色,期间不仅参加了2012、2014、2015年由多家高校承办的国学夏令营活动,还获得了2015天津市首届校园书法精品大赛组织奖、特等奖、一等奖,代表天津为发展中国式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天津头条#

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式教育凭借着近些年的不断改革与深厚底蕴,逐渐开始提升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和改变着大家的想法,“国外月亮更圆”的说法已经不复存在。

一文了解郑州顶级中学外总!

 

为什么河南家长挤破头皮都想让孩子进入郑州外国语?看两个指标就够了:郑州外国语学校(高总部)是河南保送生数量最多的高中,郑州外国语中学(初中部)是河南唯一具有推荐生资格的初中。

 

无论保送生还是推荐生,好不夸张的说都意味着孩子快进了985的大门。今天我们先看看郑州外国语中学都有那些特点,成就了如此多的光辉。

 

一、师资:目前学校拥有高级教师66人,中级教师58人,其中河南省名师4人,郑州市名师5人,获得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教育专家、学科带头人等称号的有29人,郑州市学科中心组成员10人,人数均为全市初中学校最多。

二、教材多元化: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剑桥》,结合教育部统编教材、全国外语学校实验教材等,实施外语教材的多元化,以适应不同层次学习的需求。

三、上课小班化:全省首创外语小班授课模式,每班学生根据层次分为A、B两个小班,施行全外语上课,最大程度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四、口语标准化:全部聘用美籍外教对学生进行口语辅导,既提高学生口语水平及交际能力,又能使学生拓展国际视野、融合国外文化。

五、评价国际化:为检测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每年组织参加国际英语等级KET、PET考试,过级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该证书终生有效,目前世界上多所大学接受免语言关申请本科就读和免语言关申请硕士就读。

六、课程双语化:通过探索实践双语教学的基本形式和课程设计,对双语教师有计划地开展相关培训,力争将双语课程打造成为对外交流展示的特色项目。

七、视野开放化:每年组织师生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开展国际夏令营,切身感受所在国家的语言习惯、风俗人情以及多元文化的异同;积极承接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青少年来访交流,使学生在深刻体验中,建构并完善中西融合的观念。

八、人才精英化:通过举办和参与外语文化艺术节、外语风采展、外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创造出浓郁的外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那么如何才能进入郑州外国语中学?

录取方式有三种:

第一:就近划片,这个简单的说就是要有房,如果家庭房产符合就近划片条件的孩子们,可以直接被分配到外国语中学,划片生占招生总人数的一半左右。不过,郑外的划片范围非常小,有三个家属院算是相对稳定,天然气公司家属院、外国语中学家属院、技师学院家属院。但是,房龄都比较老,而且出房率是极低。

 

第二:推荐生,熟悉郑外的父母们应该知道,每年面向全郑州市所有小学择优选拔300名各校尖子生,众多小学的尖子生汇聚外总,发挥着无限的能量。

第三种:学位房,外总确实有学位房,学位房是中原新城学府一号,一房只有一位,用完就没有,目前基本上就没有了。

 

除了以上三种方式,最近又多了一种形式:郑州外国语中学莲湖校区。

作为外总西校区,莲湖校区是外总直管的紧密型公办直属校区,与总校统一教学理念、统一管理、统一师资,与外总保持目标愿景,文化建设,管理体制,师资调配,教师研训,学生培养,课程设置,项目突破,质量评价,资源配置等十大一体化办学模式。可以理解为除了校址不一样,其它基本都一样。

第三届国际中国学学术研讨会在泰国格乐大学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1-11-19 |  来源:中国网

2021年11月19日上午,由泰国格乐大学、蓝康恒大学、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兰实大学等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国际中国学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本次研讨会采取的是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进行的。来自泰国、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二十八所高校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会。本次学术研讨会除了由泰方四所院校联合举办外,还得到了协办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厦门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和温州大学的大力支持。

泰国高等教育科研创新部部长阿奈•劳探玛塔博士担任大会主席并发表开幕致辞。阿奈•劳探玛塔博士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中国学的研究与知识的传播很重要,可以培养更多中国学研究学者,提升研究水平,对世界也很有意义。除了学术的研究,阿奈部长还强调中国学应该注重可观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可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或纪录片、视频等方式来扩大传播,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原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潘震宙先生也为本次研讨会发来了祝福视频。潘先生说自己在文化相关领域工作几十年,是在研究中工作,是在工作中研究。时至今日,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学,仍然是充满热情,同时也是极其敬畏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也依然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智慧,值得所有国家所有年轻人去深入研究和学习。

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资深外交家于引先生也为本次研讨会特别录制了视频。于引先生说,在外交工作的几十年中,给自己最大自信是来自于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更好的安居乐业。而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强大的思想武器,这就离不开文化和自信的强大!在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时代,中国文化走出去,与其他文化交融和碰撞,才是最好的传承和发展。

精彩而隆重的开幕式结束后,第三届国际中国学学术研讨会进入了学术交流环节。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新时代变迁中的中国学研究”,分为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中国语言与文化、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翻译四个分主题。北京语言大学吴应辉教授、厦门大学方环海教授和南洋理工大学的符传丰博士作为主讲嘉宾发表主题报告,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汕头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马来西亚大学和泰国本地大学的学者使用中英泰三种语言分场次发表了学术研究论文。本次研讨会发表的学术成果将编辑出版《第三届国际中国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四届研讨会将在两年后在泰国继续举办。

本次中国学学术研讨会,通过整合国内外有效资源,以“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共同推动中国国学和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化。究竟何谓国学?国粹派邓实早在1906年的撰文中就“顾名思义”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一国所有之学也”。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对全世界都有着深刻的影响,随着各国家各国交流的深化,中国文化本身不断发展,兼容并蓄,因此在与世界不同民族交流中会相互碰撞,产生更加灿烂的新文化。

当代世界,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华文教育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也随之提升,因此,海外华文教育也越来越成为世界的焦点。格乐大学中国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前身是中文系,有20余年的中文教育历史,拥有泰王国汉语教育领域最顶级的中文师资力量,多年来培养了数千名优秀的泰籍汉语专业人才,为中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1年是中泰两国正式建交46周年,随着中泰两国在经济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文在泰国得到迅速发展和传播,在泰国成为仅次于英文的第二大外语。为打造中国语言与文化海外传播新模式,格乐大学在原中文系的基础上,特别申报泰国高等教育科研与创新部,成立了中国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学院旨在以中国语言文化为核心,以商务汉语、汉语国际教育为主要专业课程,同时兼顾多语言课程教学、培训和考试等非学历教育,面向全球招生,力求打造泰国乃至东南亚最有影响力的以中文为核心的语言文化学院。

格乐大学得天独厚的学习中文的语言环境,是泰国人学习中文的理想大学。中国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为泰籍学生开设了商务汉语等相关热门专业,且严格按照汉语等级采用分班教学的模式,针对不同汉语水平的学生,匹配相应的专业。为帮助泰国学生缓解经济压力,格乐大学还针对泰国籍学生推出了各种奖学金、助学金等政策,帮助有需要的泰国学生申请泰国政府学生贷款和奖学金等政策。

泰国学生进入格乐大学后,不仅在课堂上可以学习正宗的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大学还通过各种类型的研讨会、文艺联谊活动、与中国高校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等各种形式,锻炼汉语在各种场合的应用。作为泰国百家华校总部研学基地,格乐大学还广泛联络泰国各府华校,共同举办各种学术交流、学生活动,在泰国全力正向推广中国汉语言和中国文化。

一部充满温情的儿童故事片:《小鞋子》

赵祝萱

这是一双鞋子的故事,事情虽然很小,却折射出了人生百态和童年的酸、甜、苦、辣。

这也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当我们许多小朋友鞋子多得不知穿哪双好时,在异国他乡,却有兄妹二人合穿一双鞋!9 岁的哥哥阿里,为了能让妹妹穿上自己的鞋,不知经历了多少磨难,用他柔弱的肩膀承担起了那些看似不该由一个9岁的孩子担负的责任。

阿里不慎把妹妹莎拉的一双鞋弄丢了,对于孩子和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这可是一件很严重的事。为了避免父母发现和责备,兄妹俩达成了一项协议:每天早晨莎拉先穿着阿里的球鞋去上课,放学后跑回来与阿里换鞋,再让哥哥赶去上学。于是兄妹仅有的这双鞋子每天就在两个人的脚上交换着。

一天,妹妹发现自己的鞋子竟然穿在了同学脚下,让哥哥和她一起准备去理论和拿回来时候,发现女同学的爸爸竟然是个盲人。于是兄妹俩相对望了一眼之后,无声的离开了。

后来阿里发现参加跑步比赛的季军可以获得一双新球鞋作奖品,于是想尽办法参赛,并且只想得第三名,不料却跑了个第一。当人们向小冠军表示祝贺时,阿里却非常伤心,因为冠军的奖品不是鞋子,而是夏令营和运动服,阿里成了最沮丧的赢家。  

回到家中,妹妹难过地走开了,阿里脱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经彻底地磨烂了,阿里把打满水疱的脚泡在院内的池中,一群鱼向他游来。而此时,他的父亲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车上,放着给阿里和妹妹的新鞋子……。

波斯不愧为文明古国,其文学作品和电影一向有名,以讲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冷峻严肃见长。本片意在暴露贫穷落后国家底层群众的贫困生活,但却选取了儿童这个层面,在儿童生活中,又选取了鞋子这么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题材。但观众却从这小题材中读出了太多的伊朗底层人民的苦难与辛酸。引起了世界太多人的同情和感叹!

用小角度小题材反映大事件大问题,往往投入小,人员少,产出大,效益大;即可进退自如,又便于驾驭,这是有经验有眼光的剧作家和导演的惯用手法,足见编导的老练与成熟。本片编导的选材和用意有太多的深思熟虑和含而不露,看似平常平淡和漫不经心地讲述着普通人的普通故事,却舒缓有序地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儿童的世界,让观众看到了世界贫困落后的一个角落。一个9岁的儿童,为了一双鞋子,承担了太多的不幸和痛苦。他的每天奔跑的经历,唤起了全世界的小朋友的成长与懂事,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恨不得和小阿里一起奔跑分担他的苦难。所谓小事不小,小中见大,这正是本片的意义所在。

本片不仅表现了贫穷落后和苦难的一面,还表现了贫穷苦难中的温情和幸福。阿里一家母亲有病,父亲又做工时伤了眼,但这贫穷而又苦难的一家却有着简单而又单纯的幸福感,全家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温暖,温情,纯真和爱,如当阿里发现萨拉的铅笔短得她的小手都握不住时,默默地将自己的笔放到她面前。当发现同学的父亲是盲人,兄妹俩立时放弃了要回自己鞋的行动。关怀和温情的气息贯穿于影片的始终。苦中有乐,亲情中有温暖,穷人的孩子懂事早,这就是影片带给观众积极的方面。

另外,本片的俩个小演员表演得合情合理,分寸拿捏得当,看起来全无表演的痕迹。哥哥是个总有些忧郁的孩子,漆黑的眸子里除了天真灵动以外,好像还有一些小小的心思隐逸其间。妹妹是个可爱懂事的小女孩,美丽的大眼睛,有时会露出快乐可爱的笑容。两个孩子将儿童世界的纯真可爱和他们内心深处的善良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于让成年人也受到了感动,不由自主地回到了童年时代的纯真和善良。

本片随处的波斯风情也让我们备感新鲜,曲折迂回的石头巷子,凹陷的排水沟;围绕水池而建,有着高高台阶的伊朗民居;彩色的地毯;沿街的店铺;高鼻深目、肤色微黑的波斯人种,身披头巾,黑衣黑裤的妇女和女孩…宛若一幅幅民俗风情画。

本片虽然是一部儿童题材的影片,却适合各个年龄阶层人士观看,特别是全家人一起观看。

本片曾获第23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最佳导演、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第11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亚洲最佳故事片奖,第23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观众电影奖,第7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奖。

2022.11.8.

资江评论(133) 百部影视评点(99) #推荐好看电影# #电影# #有哪些好看的电影值得推荐# #影视畅聊季# @电影神评论 @影视新番 @电影工厂 @述电影 @荆楚网 @长江网 @驴妈妈旅游

网上流行顺口溜,霸道——

美国霸气小护照,德国良心下水道。

印度恒河有疗效,日本夏令营呱呱叫。

全民医疗索马里,俄国白送房一套。

不搞世袭新加坡,乌克兰个个有选票。

喜迎民主伊拉克,阿富汗自由炮火少……

但一周前惨遭打脸的移花接木“惨案”,更是警醒了无数网民。

回顾一下。

他们,在7月7日“七七事变”84周年这个极其特殊的日子,看似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实则精心策划、周密实施,盗用中国小女孩照片,疯狂吹嘘日本,疯狂带节奏。

这一天,一个名为@西格隆咚锵的隆 的用户,发了一张一个小女孩坐地铁的照片,称是日本地铁上的小乘客,一个人上学,那眼神里充满了自信和勇气,太可爱了。

他接着带节奏道:只有在世界上最安全最文明的国度里,才有这可爱幸福的镜头,感谢摄影师。

可笑不?讽刺不?你跟一个一边屠杀海豚、一边往大海里排核废水的国家谈安全?

气人不?要脸不?你跟一个对中华民族犯下累累血债、丧心病狂的国家谈安全?

很快,博主翻车了,有网友爆料,照片上的小女孩根本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小孩在乘坐中国地铁!

其实,网上的日吹并不稀奇。

稀奇的是,这次的日吹,明显是有组织的。

而始作俑者,是一个叫@南宫寻欢的ID,最先发了这张照片,称是在日本神户一个小女童站在地铁中,右手提包左手握立杆,却不坐座位。

@南宫寻欢还口口声声地说,日本人教育小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最好站着,要把空座让给为生活打拼的大人们。

诡异的是,这么明显是造谣的图文,却在7月7日当天被大量账号发布,评论区更是乌烟瘴气,一片欢腾,试图将77事变一笔抹去!

7月8日,图中小女孩的妈妈“@银河系蜗牛”发帖辟谣称:网传我家女儿是日本小孩!在此特此申明:我家孩子是我大中华儿女,并深深热爱着我们的祖国!请那些擅自乱加文案的“人”给我闭嘴!我大中国不容许你们在这里乱来~

原来,这个小姑娘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孩子,而那些所谓的“日本电车”,其实是杭州地铁。

其实,这已经不是日吹第一次翻车了。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著名日吹孙云晓就根据中日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从中截取几个片段,以想象中的事实,写了一篇著名日吹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把中国孩子贬低到了极点:

比如,中国孩子走50公里,日本孩子要走100公里。可事实呢?创造世界步兵史奇迹的志愿军三所里大穿插,也不过72.5公里,日本小学生竟然超过了志愿军?讽刺不?

比如,中国孩子把带子坏的书包放车上,而日本孩子一直背着。可事实呢?事实上,中国孩子拿铁丝穿好了书包自己背着。笑人不?

比如,当夏令营宣告闭营时,77个日本孩子齐声大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这士气,到底是日本孩子还是神风敢死队?抑或是向太平洋倾倒核水的哗哗声?

更打脸的是,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一下子扒下了文章中被神化的日本人的面具。

日本自卫队被命令参与救灾,他们却穿着全套防辐射装备,临阵抗命。

日本福岛县大熊町的双叶医院医护人员撇下330名患者不顾、全部逃离,导致14名患者死亡。

福岛核电站出现核泄漏,造成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东电招募了50人坚守在核反应堆附近工作,但这50人,全部都是中老年人,有的甚至是被黑帮逼来的“杂牌军”!

被日本大地震打脸的日吹,远不止孙云晓一个人。

比如著名公知王志安。

311地震后,王志安一边吹捧日本救灾,一边写下了那条著名的日吹博文:

“一年之后,整个世界一定会惊诧日本重建的速度和勇气!立帖为证!”

结果,11年过去了,世界的确为日本重建的速度和勇气感到震惊。

而日本政府的毫无作为,与中国仅用三年就完成的汶川重建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过分的是现在连核污水都不想管了,要直接往海里排!

就连日本媒体都承认,还有5.2万人在外过着疏散生活,对于这个消息,王志安只说了四个字:“令人震惊!”

为什么中国会有这么多日吹?

原因很复杂,第一,我们必须承认,在中国刚刚打开国门的上个世纪80年代,中日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

面对差距,大多数人发奋图强,努力让自己跟人家一样或者超过他们。

也有一少部分人,产生了一种无法追赶的无力感,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跪了跪了。

不过这一跪,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第二,恨国党,他们假借日本的成就来讥讽中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与生理上的快感。真实的日本是什么样的并不重要,他们只是为了获得一种特定的恨国认同感。

第三,纯粹为了利益,他们不在乎吹谁,哪种论调能赚钱,屁股就坐在哪边。

日吹们没学会日本的“鞠躬精神”,也没学会日本的“切腹精神”,更没有学会“躬匠精神”,脸被打得啪啪着响,但就没一个敢出来认错的,它们到底学了个什么东西?

但是,严格地说,他们的脸被打,似乎不对。

因为,只有没“脸”的人,才能干出如此龌龊之事。

既然没“脸”,何来打“脸”?

#媒体人周刊#

我宣布,这可能是三亚最好玩的亲子酒店!

暑期在三亚一连串住了不少酒店,问小屁孩哪个最好玩?他头也不抬:“当然是香格里拉喽!”

.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