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觅踪:老俵的杯具--从湖南水灾说起
(原发2017-7-5)
我是“北漂”。“北漂”前生活在江西景德镇,而与江西省境山水相连的省份有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湖北。邻省之间,故事很多,最有特色的是湘赣二者,有一个共同的称呼:“老俵”。
“老俵”这个称呼的来源在汉语中没有定论,但据我所知,传说始于元末明初。当时,安徽人朱元璋率军与湖北人陈友谅的军队大战鄱阳湖。这场水战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与舰船之多,战斗程度之激烈,在中国古代水战史上都是空前的,并为后来历代军事家所重视,也留下了许多民间传说。
开战初期,陈的水军来自洞庭湖区,战斗力强,曾号称“无敌水军”。而朱的水军主要来自巢湖,不敌陈的水军,便急招募鄱阳湖的渔民入伍重整水军后大败陈友谅部。鄱阳湖战毕,战场转向陆地,渔民们恋湖而与朱元璋告辞。当时朱元璋对这些立下丰功伟绩的渔民表示欢迎他们常去看他。有渔民说:“朱大哥,侯门深似海。恐怕到时见不到您啊!”朱亲切的说,“你们来吧!到时就说是我老家的表兄弟”。果然,朱元璋在南京登基为大明朝皇帝后,曾有经帮助过朱的渔民们去见皇帝,对禁卫军说自己是皇帝的老表,折腾一番最后见到了皇帝。于是,“老俵”一词流传开来。
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清时期,战争使四川从天府之国堕落为人烟稀少之,便有了大规模的湖广填川、江西填湖广的人口迁徙潮。至今,川人中外省迁入者众,而现湖南人中很多都是以前从江西迁过去的。如毛泽东的祖上即由江西吉安迁入,因为那时候大家都是亲戚,所以称为老表,即表兄。湖南人和江西人相互称为表兄,即俗称“老俵”。
无论哪一种传说,都证明江西与湖南人的关系非同一般,用一点诗意来说:
两省的山川都一样的雄伟秀丽;
两省的民众都一样的勤劳善良;
面对朋友,
两省的男人都喝点好酒;
面对豺狼,
两省的男人都一样敢拿起刀枪。
例如国共内战时期,江西作为革命老区,是湖南人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罗荣恒等元勋的舞台;而红军长征,有五万江西籍青年人的鲜血洒在了湘江。
我更因为办案、讲学、旅游多次去过湖南,那里有我许多熟悉的朋友、同仁,故对此次湖南洪灾比常人多一分关心。
曾记得 1998年,长江洪灾,两省均蒙受严重损失。景德镇则是97、98年连续两次大水,我正壮年,分别在进水的老母亲和老岳母家中,淌过齐胸的水,分别背出了她们。如今二姥均已仙去,但20年前的那份惊险,历历在目。
此后,三峡大坝蓄水,湘赣两省的民众因境内江湖河岔常干枯而成为草原,都对三峡大坝抱有怨言。
那年长江洪灾之后,两省都开始大兴土木,修建防洪堤坝。长沙对此也投入很多,如湘江两岸比原来的江岸至少高出十米,上面绿化装修,叫做沿江风光带。然而,这条媒体被赞美花大价钱造出来的沿江风光带,被吹为“铜墙铁壁,固若金汤,能抗百年不遇洪水”之类的话遇上洪水却是“然并卵”。这没隔多少年,长江流域又一次洪水肆虐。不过这次没有殃及全流域,主要集中在中游洞庭湖流域的湖南省,致使长沙抗洪的“铜墙铁壁"还是靠人们的血肉之躯。
看着网上的一张张图片中的那些熟悉的城市被水浸泡的惨状,看着那些流离失所的男人女人的各种言论,我一直为他们祈福,愿他们平安。
此次湖南抗洪,我的不少朋友上了第一线,如金洲律师事务所还组织了突击队上了大堤。给抗洪战士一点掌声当然是应该的。
可是,洪峰才刚过去,当地媒体上是灾后自我表扬不息,自我庆功会不断。然而此时,许多受灾老百姓仍在灾难中或灾后煎熬。我想,抗洪胜利的庆幸是可以的,但灾后恢复生产、生活的工作更重要。把丧事当喜事办,是有违伦理的“杯具”,需要改正之。更重要的是灾难如此之重,其中的人祸不可忽视。如十年前长沙以水利工程之名征地平垸拆房,实际却是搞商业开发。如今洪水到来而漏底了应该反思。
前年秋天,我曾与朋友漫步行走在湘江大桥上,看到湘江的核心景区桔子洲南北二十里之内,两岸高楼林立,名曰“江景房”。从网上得知那些所谓的江景房售价已攀至近万元一平方米。而这个江景是靠在城市的下游,修了一条塑胶水泥建筑的拦河坝,抬升了三峡蓄水后造成的低水位,维持了“漫江碧透”的江景。江景房是官员升官的台阶,是商家牟利的道具。在长沙工薪阶层买不起房的埋怨声中,土地财政赚得盆滿钵溢,而仕途顺利的几个官员与王健林、李嘉诚、许家印等富豪们敞怀大笑。
当时长沙市的“洋湖垸”和所在的靳江河村全部的村庄土地全部被征收拆迁。当时省政府对此征收批文的项目都是公共利益,一个是要建一个宇宙中最大的公立医院:“洋湖医院”;另一个是进行“水利治理工程”。然而至今这个医院还不见踪影。
#福建教育厅就校外培训发布温馨提示# 头条热榜
从客观现实出发,理性坦然的换位思考,去规划和指导工作,不光是温馨公众,更是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
一刀切的“封杀”校外培训,同样也是加重为人父母者们的负担,双休日的孩子,让他们一人待在家里,显然令父母们不安心,不放心,没有双休的父母们怎么办?
那么孩子,他们也有许多许多的个人爱好兴趣,是积极开发,因势利导,还是因没有这样的开发“地方”,而白白的浪费掉呢?
而事实,家长们也不呆不笨不蠢,他们都会比较与选择,寻找符合自己经济承载能力,切合孩子兴趣的培训班,早就没有,跟风与攀比的冲动了,有的是,鞋子好不好,只有脚知道的明辨力。
@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