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知识
1394连接(1394连接怎么删除)
2023-04-15 00:37

缅甸北部华人聚居区!

 

缅甸北部也称“上缅甸”,主要由马圭、曼德勒、实皆等省和钦邦、克耶邦、掸邦、克钦邦等组成。掸邦既是历史上从云南迁徙的华人移民主要的移民地,又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地区,主要由于近年来华人新移民大量涌入。掸邦的主要民族掸族与中国境内傣族、泰国泰族同族,与缅族之间长期存有矛盾。掸邦南部有主张独立的武装力量存在,西部与泰、老交界地带即有名的金三角地区,北部与中国接壤,是缅甸境内果敢族(汉族)主要的聚居地。在缅甸的华人、华侨、中国人人数,没有准确的数据,有3%-10%的不同估计,如果按5%计算,约为250万人左右。#边境##军事##缅甸#

 

1394年,明朝在阿瓦设置缅中宣慰使司,任命阿瓦王为宣慰使。此后又在缅甸南部设两个宣慰使司及五个长官司。明朝为采办缅甸珠宝玉石,在云南专门设立太监主办。中国商人大量入缅,将制瓷、制陶、开矿、炼银、铜铁器打制等方面的手工艺生产技术带入缅甸,并在缅甸长期居住生活。

 

1659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率随从近千人(一说为18000人,一说为10万人左右)自云南逃往缅甸避难。两年后吴三桂率军10万人兵临阿瓦城下,胁迫缅王莽白交出永历帝。永历帝的随从及大批南明官兵仍滞留在中缅边境,后来形成了早期旅缅华侨中的桂家和敏家,并最终形成了最早的果敢族的雏形。

 

1770年前后,中国大商队以大量牛、马和骡作为运输工具在中国与八莫之间驮运货物。相当数量的商人、赶马人等由于各种原因而留在缅甸定居。缅北丰富的矿藏也吸引了大批华工,在18世纪,每年平均有5万滇西居民前往当矿工。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人民大批从海路赴缅,缅北则仍为从云南前往缅甸采矿、经商的华侨。

 

到19世纪末缅甸境内的华侨人数迅速增加,他们从事于各种行业,缅北云南籍华侨多经营宝石与土木业,福建籍多经营米业与外贸,广东籍则以经营木业、酒楼者居多。

 

1885年,英国侵占了整个缅甸,并把它并入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其后,大规模华人通过海峡殖民地,由海路移民缅甸。清末,缅甸华侨社会基本形成。据统计,1891年旅缅华侨约有37000人,到1911年达到了12万多。

 

二战前云南每年前往掸邦工作的季节性工人约有7、8万人。

 

1942年2月,第五军、第六军和第六十六军组成中国远征军11万人进入缅甸与同日军作战。1942年5月以后,远征军在撤退回国及撤往缅甸过程中损失惨重,部分人员与部队离散,散落于缅北山区。

 

1959年左右,“掸邦约有华侨7至8万人(多数居住在北掸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帮:云南帮人数最多,其中工人及小商人占多数,也有少数大商人;广东帮人数次之,多从事修建事业;福建帮,多经商。"

 

1988年以后,缅甸北部局势逐步趋向稳定,经济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开始成为缅甸政府的重要政策转向。随着90年代初中缅边境贸易的活跃,口岸贸易的兴起,华人因经商、务工等原因大量进入缅甸,形成了华人移民新浪潮。

 

缅北华人聚居区与世界上其他华人社区相比,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特征:

 

1.从疆域上看,连接成片、规模较大。缅北华人聚居区有大片集中聚居区(佤邦、果敢)。缅北华人聚居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处于实际独立状态的,第二类就是处于缅甸军政府控制区。处于实际独立状态的佤邦和掸邦第四特区(俗称勐拉),大约有3.8万平方公里(佤邦3.3万 + 勐拉0.5万),是新加坡的54倍,这两片区域内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华人。

 

2.从人口来看,人数众多,增长较快,人口密度相对较小。该地区已大概有一百五十万以上的华人人口,且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量吸引移民进入,人口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战乱等不稳定因素导致该地区人口密度是缅甸最小的地区,地广人稀,仍有容纳大量移民的空间。

 

3.社会文化特殊,中国化程度很深。此区域内,几乎不存在相对于中国的异域文化或本土文化,仍属于中国文化圈在边疆地区的外延部分。

 

5.经济上仍属于中华经济圈范畴。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倾向于与中国的联系。中国是最主要的原料、投资来源地,产品销售市场,贸易伙伴。人民币是主要流通货币,被所有当地居民认可,且已成为官方结算货币和大众观念中的货币单位。

 

6.华人新移民情况特殊,在中国海外华人中有典型性。与历史上滇籍主要移民上缅甸,闽粤籍主要移民下缅甸不同,且与近年来中国海外移民泉州籍、福清籍、温州籍有相对集中移民目标不同,该地区移民来源多元化的情况非常突出,且性别年龄上也非常复杂。

 

7.缅北华人聚居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素。该聚居区内几个特区政府本身地位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华人新移民身份也未得到缅甸联邦政府认可。缅甸军政府一直对少数民族奉行强制同化政策,这是缅甸内战持续70年的根本原因。缅甸军政府在其控制区同样对华人进行强制同化,未来缅甸华人是否能保持其文化和语言,犹未可知。

朱棣从小侄子手中抢天下的时候,麾下智囊姚广孝特意嘱咐:“方孝孺肯定不能投降,但是请你别杀他,杀了他,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灭绝了。”朱棣说:“好滴!”然后将方孝孺下了油锅,还灭了十族。

在历史上,“杀九族”是一种非常残酷的严刑,而遇到“杀十族”的刑法在史书中只有两人。一位是以忠臣为名的景清,另一位是被朱棣队伍中头脑担当姚光孝誉称为“学者种子”地方孝孺。

除了都是儒者之外,他们都死在明成祖朱棣手上。那么,朱棣和这两个人有什么深仇大恨?

方孝孺从小性格坚强好学,6岁时,他就会写诗和写文章。村民们叫他“小韩愈”。当他长大后,他拜明朝的大儒宋廉为师。明朝大儒宋濂才是了不得的人物。

与高启、刘基一起被誉为“明初诗文三杰”。他也被朱元璋任命为太子朱标的老师。可见方孝孺也是一位非凡的学者。

但方孝孺的从政生涯并不顺利,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一直得不到重用。在这样一位有权势的老师的支持和推荐下,他以才华闻名。

但朱元璋仍对他视而不见,只让他当老师,直到朱允炆即位。

原来在1382年被传唤时,他一脸严肃认真,朱元璋一眼就看中了他,觉得他应该能担任重大的职责。

但现在的明朝并不需要这样一位儒者,他也不符合朱元璋治国的规章制度,所以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但可以留给后代。

之后方孝孺因为被仇家连累送进大牢,朱元璋看到文件后直接放他回家。1398年朱允炆即位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请方孝孺回到南京。

而朱元璋也没有看错方孝孺。他也因为“忠诚”这个词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燕师南下的时候,燕王队伍里的头脑担当姚广孝对朱棣说:“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也绝矣。”而燕王也是点头同意,方孝孺只是一个学者,杀他也是没有用的。

而且,当时朱允炆让他缴械的文章都是由方孝孺写出来的,朱棣也很欣赏他的才华。

1402年,金川门被打开,燕军进城,朱允炆放火烧宫殿,朱棣请方孝孺过来,请人给他纸笔:“天下圣旨由先生决定。”

朱棣其实只是想让他下诏安抚天下,但方孝孺却为惠帝哀悼,拒绝投降。他冷冷地斥责道:“死就是死,圣旨不能草率起草!”

朱棣非常生气,命令侍卫杀了他,除了牵连九个家庭外,方孝孺的朋友和学生也受到了惩罚。

在《明历·方孝孺传记》中,它只写道:“丁丑年,杀了齐泰、黄子成和方孝孺,并没有灭族。”也就是说,只有方孝孺和他的父系成员被杀。

但方孝孺的妻子和孩子们知道他们也躲不了,妻子和儿子双双上吊,而他的女儿跳水自杀。

另一个“株十族”的人是景清。据说他原来姓耿,后来被传成“景”。景清从小家里就很穷,但他很聪明,渴望学习,景清也十分喜欢读书。

1394年,朱元璋掌权时,景清在榜单上排名第二,并进入了翰林院。1397年,他就被提升为左都的御史。

他和方孝孺的成长道路并不平坦,在从政过程中也没有取得突出成就。相反,他曾因“记事失误、更改怀印”而被弹劾入狱,但幸运的是,他很快又被释放了。

朱允炆即位时,景清被提拔为御史大夫。1402年,方孝孺和官员去世时,只有景清幸免于难。

朱棣登基后,就恢复了景清原来的职位,仍然是一名御史大夫。景清并无忿忿不平,反而是慷慨地接受了。

许多大臣私下里说他“鲁莽、怕死”,但景清并没有为自己辩护。他一直在等待机会,直到朱棣召见了景清。

而景清见时机成熟,连忙拿出武器刺杀朱棣,但朱棣显然有准备,命左右两旁的侍卫将他击倒。

其实这个故事与早期荆轲刺杀秦王的故事非常相似。当时,钦天监就跟朱棣说:“有一颗异星发生变化,急于入侵王位。”看见景清的异常举动,引起了朱棣的怀疑,因此他有所警惕。

景清被捕后,侍卫从他腰间发现有一把短剑。他愤怒地斥责道:“我为逝去的君王报仇,但遗憾的是我什么也做不了!”

他喊道:“你违背了明太祖的圣旨。你就是一个奸臣。每个人都想杀你!”

这句话触动了朱棣的鳞片,命令将景清的舌头拔掉。景清用血吐在朱棣身上。朱棣非常生气,以“极刑”处决了景清。

这两位手无寸铁的学者以这样的悲惨被记入史册中,实在让人有些万分感慨。如果方孝孺和景清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的话,是不是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对之前的选择都是悔恨不已,而古人早就把各种智慧锦囊给总结出来了!

可能你会从别人手中借到很多,但只有智慧和时间是借不了的,而你需要的智慧在《智囊全集》中就能找到。

你也会明白,为什么从古至今曾国藩、乾隆、稻盛和夫、马云等政商人士都喜欢阅读《智囊全集》的原因。

《智囊全集》中的借智方法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悟”,让你从3000年历史,1200多位人物身上悟出道理。

每天睡前看十几分钟,躺下以后可以在脑海中走马观花,看自己的选择,时间一长,你的智慧也会增长。

对《智囊全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哦。

1972年,内蒙古一牧童寻找失踪羊羔,突然发现一个类似“狼窝”的洞穴,传来咩咩的叫声,他壮着胆子刨开,谁想竟在里面发现顶级国宝。

1972年冬的一天,内蒙古自治区寒风凛冽。东方的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一个叫巴雅尔的小牧童便早早起床,拿着羊鞭驱赶羊群到草原放牧。

当时巴雅尔所在的生产队,属于集体公社,按照上级部门划分的牧区,他们生产队的牧场,位于毛乌素沙漠北部的一片草场之上。

这片草场名叫阿鲁柴登草场,地处杭锦旗、东胜县、伊金霍洛旗交界地带。由于地势低洼,降水适宜,因此这里的草场长势喜人,是当地人放牧的风水宝地。

经过大约20多分钟的路程,牧童巴雅尔成功将羊群赶到了阿鲁柴登草场。正在他高兴之时,小牧童突然脸色大变,原来羊群的数目对不上,他反复数了几次,确认丢了一只羊。

由于羊群属于集体财产,丢了一只羊会给公家造成损失。所以,巴雅尔立刻沿着原路,返回寻找。

找着找着,巴雅尔突然发现远处有一个类似狼窝的洞穴,而且洞穴里传来了凄惨的羊叫声。

此时,小牧童想起了长辈曾经所讲述的草原野狼吃羊的故事。他心里虽然有些后怕,但是还是鼓起勇气,向类似狼窝的洞穴走去。

靠近“狼洞”后,他用力将洞口周围的在草刨开,突然他脸色舒展起来,因为这个洞穴其实不是真的“狼洞”,而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沙穴,而丢失的小羊就陷在这个洞穴里。

于是小牧童,赶紧钻进去抱起小羊羔,然而正当他想要出来时,脚下突然咯噔响了一下。他低头一看,沙土里竟然有一个金属疙瘩。小牧童觉得很好奇,便将这块金属疙瘩揣进口袋里。

放羊回家后,小牧童迫不及待拿出金属疙瘩在手中把玩,正好被家人看见。家人拿着这个东西仔细观察,顿时感觉这块金属疙瘩不一般,好像是金子。于是便问孩子这块金属疙瘩哪里来的。

小牧童一五一十地将事情的原委告诉家人。家人听后喜出望外,立刻带着工具前往那个“狼洞”,果然又在里面挖出了很多金疙瘩。

随后,小牧童一家挖到“金窝”的消息迅速在公社传开,社员们也纷纷带着工具到洞穴挖宝。这场挖宝行动,一直持续到天黑,众人才纷纷离开,而一些去晚的人,则纷纷感叹运气不好。

然而这件事情还没有结束,不久之后,当地文管会接到了有人在毛乌素洞穴私挖文物的举报。接到这则举报消息后,当地文物部门立刻派出工作组前往调查,最终确认那个发现金子的洞穴,正是一座古墓。

随后,文物部门一方面组织专家对古墓进行抢救性挖掘,一方面在当地开展文物保护相关知识法规的宣传。由于当时社会风气淳朴,社员们了解了文物保护知识的法规后,纷纷主动将挖到的宝物上交。

最终,文物部门一共收到上交的文物合计218件,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那件有“草原瑰宝”之称的“雄鹰金冠”。该金冠通高7.3厘米、带长30厘米、重1394克,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鹰形冠饰、半球形冠顶以及冠带。冠体上采用浮雕工艺,刻画着猛狼扑羊的画面,而在冠顶之上,则傲立着一只霸气威武的威雄鹰。

在这只雄鹰的头部,两块闪亮的绿松石镶嵌其间。一条金丝从雄鹰鼻孔插入,采用杠杆联动的原理链接颈部与腹下,所以可以使头部、颈部左右摇动。全冠制作工艺精良,造型逼真,威武霸气,戴上之后给人一种“雄鹰傲视草原”的霸气之感。

据专家现有资料考证:这顶雄鹰金冠,非常罕见珍贵,截止到目前为止,是我国所发现的唯一的匈奴酋长金冠饰,它代表了战国时期我国北方草原民族贵金属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目前作为镇馆之宝,该金冠珍藏于内蒙古博物院。

一代国宝尘封千年,竟然因为丢失一只羊羔,被小牧童误入所谓的“狼洞”,而无意间被发现,这不得不说是巧合中的“天意”。

#文物有话说#

鹰顶金冠——曾让欧亚草原闻风丧胆的匈奴王标志

匈奴,上古时期农耕文明、西域诸国和欧亚城邦梦魇。他们用骏马的速度收割着周围邻邦财富和女人,令即便同是游牧民族的东胡、月氐也苦不堪言,又被称为“猃狁”,贪婪残暴长嘴狗的意思。是由山戎、晕粥等多个民族相互融合繁衍而成。

对于匈奴人起源一直是个谜,各种史料记载都不同。《史记》《汉书》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苗裔也,曰淳维”。意匈奴人祖先是夏侯氐,祖先是淳维。夏侯是夏朝君主氏族名称,王族为姒姓。但不论从何而来,丝毫不影响他们欧亚草原上抢夺为目的杀伐劫掠,且如饕餮,永不知足。

1972年,内蒙古杭锦旗阿鲁柴登卢匈奴王墓地,出土了一批珍贵金银器,这些器物有200多件,为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匈奴王器物。其中的鹰顶金冠饰被称为”艺术瑰宝”。这件国宝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唯一一顶匈奴单于冠饰,也代表着战国时期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最高水平,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金冠通高7.3厘米,带长30厘米,重1394克,由鹰形标志,半球形冠顶和冠带组成,上浮多处动物纹饰,现珍藏于内蒙古博物馆。

金冠出土引起了极大轰动,央视《国宝会说话》为此做了专题节目。

鹰顶金冠以暴力美学为内涵记载着他的主人曾代表的草原荣光,冠顶雄鹰傲世,冠带浮绘4只狼和4只盘羊互相咬斗图案,昭彰着猎与杀的精神内涵,中间与末端榫卯插合连接,冠带贴近人耳部图案是两只卧虎。

(2000多年前,蒙古与阿勒泰高原老虎非常多,新疆里海虎80年前才灭绝)

这件鄂尔多斯出土的文物艺术构思和制作工艺达到了极高水平,骑马飞奔时,冠顶鹰翼则会迎风展翅,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金冠制作技法涵盖锤、抽丝、编索、镌镂等多种工艺。反映出当时匈奴手工业生产除青铜器外,金细工艺也相当发达,绝不是只会掠夺的原始部落。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胡冠制作工艺和艺术构思渐渐传到了中原。中原王朝到秦汉建立统一帝国后,对匈奴态度也从被动守势转入了主动进攻。尤其汉武帝时,一直保持着对匈奴大规模用兵,霍去病甚至封狼居胥,直捣北匈奴王廷。

以如今视角来看,汉武帝对匈奴策略完全正确的。匈奴这个部落,不同于其他游牧民族,只在草原遭受雪灾为生存才会展开掠夺和杀戮。匈奴是将软弱和忍让作为食粮的贪婪巨兽,妥协只会受到更大伤害。

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的匈奴一直就这么打打停停。而在长城下,双方边民则互市不断,游牧民族需要中原丝绸和粮食,中原王朝则喜爱匈奴金属和牲畜,双方各取所需。不遵守规则的北匈奴被赶到了欧洲,在欧洲杀了个人仰马翻后又回到了亚洲。据史料记载,除留在欧洲的匈奴人外,回到亚洲的北匈奴人则被柔然所灭。

东汉末年,在遭受曹魏集团连续打击下,南匈奴被分成了5部入塞,多年对手终于合成一家,开始了新的历史。#历史# #泛文化写作营#

1972年,鄂尔多斯大草原上,发生了一件怪事。突然间,有很多村民涌入当地银行变卖金银。可当称重时,村民的一个举动,被一位工作人员看到,立马叫停了交易并向上级汇报。

一天,70多岁的老大爷王美子,像往常一样,外出去挖药材,挖出的药材再卖到中药铺,来贴补家用。

他蹲在地上,希望能多挖出些药材,挖着挖着,他突然感觉触碰到了硬硬的东西,还是条状的,好奇的他将条状物挖了出来。

乍一看,是几根“铁棍”,他心想:“是不是被遗落的建筑材料呢?兴许也可以卖点钱。”刚想完,他便发现这“铁棍”上零星散发着金闪闪的光。

他拿近一看,瞬间激动了:“好像是金子。”仔细分辨后,他确定这是金子。这下他可是干劲十足了,立马继续挖。

这一挖真是收获颇丰,他陆续挖出来一堆各类材质的器物,有金的,有银的,有其他金属的。他虽不认识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但却知道这些材质可以换钱。

于是他兴奋地赶回村里报信,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他看到相熟的村民便说:“我今天挖药时挖到了好东西,快去看看!”

消息一传说,去“淘金”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们也都相继挖出来很多东西,挖出来之后就去银行卖掉,那时候的银行是收购金银的。

那时的人们也很少有文物保护意识,银行竟还鼓励村民继续去“淘金”,来卖金银的人越来越多,而银行收购金银是需要称重的。

一位银行的工作人员,就是看到了村民称重前的举动,才感觉事情不对劲。他见村民拿出了工艺品,为了称重,竟然将物品上的松石与宝石都抠下来扔掉了。

工作人员意识到这些所谓的金银,很可能都是珍贵的艺术品。于是他赶紧向上面汇报了这里的情况,上面立马派人来到村里。

并立即对当地的老百姓做了一番宣传工作,科普这些被他们挖出来的物品,很可能是文物,非常有价值,要好好保护。

随后,文物部门也赶来调查,这一调查才发现,这里可是一个匈奴的墓葬,这个地区正是过去匈奴人的活动范围。

匈奴的丧葬文化与中原有些不同,匈奴的墓葬不会像中原的墓葬埋的那么深,一般都埋的很浅,而经过长时间的风沙侵蚀,很容易就暴露在外面。

这次发现的这批墓葬群,显然也已经被破坏得很严重了,文物部门痛心疾首,拍着大腿叹息:“看来是留不下来有价值的文物了。”

但是在此次的抢救性挖掘中,还是找到了一些文物,共挖出了200多件黄金物品,其中有一件饰品让专家们眼前一亮。

这是一件金冠饰,就是佩戴在帽子上的纯金饰品,由冠顶和额带组成,整个金冠饰主体大部分都是纯金制成的。

底部是两层螺旋式的錾刻金圈,即额带,额带的两端雕刻着卧虎等动物浮雕图案,额带的圈体雕刻成了多股麻花绳索状。

在额带的上方连接着一个半球形的冠饰,类似于蛋壳一样,与头部的圆弧吻合,上面雕刻着四狼逐四羊的图案。

在这蛋壳似的冠饰上方,站着一只雄鹰。这只鹰的羽毛纹理清晰,栩栩如生,身体部分也是纯金的,但是鹰的脖子以上包括头部都是松石制成。

这一抹蓝绿色,真是点睛之笔。虽说这顶金冠饰只是由两种材质构成,却十足地展现出了它的工艺精湛。

经专家鉴定,这顶金冠饰是战国晚期的物品,距今两千多年了,而这个金冠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 一的“胡冠”。

战国时赵武灵王主张学习“胡服骑射”,将胡冠引入到中原,但后来将冠上的雄鹰改为鹃尾。而这种雄鹰形的金冠饰,应属于匈奴王级别的冠饰。

这顶金冠饰造型确实很美,但总重却有1394克,相当于把接近两斤半的黄金戴在头上,这还没算帽子,可想而知那时的人戴起来有多重。

@我是王妖刀

但是它却是身份的象征,无论从材质的珍贵上来看,还是从图案的象征意义上来看,这顶金冠都彰显着权利与地位。

此金冠被称为“鹰顶金冠饰”,视为匈奴的“草原瑰宝”,现珍藏于内蒙古博物院,它不仅展示了战国时期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的水平,更见证了曾经中原与匈奴之间的文化融合,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考古# #文物# #历史#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