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人说豆汁不好喝我还比较理解,虽然我还挺爱喝的,但是确实味道冲了点。鱼生煎饼果子白切鸡披萨鹅肝这些竟然都有人说不好吃,简直震惊。
彼之蜜糖我之砒霜,那种有浓烈的特殊味道的东西我觉得都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不好吃。比如白花蛇草水(当然这玩意是喝的),我很受不了,但是去青岛的时候特意问了一些人,发现青岛人民确实爱喝这玩意。鲱鱼罐头我没吃过,暂时保留意见吧。
真的名气大且难吃的,我倒觉得是某一类食物的概率不大,哪怕是以前出于延长保存时间而出现的那些食物,如果真的很难吃也早就被淘汰掉了,何况那些特意加工出来的东西。所以名气大且难吃更大概率是那种坐吃山空的老字号或者全身心扑在营销上的网红店。
最典型的例子:狗不理包子。真的,天津随便找家包子铺,张记永胜啥的,比狗不理强太多太多。
还有上海的大灌汤包,拿吸管吸的那个,真的是糊弄游客的!
网红店呢,比如最近那个夜包子,真的做网红店的能让评论区沦陷成那个样子,可想而知是有多不好吃。
为什么说包子呢,因为我从在天津游玩,基本上尝遍了全国各地的包子~
天津包子是真的好,除了狗不理。最爱的是哈尔滨道的老永胜,就是老国营的服务真的是……另外云吞和馄饨是两种东西这种操作当年也是震惊到我了。哦天津的馄饨也很神奇,存在的意义应该就是便宜,它就是低配版的云吞,没有了云吞大馅的优势,那我就图那个面皮吗?面皮又跟肉燕的皮没法比,可能馄饨就是个紫菜汤的添头吧。
开封的灌汤包也相当不错,但是我还是更偏爱鲤鱼焙面,可能也有武林群侠传的情怀加成吧。
扬州的包子也好,去逛瘦西湖之前吃了一下午,经此一役,对扬州的印象都不再是搓澡了。
新疆的烤包子是真的香,和其它包子不在一个赛道了。新疆的东西在其他省份吃就是差着,什么红柳串呀拉条子呀面旗子呀烤包子呀,就烤包子我在新疆外吃了不下十次了,没一次好吃的。新疆的肉和面在全国真的是独一份。
我这辈子啃过的部头最大的系列小说,不是普鲁斯特躺在河底的《追忆似水年华》,我自己一天到晚的胡思乱想就够多的了,完全不必进入别人的意识流;也不是梁羽生写的那些动不动就“参见拙作XXX”的十几本天山群侠传,虽然我曾经是个不折不扣的武侠小说迷,但我对多数时候有正无奇的天山武林世界没有窥得全貌的兴致。正确的答案是二月河所写的“康雍乾”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洋洋五百万字。
那是十年前,我有大把的时间看小说。四部“康熙”、两部“雍正”、六部“乾隆”,在冗长中明白了什么叫津津有味。小说看了没多久,央视就以1999年开年大戏的规格推出根据《雍正皇帝》改编的电视剧《雍正王朝》,在《雍正王朝》之前,刚刚火势冲天地流行过首席疯癫派清宫剧《还珠格格》。在《雍正王朝》之后,还要有经典戏说派历史剧《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风风火火闯江湖。冷面雍正不可能像小燕子一样挤眉弄眼,也不像纪大烟袋一样貌似正经、实则胡闹,他是张嘴朝廷闭嘴民生的正剧的主人公。从收视率来说,《雍正王朝》难敌《还珠格格》动辄40%的成绩,可是20%已经是央视一套黄金档电视剧的最高纪录了。
检验一部作品是否经典就看它能否经得起一看再看。时至今日,《雍正王朝》除了经常在各电视台重播之外,其影碟也通过各种渠道保持着不俗的销售量。我有个经商的朋友,把《雍正王朝》的一套DVD看烂了又买了一套,品味不休。在官员群体中,它和《走向共和》是不成文的必修课。为什么会有这般魔力?有人说这是世纪末的中国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人们渴望出现一个强悍的威权人物做灯塔,《雍正王朝》踏上了点儿
有人说这是奴性思想大发作,以正史的面目行歪史之实,美化过后的封建帝王迷惑人心,流毒无穷。我以为,这种高屋建瓴的总结,深文周纳的忧虑,不能说全无道理,但多数是文人墨客强做解人以及高来高走的杞人忧天,观众爱看《雍正王朝》,主要是它有紧张激烈、悬念重重的剧情,它把人琢磨透了,集了中国式权谋之术的大成,在感官刺激和人性思索方面都能满足观众,观众既没有明确的意识呼唤威权人物,也没有那么下愚因一部电视剧而惑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