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科举答题(大话西游答题器科举答题)
2023-04-18 18:14

1875年,北京。光绪元年,紫禁城科举考试的试卷,同学们有想过当年科举到底是考的什么内容吗?请看其中之一:清朝光绪元年的江南乡试题。原来清代科举要考三场,首场是四书题;次场是五经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书五经”。第三场则是策题,就是类似今天的作文了。同学你能考多少分? ​

看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1904年)试题,你会做吗?

 

古代考生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等层层考试,获得“举人”身份之后才能到京城参加会试考试。

 

“会试”一共考3场,第一场为史论5题,第二场为实务策5道,第三次为经义3道。每场考3天,连续考9天,考试结束前考生不得离开考场。

 

先别说这考试题目难不难,在贡院考场里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的小单间内能坐满9天坚持考完都非易事!

 

通过会试考试,获得贡士的身份后才可参加后面的“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主要考策问。相比会试,殿试考试时间和题目都少了很多,殿试只考一天,只考4道题目,文章也不限长短。不过书写要求极高,进入殿试不但要文章好,还要字写得好。

 

这17道科举考试题目,看看你能做出几道?

高考季,来看看民国收藏大家傅增湘先生收藏的清朝殿试的卷子,古代科举制度下的士子们走到殿试这一步,差不多也就相当于高考了。来看看清代高考生的答题卷吧!#高考季#

这是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试题,这个题目难度拿来考现在的高三学生,能考倒几乎所有的文科生吧?

不要以为古人愚昧无知,他们的很多水平难以超越。不要一说科举考试,就是八股取士,晚清时科举考试的变革还是很明显的,而且也注重经世致用,但是这也挽救不了民族的命运。

那个时候中国的落后,还是在科技的落后,政治历史不能没有,但是数理化生的地位绝对不能削弱。#洞见教育#

在雍正时期的科举舞弊案中,李绂在博伦楼喝酒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有人在博伦楼里暗中售卖这一次的恩科试题。作为副主考的李绂觉得事出有因,于是花了七十两银子买下了一份考题。

等到真的考试那天,李绂打开在博伦楼里买的考题,竟然惊讶地发现里面内容跟雍正处的三道考试题目一模一样,可见这三道考题一开始就已经被别有用心的人得到,并进行了牟利,等到李绂发现的时候,已经不知道卖出去了多少份。

等到李绂来到三王爷胤祉这里,将考题泄漏这件事情汇报给了雍正这位三哥之后,作为亲王的胤祉却没有敢管这件事情的魄力,甚至言语间还说,李绂惹了天大的麻烦。

眼见这亲王都指望不上了,李绂差点也是拂袖而去,关键时刻,胤祉叫住了李绂,给他指出了一条明路:让他去找李卫。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李卫只不过是靠着雍正提拔,侥幸成为了雄踞一方的两江总督而已。

在八爷胤祀这些人的心中,李卫只不过是运气比较好一些,一个咸鱼翻身的小混混而已,骨子里还是小混混的本质,登不了所谓的大雅之堂。

其实这只是一些人的误解,下面三爷胤祉说的这番话,恐怕会颠覆很多人的认知。

李绂还在为李卫的混混身份表示怀疑的时候,三爷胤祉确实这样告诉李绂:“这件事儿只有他能帮你去办,才能在皇上那儿过关。”

果然,当李绂找到李卫后,李卫当场给李绂指出了这件事情的关键所在:“有卖的就有买的,买了干什么?必定事先做好了进去照抄啊。这会儿只有到了考场才能搜出证据!”

之后更是调集兵马将考场给重重包围了起来,随着李卫持械带头一路走入,他的手下,也浩浩荡荡地进入考场。

作为主考的张廷璐因为夹带了几名考生,害怕科举舞弊案真的被揭开,还威胁李卫这样做是要掉脑袋的。

谁知道李卫不仅没有理会,反而当着张廷璐的面介绍起来了自己的生平:“你问我是谁?嗯,那我就告诉你吧,小爷,我11岁就跟着皇上。现任江苏巡抚李卫。”

当场搜出来了考生作弊的铁证,当这些证据摆到雍正面前后,也确如三爷胤祉所言,李卫不仅没有受到雍正处分,反而还因为及时发现了科举舞弊,后面被雍正赏赐同桌而食,还给予了李卫日后封赏两江总督的许诺。

为何堂堂的亲王胤祉都不敢带兵包围考场,作为小混混出身的李卫却敢这样做呢?他的底气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跟他两人的身份有关,要知道,三爷胤祉虽然贵为亲王,是大清爵位最高的王爷,但他却有另一个尴尬身份,那就是康熙的皇子,作为九子夺嫡的关键人物之一,也是雍正昔日的对手。

李绂作为清流中的首脑人物,在清流中的地位很高,是三爷胤祉的门人之一。雍正虽然对三哥胤祉表面上很尊敬,还赐予了他御前免跪的恩典,那只是新君继位为了稳定局势不得已才做出的选择,内心对于老三和老八几人还是十分忌惮的,最害怕的就是他们结党营私,对自己造成威胁。

且不说老三一个亲王手中有没有兵马,就算是有,他也不能借给李绂,毕竟这件事情太大,他无论是私自借给李绂兵马,还是带着李绂来到皇宫向雍正请旨,都逃不过一个结交清流、妄图擅权的罪名,给雍正一个处置他的理由,老三自然不会把自己陷入险地之中。

而李卫呢,就像是他自己说的那样,她11岁就跟随雍正,虽然是小混混出身,但由于处事机敏,深得雍正喜欢,一步一步从一个小厮奴才,成为了现在的江苏巡抚,跟雍正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把自己的儿子起名为了李忠四爷,这也是李卫从发小高福身上得到的经验,自己爬得再高,四爷才是她的根,没有四爷自己什么都不是。

所以李卫虽然有时做事有些孤僻,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四爷雍正,是为了维护雍正的权益。

李卫前去揭发科举舞弊案,是以亲信的身份为雍正解决问题,只要后面李卫有理有据,雍正也不会怪罪他先斩后奏的罪过,反而还会欣赏李卫,称赞他处事明达,能够在那个时刻便宜行事,特事特办。就算是真的把张廷璐怎么样,雍正也会相信李卫是有不得已的原因。

而雍正的这份信任,在雍正一朝只有两人得到过,一个就是他视为亲兄弟的老十三胤祥,另一个就是这位混混出身的李卫。就连雍正的亲儿子恐怕都没享受过被自己老子亲手做饭的待遇,李卫却亲自体验。

而雍正的信任才是李卫的底气所在,后面李卫江苏试推行摊丁入亩的时候,面对着江苏诸多大臣的阻拦,李卫想要出奇招时,雍正也是给予了李卫足够的信任,根本不怕李卫在江苏闹翻天。

而一个不受雍正信任甚至诸多猜忌的王爷胤祉,又如何能跟雍正信任的心腹李卫相比呢?

所以说,有时候出身并不代表一切,那只是代表着你的曾经或者现在,而一个人的真正实力是需要看很多方面的最。

后也给大家留一个问题,如果领兵包围考场的不是李卫,而是年羹尧,他又会是什么下场?会不会被雍正处置呢?

公元1005年,宋真宗刚刚宣布殿试的试题,谁知14岁的晏殊突然面不改色地说:“陛下,请您重新出题吧!”群臣哗然。

宋真宗感到疑惑:“你少年天才,颇负盛名,莫非这题目,你觉得太难了?”

晏殊恭敬地垂了垂手,对皇上说道:“并非如此,而是因为此前臣已经私下练习过这题了,所以希望您能够另出一道题”。

换做寻常人,如果看到考试出到自己押中的题,那还不是狂喜之至吗?可是晏殊却偏说这题自己做过,既诚实坦荡,又自信傲气。

宋真宗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有才华又充满自信的少年,就这样,晏殊14岁便当上了公务员

对于初来乍到的“少年才子”,宋真宗自然是关怀备至。

宋朝时期文臣之间有聚会宴饮和吟诗作对的习惯,能够交流文化,同时还能拉近感情,这种聚会在当时被称为“燕集”。

在一次天子与民同乐的宴会上,群臣把酒言欢,席间宋真宗未见晏殊的身影,便询问座下的大臣们:“晏殊怎么没到呢?”宋真宗自然是希望这些大臣可以带着这个小年轻一起玩的。

其中一名大臣就回禀道:“这位少年郎常常闭关读书,几乎不外出玩乐”。

宋真宗一听,非常高兴,说:“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大作为的啊”,一番赞赏之下,言外之意肯定也就是你们这些大臣做得不够好。

晏殊一听说这件事,求生欲极强地立马启奏说:“管家,并非我不想玩,我也想玩,只是我这没什么积蓄,囊中羞涩,不然我也定是要好好体验一下多番光景的啊”。

一句话,便用自嘲的方式巧妙地回应了真宗皇帝对他的赞赏,又避免了来自同僚的敌意。

晏殊懂得看准时机为自己争取,也能够在官场当中避免成为众矢之的,让上司喜欢自己的同时还能够让同僚不厌恶自己。

  

宦海浮沉,官至宰相,却能得善始善终,拥有明哲保身的官场智慧十分重要。在深不可测的天威之下,晏殊如何能够做到一生“顺风顺水”?

在危机四伏的官场中,何为保身和升职之道?赶紧点击下方,0.01元即可解锁《富贵宰相:晏殊的为官之道》!

现在头条特惠,只象征性收取0.01元!随时恢复原价9.9元!赶紧点击下方,和我一起揭开晏殊“官至宰相还能善始善终”的秘密吧!

#国学##历史上的趣事#

清代广西状元张建勋、刘福姚的状元考卷,惊艳在哪里?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因为要求按照一套固定的答题格式来写作,所以考生们写的那些文章被称为“八股文”。由于考生只能在这一框架下发挥,常被人批评为空洞无物。

但有些状元的文章观点来自于他们生活中的感悟和广泛的阅读量,所以常能跳出窠臼,表现出很深刻的思想。像清代广西的两名状元张建勋和刘福姚,考卷内容都别出心裁,惊艳一朝。

张建勋的“民以食为天”的观点,正是通过自己家庭遭到变故,看到水灾之后民生凋敝的景象而得到的切身体会。而刘福姚的状元文章内容是关于西藏的问题,这是经书中所没有的,而刘福姚对西藏的历史和现实都了解周详和应对精透,离不开自己广泛的阅读和对时事的洞察。

张建勋是广西临桂人,1889年己丑科的状元,这一年的御题主要是问救荒、理财、边防、课蚕等经济、军事和农业的治理方法。

张建勋在正文中依次列出一条条的问题,分别引经据典加以论述,内容充实,很能切中时弊,又不失殿试的程式和章法,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特别是在这篇策论中,张建勋开门见山地写道:“臣闻食者民之天也。”就成了后来“民以食为天”的最早出处,在当时盛极一时,张建勋也成了这一成语的创造者。

刘福姚也是广西临桂人,1892年壬辰科的状元,这一年的御题出的第一个策问是如何对待当时颇为棘手的英帝国进犯西藏的问题。

刘福姚征引史实并结合当时的形势作出了透彻的阐释,体现了他的博学多才,更表达了他的观察深邃。

后面三个策问分别是如何正确对待礼义、储存粮食和屯田等问题,刘福姚也提出了精辟的见解,认为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任用得人”,选用公正廉洁的官吏,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张建勋先后在云南和黑龙江任学政、提学使,主要抓教育,在两地创办了大批新学校。辛亥革命后,张建勋退出了政治舞台,在北京过着清贫的日子。而刘福姚做过几年的乡试考官,后来政治上遇冷,深感报国无门,只得转向研究写词,借词抒怀遣兴,常与王鹏运、朱祖谋唱和,成了晚清闻名的“临桂词派”的重要代表。

科举考试真实的考场——号舍答题场景。乡试考9天,自带行李和干粮,9天之中吃喝拉撒睡不能离开考场。 ​

清代科举档案资料《直省同年录 》。

这是记载道光8年(1828)戊子科直隶的科举档案,详细记录了主考官、取中士子和试题等情况。

直隶是满清八旗子弟的主要集中地,有不少士子都是宗室。

#历史杂谈# 这人也是牛,猜科举试题还能猜个大概,不过这位“李神仙”对考生提供的信息并没有啥子用,这人要么是真神仙,要么就是连续两次“瞎猫碰到死耗子”罢了。[捂脸]@头条家的史先生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知多少?

科举制度从隋场帝大业五年开始,在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整整持续了1300年的时间。我们经常会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看到跟科举考试的试题,那什么是科举?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现在,我们经常把科举和高考相提并论。实际上,科学的考试和高考完全是性质不同的两类考试。现代的高考其实决定的是你进哪一所大学,是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科举不是这样,它认定了你教育的环节已经完成了,现在参加科举的人是要进入官僚队伍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举考试可以说更为接近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

我们知道唐代的科举制度其实已经相当成熟了,到了宋代的时候又有方方面面的演进。我们会看到宋代的科举考试基本是一个三级考试的制度。三级考试制度中第一级或者说最为基础的一级,就是乡试。乡试就是在家乡参加考试,福州人就在福州考,苏州人就在苏州考。乡试是由地方政府主持的,目标是要取“解”,实际上就是得到文状,文状就证明你通过了考试。你拿到“解”以后,就可以到首都去参加中央部门主持的考试。从唐代开始,中央部门主持的考试就是由尚书省主持的,所以叫做省试。省试通过了以后,可以去参加殿试,殿试原则上就是由皇帝主持。在乡里面能够得到第一名,即在取“解”这个考试里面得到第一名的人,就叫“解元”,省试里面得到第一名就叫省元,殿试里面得到第一名的就叫状元。

我们会看到,一批家境比较清寒的人,通过科举考试能够崭露头角。在当时能够通过竞争脱颖而出的人,其中有不少是来自于平民阶层的,而不是官僚仕宦的家族。这些人能够进入到官员的序列里边,一定程度上也会改善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它整体的结构。而官僚家族的子弟,如果他不努力,他也没有世代做官的保障。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被选拔出来的青年士子,特别是来自平民阶层的人,他们对天下、对国家就有一份认同,有一份责任感。所以现在我们经常会说范仲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际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操,应该说是当时的一些优秀士人共同的精神追求,而不是个别人的理念。那个时候,包括张载也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先生的四句教,也体现出来他对天下的一份责任感。

在科举制度确立了以后看,当然一直也贯穿着公平和择优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些矛盾,它促使科举制度不断地改变。科举制度打破了过去门第背景的限制,重视世人的知识才能,鼓励竞争,这样的一种方式相对来说是比较符合公平的原则。当然我们也会看到,科举取士,它的标准比较单一,完全靠考试的成绩来选拔人才,所以不利于全面的考察素质能力。所以,对于科举制度,我们是要把它放到一个历史的脉络里面去观察,观察这样的一个制度在历史上演进的过程,观察它在中国历史上带来的积极作用,以及它后期对于一些青年士子思想的束缚。

#公务员考试#

1859年,太平天国科举举行天京会试。

干王洪仁玕作为主考官主持这次会试。揭题后,洪仁玕“窥见天父圣旨至深至奥”,顿生技痒,不禁挥毫,写出这篇会试题答卷。

1904年,慈禧庆祝七十大寿,特增加一次会试及殿试,史称“甲辰恩科”。次年清廷永废科举,此科殿试所取273人,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

作为最后一次科考,冥冥中注定它将非比寻常。

本次科举先于开封举办会试,各省举人云集于此,二百七十三位学子通过选拔成为贡士,前往京城参加最后的殿试。

本届科举最大的热门就是湖南考生谭延闿,他在会试中荣获第一名,高中会员。

第二名叫朱汝珍,广东清远人,他的文采极佳,只是书法略逊谭延闿,因此只得了第二名。

不论考生还是主考官,都特别看好这二人,就连两朝帝师翁同龢也非常钟意谭延闿,认为状元非他莫属。

1904年7月4日,慈禧亲自坐镇,策试天下贡士于保和殿。

殿试试题共有四道,分别考查国策、军情、财政、文学。士子们作答完毕后,先由殿试大臣们批阅,按成绩排列好,再交由慈禧审核。

殿试大臣们目光如炬,都相中了谭延闿的答卷,他的成绩名列第一,朱汝珍还是第二,大臣们都看好状元在他俩中产生。

到慈禧钦定时,她翻看了谭延闿的答卷,书法工整、文笔极佳,她甚是满意,正当她拿起笔要圈名字时,才发现此人叫谭延闿,还是湖南人。

这个姓和籍贯,勾起了慈禧内心深处的恐惧,那位想把她拉下台的湖南籍变法人士谭嗣同。

于是慈禧把谭延闿的试卷丢在一旁,开始翻阅下一份。

也许是惊魂未定,慈禧这次选择先看士子姓名,只见“朱汝珍”三个大字赫然在列。

慈禧没有刚才那么惊恐,但仍然觉得不适,朱姓让她想起了已亡的朱明皇朝,而“珍”字又让她联想到了被她逼死的珍妃。

再看籍贯时,广东一地令她不寒而栗,近代以来,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乱党”都是从广东一带起家的。

慈禧甚是厌恶,于是把朱汝珍的试卷也丢在一旁,开始查看下一份。

打开试卷,一笔娟秀小字甚是好看,再看姓名“刘春霖”,春风化雨、普降甘霖,好名字啊,大清动荡飘摇,正需甘霖解渴。

再看籍贯是“肃宁”,也恰如所需,肃清动乱,天下安宁。

面对动荡局势,早已无力回天的慈禧,迷信地把刘春霖视作天降吉祥,御笔亲封他为进士及第第一名,也就是状元郎。

慈禧“龙颜大悦”,朱汝珍才学俱佳,赐他为进士及第第二名,也就是榜眼。

至于谭延闿,由于慈禧始终忘不了与谭嗣同一伙的仇恨,于是只给了他一个进士出身,二甲第35名。

可惜天不遂人愿,慈禧钦定的状元郎,并没有给她带来天降甘霖,到了第二年,清朝就彻底废除了科举考试,参加“甲辰恩科”的进士们成为了绝唱。

(图片从左至右为:谭延闿、朱汝珍、刘春霖)

公元1893年,鲁迅爷爷、内阁中书周福清派家人拜托出任江南乡试的殷主考,关照应试的鲁迅父亲周伯宜。本来简单的事被办成一桩惊动朝廷的科举舞弊大案。

光绪年间,科举舞弊盛行,冒籍、夹带、刺探试题、雇人考试、行贿考官等无所不有。

周福清和殷主考同在京城为官,是老相识。

周福清写了一封信附上银票,派周家下人送给老熟人,要求关照一下长子,也就是鲁迅的父亲周伯宜和家族里几个参加应试的侄子,按说这在当时的背景下,是司空见惯,手到擒来的事。

可是派去办事的周家下人没眼力,不会办事,硬把这件事办砸了。

当时周家下人去给殷主考送信和银票的时候,正好苏州知府前来拜访。

周家下人也不避讳,把信和银票交给殷主考的随从,让呈给主考。随从一看是内阁中书大人的信和银票,不敢怠慢,赶紧进去递给殷大人。

殷主考接过来信和银票,看着苏州地方官,非常尴尬。

苏州知府心知肚明,赶紧喝茶,装做不知道。

殷主考随手把信和银票装进口袋继续和客人闲聊。

谁知道周家的下人在外面等着不见殷主考打张收条或者回个话,竟大声嚷嚷:“老爷收了银票,也该给个收条,小人回去好交差!”

殷主考的下属看这人说话太不像话,出面制止,谁知这二货竟高声大骂殷主考拿了银子不办事,骂声招来了很多百姓围观。

这下殷主考脸上挂不住了,非常生气,当场把周福清的银票和来信交给苏州知府,要求查办。苏州知府命人把周家下人抓起来,押回府衙。

周福清行贿乡试主考,人证物证俱在,而且被抓了现行,做成铁案层层上报。

报到光绪这里,光绪见公然有人行贿,龙颜大怒,直接将周福清判了个“斩监候”,相当于死刑缓期执行,这起舞弊案关联的考生全部革除功名。

周福清学业优异,曾高中一甲进士,在京城里做了三年京官。后来在江西金溪知县任职三年,因性格耿直,大骂江西巡抚被弹劾免职。

受好友指点,卖掉房产田地捐官,才补了内阁中书一职,在京城里长期为官。

周福清入狱后,周家人发动周福清当官时所有关系,又卖了家族的良田、店铺,为他上下疏通打点。

他的案子由浙江省负责,当时的浙江按察使是赵舒翅,他认为周福清的运气太背,同样是舞弊,大家都没事,就他摊上了大事,非常同情他,加上各种关系和他打招呼,就把周福清的死刑给他押下来了,想办法保全了周介孚一命。

就这样,周福清在牢里关了八年。

八国联军闯入北京城时,京城监狱里的犯人都跑了,京城安定下来,犯人们又主动回来归案。

刑部因此向慈禧奏请赦免所有的犯人,刑部尚书和周福清是旧时交好,把远在杭州的周福清的名字也列入特赦名单里,慈禧批准了。

周福清回家闲居三年后,去世了。他托殷主考关照的考生,也就是鲁迅的父亲周伯宜在案发后,被朝廷革去秀才功名,受了惊吓,第二年就一命呜呼了。

这场科举舞弊案,主人公周福清被所有官员同情,说明当时的京官们太穷了,需要额外的收入来养家糊口。

如果不是周家派了个不懂事的下人乱喊乱叫,殷主考也不会把老相识周福清报官。看来,派谁去办事真的很重要,有的能成事,有的就能坏了事,甚至要了人的性命!您说呢?

参考资料:《周福清科举舞弊案》、《给历史把脉之大案人心》

#头条历史# #历史冷知识#

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场科举考试试题。科举在中国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从第一个状元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到最后一个状元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的刘春霖。这期间状元仅产生504人,其中唐代139人,五代十国时期11人,宋代118人,元代32人,明朝90人,清朝114人。

这其中还有连中三元的,那就更难了。说所谓“连中三元”是指在乡试,会试,殿试都得第一名,据统计,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只出了17名“连中三元”的状元。

要知道每次科举都有三场考试,每场历经三天。在这九天六夜的期间,考生的吃喝拉撒都在一个高六尺、长四尺、宽三尺的小房间里,可以想象里面那个酸爽,可见考试不光考的是文采, 还有毅力。

即使考中状元所封的官位并不高,一般只封一个六品或七品官,即使被皇帝看重,选为驸马都尉,也不过封个三品官。但这也是广大寒门学子鱼跃龙门的唯一机会。正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制科考试——宰相直通车

从隋朝开始中国古代的主要选拔官员的方式就是科举,不过科举考试毕竟面对大多数人,考试的内容相对比较死板,不能选拔特定的人才。 所以从唐朝开始,为了选拔特定人才为朝廷所用,就增设了制科考试,不过唐朝时候的制科考试,还只是科举考试的补充,国家也没太重视。直到宋朝朝廷开始重视制科考试,把它单独剥离出来,成为一种不同于科举考试的人才选拔方式。

制科考试跟科举考试主要有三大不同,首先来说制科考试举办时间不确定,科举考试一般来说是三年一次,皇上一开心还能来个恩科。制科考试不是这样,不一定什么时候才能有一次。

其次参加考试的人跟科举考试也有区别,咱们都知道科举需要一级一级的考,一般来说没有越级考试的,没听说哪个秀才直接进京赶考。秀才得先考举人才有资格,制科考试不一样了 甭管你是谁,有没有功名哪怕你一布衣也能参加,像是宋仁宗时候的制科考试,就给专门没有功名的平民设立过考试科目,比如说像高导丘园科,沉沦草泽科,茂材异科等。不过因为这个门槛太低 导致参加考试的人实在水平太低。

后来国家都觉得看他们的卷子是浪费时间,所以在庆历6年之后,提高了平民参加考试的门槛 要求至少有两名官员推荐,才能参加制科考试 制科考试跟科举不冲突,就算你已经有了功名 也可以参加。比较著名的就是苏轼苏辙两兄弟 当年二苏已经通过了科举考试当了官,也参加了制科考试,因为这个苏轼名气太大,学问又高,那年的主考官欧阳修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说,“现在人都是寡廉鲜耻 这届制科考试有苏轼参加 居然还有70多人报名 怎么这么臭不要脸呢 ”?

所以制科考试跟科举相比,最大的不同 是在考试内容上 制科考试的难度特别大,科举考试一般都是从儒家经典里出题,最多结合一些时事政治。制科不一样,内容完全就是策论,让考生对国家政策大政方针,还有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点评,或者让他们提出治国安邦的具体做法,这么一来国家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找到需要的人才。

除此之外制科考试在考题数量上,也多了很多 。举个例子就算是普通的科举考试也只要求在三天时间里完成,大概3到5篇试题,加一块3000字到头的文言文,大概就相当于现在1万字左右。

而制科考试的考题数量,比科举多了好几个量级,首先你需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提交不少于50篇策论,每篇不能少于1000字,50篇策论的内容不能重复,要针对50个不同领域的国家政策方针,或者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阅卷的是当朝的翰林学士,宋朝的翰林学士都特别挑,一般文章根本就进不了他们的法眼,这个环节就会淘汰一多半考生,甚至全部劝退。

有些幸运儿过了初审,接下来要参加阁试,考试地点在密阁,就是当时的中央图书馆阁试考试,要求考生在一天之内完成6篇文章,每篇500字以上,这场考试是制科考试当中,公认难度最大的一场,一般来说能留下三四个!

最后一步就是皇帝亲自出题,亲自监考,亲自阅卷,这一步叫做御试,考试内容就一道题, 一般都是国策性质的问题。比如宋神宗的时候,就考了一道有关变法的问题,要求考生在一天之内,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策论 。不仅论点论据论证要写得好,词语要华丽, 难度之大是可见一斑!如果有人通过层层筛选,出路还是相当光明的。

宋代制科考试分5个等级,每个等级分上下两等 ,其中一等二等设而不授,三等就已经是最高荣誉了!整个两宋300多年开设了 20多次制科考试,只有41人通过,通过三等的也只有4个人,成绩最好的是苏轼三等上。不过一般来说只要通过制科考试,甭管你是三等还是五等,基本都能在首都当官。像三等这样的优秀人才 甚至能直接到大理寺或者翰林院,担任一个重要职位,比科举状元的待遇还好!值得一提的是这41个通过考试的人,大部分当上了宰相,没当的人当中有两个人,比剩下的都有名,这就是苏轼,苏辙二苏兄弟!

所以说参加制科考试难度这么大,只要你能通过制科考试,就是周围人心目当中的大神,升官的机会比别人大很多,天下学子也很推崇制科考试,都希望自己能通过考试得到更多的机会。

到了元朝蒙古人连科举都不重视,就更甭提制科了,所以整个元朝89年,没举行过一次制科考试,好不容易蒙古人被赶跑,明朝朱元璋连科举考试都改八股文了,制科这么高大上的东西自然也就不会搞!

所以两宋灭亡之后,有好几百年没有举行过制科考试,直到清康熙年间制科考试再次出现,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都曾经开办博学鸿词科,光绪年间的也开设过经济特科,这些都是制科考试,整体上跟宋朝差不多,但内在完全不一样, 宋朝是为了国家多选几个人才,清朝是为了维护统治的安定 首先来说清朝几次开制科考试,都是在民族矛盾比较突出的时候。想利用制科考试为诱饵 给天下读书人一个选择,可见清朝的制科考试早就变了味!

这就是制科考试的历史,感慨良多!

#历史# #古人考试#

别信对小镇做题家的污蔑,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

北大医院骨科孙浩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我就是典型的小镇做题家 #闲情偶寄

00:08

青岛大学2022年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十选八)

1、墨子的思想主张及意义。

2、昭宣中兴的内容及意义

3、西晋前期门阀政治的内容及影想。

4、隋朝科举制度内容及意义。

5、唐代均田制的内容及特点

6、刘知己的史学成就。

7、清朝前期中国与欧洲的文化交流及影响。

8、《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9、辛亥革命的影响。

10、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内容及影响。

二、综合分析

材料引用的是司马光对于王安石变法的批评,意思是变法加剧了对于民众的剥削。

1、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2、从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前后态度的变化,论述王石变法的利弊。

3、北宋党争与王安石变法的关系。

三、历史评论写作

两段材料是北宋的当朝知识分子对北宋的国策的赞扬。

题目问的是,“北宋政府在经济和政治上礼遇士人与北宋政治学术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000字。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