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三国志13破解(三国志13破解补丁1.07)
2023-04-19 03:37

公元208年,13岁的曹冲病逝,他的好友周不疑悼念后离开。曹操吩咐手下:“去把这个小孩杀掉!”曹丕被吓了一跳,他求情:“父亲,周不疑是奇人,将来可以为我所用,父亲为何要杀他?”

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他最喜欢的就是大儿子曹昂和最小的儿子曹冲。

曹冲天生聪慧,《三国志》说他:“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意思是曹冲五六岁的时候,其心智就已经到达了成年人的地步,所以才有了后来“曹冲称象”的故事。

历史上也有记载,说曹操经常对着文武群臣夸赞曹冲聪明、机灵,并且有想让他接替自己的想法。

可天不遂人愿,曹冲十三岁的时候,就因为一场大病去世,惹的曹操痛心疾首,并对其后事大操大办。

不过在此之前,曹冲有一个好朋友,此人名叫周不疑,出生在现在的湖南衡阳,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年长曹冲几岁,相传他在17岁的时候就可以写出一些漂亮的文章。

曹冲生前,两个人经常在许都游玩,曹操看了也很开心,因为他一直都很器重有才学的人,觉得如果这样下去,日后曹冲接过自己手中的权力之后,可以与周不疑一起创造大魏的辉煌。

可没想到,这么美好的愿景,竟然因为曹冲去世而宣告破产。

建安十三年,曹操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时灵堂来了一个年轻的书生,此人正是周不疑。

周不疑看向曹冲的灵位,眼中不断地涌出眼泪,他向灵位行礼后,脱口而出一首悼文,以告慰好友、知己的在天之灵。

“於惟淑弟,懿矣纯良。诞丰令质,荷天之光。”

这句话是周不疑在歌颂曹冲得优点,以表达“天妒英才”和毕生遗憾,言外之意就是“你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就走了呢?”,解释起来很简单,但周不疑心中的悲伤却不是一句两句就可以说清楚的。

这首悼词,周不疑用了足足176字,文采不输诸葛亮。

周不疑哭得很伤心,让更多人都为之动容,这其中有一个人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他就是曹操。

曹操没想到,周不疑竟然和曹冲的关系这么好,专门前来吊唁,还哭得这么伤心,可见这两个孩子已经是真的交心之友了,想到这,曹操还挺欣慰的。

但随后,他听到了周不疑写给曹冲的悼文之后,神情紧张了起来,又回想往日所见曹冲和周不疑两人的才学、行为,然后他面色阴沉了下来。

当初曹操攻柳城不下,还是少年的周不疑献计十条,助曹操获得胜利。

“此人有大才!如若留下,日后可能会升起祸端!”

曹操一边听周不疑痛哭,一边自己在心里琢磨,反正曹冲已经死了,留周不疑这个可能在以后会掀起风浪的人在世上,对曹操的坏处要远远大于好处。

下定决心之后,等周不疑走了,曹操立马下令,命人即刻杀掉周不疑。

身旁的曹丕听到之后,心里为之一惊,他当然知道周不疑有才学,正想把他招入麾下,于是连忙跪在了曹操面前,说道:“父亲,周不疑是奇人,以后可以为我所用,能不能不杀他?”

曹操冷哼一声,满脸都是不屑,他心知肚明,曹丕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好周不疑这匹烈马,但以曹操对他的了解,以其道行和办事能力,根本不能让周不疑心甘情愿地为之效力,最后只有可能落得个“养虎为患”的下场。

曹操俯身,对曹丕说:“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是曹冲,还有可能让周不疑为自己所用,但你曹丕,绝对不可能驾驭他,说不定会反为周不疑自己成就嫁衣。

说完这句话,曹操就不再理会曹丕,叫刺客暗中杀掉了周不疑。

一直以来,曹操都以心狠手辣著称,他爱才,却又能及时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从来都不拖泥带水,杀伐果断超乎常人。

倘若当时,他放了周不疑,兴许后面真的会给曹魏带来不小的麻烦。

所以曹操要杀周不疑,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以后那个接替自己的后人,不然他也不会对曹丕说出那样一句话。

不过史书上另有记载,说周不疑是刘表手下一个重臣的亲外甥,或许曹操杀了他,也是出于这样一个关系,怕他以后成为了汉官在自己身边的卧底,威胁到自己或者曹丕的地位。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可能曹操早就看周不疑不顺眼,只是见曹冲病逝,才下定决心杀了这个有才学的人。

参考文献

[1]《零陵先贤传》

[2]王象.《北堂书钞》

[3]陈寿.《三国志·刘表传》

作者:思停

编辑:阿语

公元219年,关羽中了敌军毒箭,眼看就要不治身亡。众人只得四处寻找良医,神医华佗闻讯,专门赶来为关羽治疗箭伤,于是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

看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读者,肯定记得这最为精彩绝伦的一段。

据《三国演义》第75回记载,关羽在指挥襄樊战役期间,曾被曹军的一名弓弩手射中了右臂。

等到关羽回营拔出箭,这才发现右臂已经青肿,原来箭头有毒,毒已入骨,情况非常严重。

而此刻前来的华佗判断箭上有"乌头之药",已深入骨髓,如果不及早治疗,关羽的右臂就废了。因此,就出现了关羽"刮骨疗毒"的精彩片段:

只见华佗当即用刀尖割开了关羽的皮肉 露出了白骨,紧接着便用刀刮毒。等毒被刮尽之后,华佗便用线将伤口缝合。几个月后,关羽竟然痊愈了。

值得一提的是,关羽在这个手术过程中不但喝酒吃肉,谈笑下棋,还一声不吭,全无痛哭之色。可见,《三国演义》着力塑造的是一个神化了的英雄关羽,以及一个医术高超的华佗。

而陈寿的《三国志·关羽传》也记载了关羽"刮骨疗毒"一事,只不过正史与小说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医生究竟是谁?

《三国演义》之中明确指出是华佗,而《三国志》当中并没有那位名医的记载,或许只是关于羽帐下的军医罢了。

其实,对于擅长外科手术的华佗而言,"刮骨疗毒"简直是轻而易举。

然而,根据《三国志》记载,早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华佗就被曹操给杀了,距离关羽中毒已经过去了整整11年之久,难不成是华佗从棺材里蹦出来了不成?

其实,比起曹操,关羽确实是相当不错。毕竟当时曹操患上头风病之后,华佗诊断后建议给曹操做开颅手术,才可以痊愈。可曹操却误以为这是在谋杀自己,便以刺杀的罪行将华佗关押拷打致死。

不过,不管是神医华佗还是无名军医,治疗关羽箭伤的的方法毫无差别,即"破壁作创,刮骨疗毒"。

那关羽所中的毒箭上,究竟是什么毒?

一般而言,毒箭可以分为动物毒箭和植物毒箭。制作动物毒箭的动物毒素以毒蛇和毒蛙为主,而制作植物毒箭的植物毒素却高达三百种左右。

众多典籍记载表明,关羽中的最有可能是"乌头毒箭"。所谓"乌头",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植物毒素。

一般先是用"乌头"榨汁,熬成膏状,再涂抹在箭头,一支"乌头"毒箭就制作完成了。

可奇怪的是,按按照记载,关羽的伤口愈合之后,每当阴雨绵绵之时,常常会感到骨头疼痛难耐。

或许,关羽的手臂刚中箭之后,是有一个庸医为其处理过伤口,只不过没有及时进行袪毒治疗罢了。

正因如此,等到第二次治疗的时候,只能把伤口挖开,再"刮骨疗毒",直至残留的"乌头"之毒被完全刮去为止。

虽然听起来在"刮骨疗毒"的治疗过程当中,关羽却坚毅无比,可事实上疼到炸裂啊!试问现代哪个人能忍受得了"刮骨疗毒"啊?

这不就是典型的医疗事故吗?要我是关羽,定将那无能的庸医叫来,一刀砍了才算是解心头之恨!

在我国历史上,中医很早就出现了。正如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大概成书于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此书也奠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的基础。

在《黄帝内经》之中,对于人体解剖学也有所涉及,后来也出现了许多名医如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等。尤其是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这个事情,更是让人对中医赞叹不已。

其实,关羽一声不吭主要是因为华佗已经发明了麻醉人体的中药,即"麻沸散"。这可是人类最早的麻醉剂,足足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中医扁鹊,不但研发出了麻醉药,甚至还完成了一场腹腔手术,也就是在病人肠子断裂的情况下,中医通过一场小手术,就把肠子完好无损地放进去。

当然,古代手术的工具,也是跟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由最早的砭石到砭针再到砭镰。在《山海经》当中,就有对砭石的相关记载。

不仅如此,古代外科也有各种药膏、药洗,以及其他的外科药物如去腐、生肌、收敛愈合等等,用来给病人消毒、止血。

以上所言种种,都足以证明我国古代的手术也是确实存在的,而所谓的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做法,堪称是一场完美无瑕的手术。

经过时间的沉淀,"刮骨疗毒"已由最初的外科手术,发展成为了一个成语,主要比喻:

一、处理问题需要从根源入手,这样才能治标治本。

二、方法的重要性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用在正确的人身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刮骨疗伤。

三、中毒已深入骨髓,仍然坚持疗伤,意为不轻言放弃。刮骨疗伤的寓意为彻底治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实中医可以医治许多的慢性疾病,但是对于外科手术真的可以治疗?那他们是如何发现了"中医手术",以及中医手术的效果如何呢?

2006年2月13日,河南平顶山郏县李口镇张店村的村民张某吃过晚饭后在村里闲逛,突然,他在一乱石堆中发现了一块红石板,这块红石板很大,上面还有模糊不清的字迹,村民虽然认不全,但他觉得一定有用,于是,把这块石板拉回了家。

这块石板上面的字迹很模糊,而且都是繁体字,村民虽然认识几个,但是,让他连起来读的话很费劲,这块红石头虽然有字,表面却粗糙不平,老张就想,这块石头正好拿来用当做洗衣石。几天后,有个朋友来家里玩,正好看到了这块石头,他告诉这位村民:“这块石头没什么用,是邻居家翻盖房子从地基中翻出来的,人家扔了不要的”。

既然没什么用,那自己正好物尽其用,从那以后,老张一家就把它当作普通的石头,这件事也一直没有放在身上,但是,人毕竟还是有好奇心的 ,他认为上面既然有繁体字,肯定不是现代的东西,不会是,在哪家古墓里挖出来的古董吧?

2007年4月,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三次文物普查清理工作,文物专家正好来到老张所在的村子,老张见到专家以后,立马把人家领到自己家,向专家展示自己在一年以前捡到的一块带有繁体字的石板,专家看到后,根据仔细辨认,怀疑是诸葛亮留下的东西。

但是由于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专家还得需要进一步的确认,于是,他们将这些字迹拓印下来,制成了拓片,准备带回博物馆继续研究,临走时他们对老张说:“我们怀疑这块石板是诸葛亮留下的东西,你先不要动,带我们回去继续研究,你留个电话,有消息随时给你打电话”。

回到博物馆后,专家对这个石头进行了鉴定,经过测量后确定它的身高是106厘米,宽度60厘米,厚度为19厘米,而这块石头就是当地特产红石,字体采用汉代隶书繁体,碑文中一共有57个字:“亮携元直,建安六年春,踏贤宗。观地势不严,然清静秀逸,乃龙凤之地。拜留侯,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吾辈叹之、敬之、效之。

这块红石碑的确是诸葛亮所书,而上面提到的建安六年就是公元201年,那个时候的诸葛亮才只有二十岁,还躬耕于南阳。根据《叶县县志》记载:诸葛亮的确在平顶山脚下逗留过。由于三国志对诸葛亮出山前的史料记载很少,因此这块墓碑的出土填补了一项历史空白。

公元201年春天,20岁的诸葛孔明哥好友元直(就是徐庶)一起,为父亲扫墓,踏青,顺便去拜见“汉初三杰”张良的祠堂,两个年轻人对张良万分敬仰,他们特别希望自己日后能成为像张良一样的英雄人物,解万民于水火,造福百姓。

诸葛亮在攻打曹操之前,留了一封信给刘禅,信的名字叫《出师表》在这封信里,诸葛亮满怀真诚的向刘禅介绍自己,他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辅佐蜀汉的?先帝去世以后,他仍然会尽心竭力的辅佐后主,这封信中他也坦言:谋臣不如良平,诸葛亮就是张良的小迷弟对他的崇拜之情只增不减。

@佳宁说历史 :诸葛亮琅琊阳都人(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诸葛家族,诸葛家族原本是一个大家族,他的先祖诸葛丰也曾做过汉朝校尉,他的父亲诸葛圭也做过泰山县丞。

但是他的童年很不幸,三岁母亲因病去世,八岁丧父,他只能和弟弟一起跟随着前往豫州赴任的叔叔诸葛玄生活,后来,叔父投靠了刘表,小哥俩只能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跟着叔叔到处跑。

他们曾在平顶山脚下生活过,这个地方留下了他童年和少年的印记,陈寿的《三国志》和《后汉书》只交代了诸葛亮祖籍是哪里?来自哪里?什么时候开始工作?但是对工作之前的这段经历确实是个空白。

诸葛亮和徐庶竟然是少年好友,徐庶河南禹州人,他出身贫寒,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需要赡养,原本在刘备帐下做事,后来为了自己的老母亲,他被迫过于曹操。

关于徐庶这个人的记载,笔墨也不多,甚至关于他的出生年月,去世的时间都很模糊,既然他和诸葛亮是好友,两个人肯定是同龄人,上下大概差距一两岁。

诸葛亮亲自手书的这块石板,看似是一块普通的石板,其实一点都不普通。他向我们展示了1800年以前,三国谋士诸葛亮的一段葱岁月。这件事在史书上并无记载,可以说填补了一项历史的空白,让后人认识年轻时代的诸葛亮。

“汉初三杰”张良故里之说一直争论不休,而诸葛亮石碑的出土,也有力的证实了张良的故乡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李口镇张店村,诸葛亮少年志石在平顶山呆过,还有一座诸阁遗址,诸葛遗址离着张良故里仅有一山之隔,诸葛亮携好友去拜见张良的宗祠,他自然知道张良的宗祠在哪里,这块石刻碑就是有力的佐证。

关于张良故里流传过几个版本:山西屯留,山西襄汾,河南禹县,河南宝丰,河南襄城,河南郏县,这块石碑的出现,直接佐证了张良的故里就是河南郏县。

(下图为诸葛亮《留侯祠铭》)

河南省平顶山郏县李口乡张店村村民张先生于2006年2月13日晚吃完饭后在本村溜达时,忽然从乱石堆里发现一块红色石板,那块石板非常大,还写着模糊的文字,尽管村民们辨认不清,但是感觉肯定很有用处,就这样,将它拉回家。

这石板上字迹模糊不清,且全是繁体字,乡亲们虽识得几个字,然而要他连在一起看字却是煞费苦心,这红石头虽有文字,但表面粗糙不平整,老张心想,这石头恰好拿去当洗衣石了。过了些日子,一位朋友到他家玩耍,恰巧看见这石头,就对这村民说:“这石头用处不大,就是邻居翻建房屋时从地基上翻下来的。别人扔掉不愿意。"

因为用处不大,所以自己恰好物尽其用了,自那时起,老张家便将其视为平常的石头了,这事儿还没放到身上来,然而人们终究还抱着好奇的心理,他们觉得上面既写着繁体字,绝对不属于现代,不可能,哪座古墓中挖出的古董?

我国于2007年4月份对全国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和清理,当时文物专家刚好赶到老张居住的村庄,老张一见专家,马上带着人来到家中,并将一年前捡回的一块石板用繁体字显示给专家看,专家们见状,据细心鉴定,疑为诸葛亮所遗。

但因为字迹模糊,专家们还要进一步证实,所以他们就把字拓印出来,做成拓片准备运回博物馆继续学习,走着走着就告诉老张:“大家都怀疑这石板是诸葛亮留的,你们先别动,把我们带回去继续学习吧。你们留个手机吧,随时都会有信息打来。"

回馆之后,行家们对该石作了考证,经实测其高106 cm,宽60 cm,厚19 cm,且该石为本地特产红石,其字体用汉代隶书繁体书写,铭文共57字:“亮携元直于建安六年春踏贤宗位。观地不严,但静秀有度,是龙凤之所。拜留侯仰其象不威武,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成为帝王之师"。我辈叹服,敬而效此。

此红石碑确为诸葛亮所作,且上文提及建安六年即公元201年时,当时诸葛亮刚满20岁,仍在南阳躬耕。据《叶县县志》载,诸葛亮确曾流连平顶山下。因《三国志》中诸葛亮出山之前史料记载较少,故该墓碑的发掘弥补了历史上的一个空白。

公元201年春,20多岁的诸葛孔明与挚友元直(即徐庶)同去给其父上坟、踏青、顺“汉初三杰”张良之祠拜谒,两位青年无比崇敬张良,尤其期望他将来能够成为张良那样的英雄,解民于水火、为民造福。

诸葛亮讨伐曹操前,留下一封书信,上书刘禅,信名《出师表》.信中诸葛亮充满诚意地向刘禅引荐了自己,自己是如何产生的呢?而如何辅助蜀汉呢?先帝驾崩后,仍将尽心辅佐后主,信中还直言:谋臣莫如良品,诸葛亮是张良的小迷弟,敬慕之情仅有增无减。

@佳宁说史:诸葛亮琅琊阳都(现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诸葛家族诸葛家族原为大族,其始祖诸葛丰还当过汉朝校尉、其父诸葛圭还当过泰山县丞。

但小时候却非常倒霉,3岁时母亲病逝,8岁时失去父亲,只能带着哥哥跟着去豫州上任的舅舅诸葛玄相依为命,之后,舅舅投奔刘表,兄弟俩也只能在那战乱的岁月里相依为命。跟在舅舅后面到处跑。

他们曾经居住在平顶山下,这片土地上留有他儿时少年时的痕迹,陈寿《三国志》、《后汉书》中只是交待诸葛亮的祖籍何在?从哪来的?何时上岗?但对于工作前这一段经历来说,的确是一个空缺。

诸葛亮与徐庶竟为少年时期的挚友,徐庶为河南禹州人氏,其家贫,家中又有一老母需供养,原为刘备帐下办事,后为其老母,被曹操逼过。

有关徐庶此人的着录,着墨亦少,就连生年月、卒年月也语焉不详,自与诸葛亮为挚友,二人必定同辈,上下左右相差约一、二岁。

诸葛亮亲笔题写的那块石板看起来很平常,但实际上根本就不平常。他让我们看到1800年前三国谋士诸葛亮葱茏的年代。这一事件史书中没有记载,应该说是弥补了历史上的一个缺憾,使后人了解了青年时代诸葛亮。

“汉初三杰”中张良故里的说法一直存在着争议,诸葛亮碑的发掘又有力印证了张良故里——河南平顶山郏县李口乡张店村诸葛亮少年时曾留在平顶山,至今还留有诸葛阁遗迹,诸葛阁遗迹距张良故里只有一山之隔,诸葛亮带着挚友前往拜谒张良祠堂,自然得知张良祠堂所在,此石刻碑便是有力证明。

有关张良故里有多种说法:山西屯留、山西襄汾、河南禹县、河南宝丰、河南襄城、河南郏县等地都有此碑,此碑的问世直接证明张良故里在今河南省郏县。

(下图是诸葛亮的留侯祠铭)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