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中层管理结构化面试答辩(教资面试结构化答辩试题)
2023-05-07 09:39

二十年目睹教师职称之怪现状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已经实行了30多年,职称评审方案也在不断变化,可以说,职称已经成为几乎所有教师奋斗的唯一目标。已近知天命之年,有幸经历了教师职称政策的改革历程,见证了教师职称评审中的风雨和无奈。

1.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刚开始是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条条框框的,只要教龄达到规定的要求,然后参加职称答辩(内容就是自己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通过即可。那时候能够晋升高级职称的都是白胡子老头。当然,也有部分老师因为长期不在教学一线,导致答辩不合格而失去了晋升高级职称的机会。

2.后来,大概从2000年开始,教师职称评审政策严格了,有了积分限制,教师的综合积分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才可以申报高一级职称,而且,各学科审核通过率差距较大,语数外通过率很高,其他学科基本碰运气。

3.大概从2005年开始,教师职称评审有了名额限制,而且开始实行职称评聘分离,也就是说仅仅评上职称还不够,还需要学校聘任后才能享受相应的职称待遇。每年教育部门会把各个职称档次名额分配到各个学校,因为名额很少,教师之间开始有了明显的竞争。为了学生成绩,为了一纸证书,为了一个考核优秀而争的面红耳赤甚至反目成仇。因为评聘分离,不少老师虽然评上了高一级职称,但是由于学校没有聘任名额,可能到退休都聘不上。

4.由于教师职称评审政策的不断细化,教师职称评审的权力基本操纵在学校手里。学校可以根据教育部门的职称评审政策结合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再细化具体积分政策,这导致教师职称评审越来越不公平。在这场本应该公开公平公正的职称评审大戏中,学校领导既是教练员又是运动员还是主办方,你让一线教师如何与学校领导竞争?于是,就出现了头条上被广大教师痛恨的现实:高级职称基本都是学校领导或亲属,而他们改基本都不是教学主力军,甚至好多高级教师根本不任课!不怕质疑,可以去一线学校调查,把学校某个领导拉出来,看看有没有学生认领就知道了!

5.职称应该是对教师综合业绩的评定,应该是客观的,但是学校却利用手里的权力任意调整职称评审方案,比如学校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年级组长都可以加分,这就是典型的官本位!而且,不少学校竟然出台了民主测评,如果民主测评不合格就不能参加职称评审。我就想知道,教师职称评审靠的是实力还是关系?!河南焦作姚老师就是这种奇葩政策的受害者!总之,职称评审越来越不公平,难度越来越大,于是部分教师痛恨它,甚至主张取消教师职称。

6.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本来是为了激励教师的成长发展,然而无数事实表明,职称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毒瘤,它使校园越来越充满铜臭味,让广大教师在职称之路上拼命奔波,逐渐远离教书育人的初心。

呼吁改革教师职称评审政策,让政策更科学更合理更公平!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