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劼如何入职江西国控# 从入职程序和条件方面查周某,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像江西国控这种省级大平台企业,招聘的员工不说要求是清华北大的,也至少是个名校毕业生。一般的毕业生,如果家庭没有背景的话,想要进入这样的企业,那几乎还是比较困难的。
网传周某不过是三本毕业,那么他又是怎么样进入江西国控的呢?他有什么特殊的优点和才能被领导看中了呢?
在这些省级的大国企面前,学历不行,那就是硬伤,一般入职的机会为零。周某不但入职了这样的企业,还进入了行政管理部门,这其中,可能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
在江西国控的回应中,貌似也没有提到周某是怎么入职的。这是说不清楚,还是不方便说?
我个人认为,要先把这个问题查清楚,其他的问题自然是搂草打兔子,顺带的事。这里也建议,全国的大国企,比如省市级以上的国企,要通过类似于公务员招考的方式招聘进入,杜绝权力和金钱勾兑,否则最终将国企变成领导干部的私人钱袋子,他们安插的亲戚子孙,也将掏空企业。
在一家招聘网站上,看到了一家公司正在招聘4米2的货车司机,一个月15000元,C 1驾照,觉得条件丰厚,于是便联系了人事经理,得知是往湖南、江西、河南等省外送货物,看着有一万伍千元的工资,我答应了,人事经理话锋一转,需要交2万押金,办理汽车租凭手续,半年起租,每月6000元。或者,交3万首付买一辆车。感觉是套路,转身走了。
接下来看了几家,类似的操作,问问大家,这是套路吗??
#上饶头条#前两天有一朋友1990年参加工作的50岁企业退休的养老金审批表发给大家欣赏一下。这种审批表根本就看不出来实际是工作了多少年的退休人员。现在看见的是强制改劳务派遣后实际给交215个月,17.9年的养老金待遇。没视同缴费年限的养老金少的可怜呀,国家社保是从1992年开始交的,这32年的实际工作年限就缩水成17.9年,够狠的。跟企业理论说是历史原因照成企业用工不明确,这大锅只有已退休的人来背锅。
那我就娓娓道来吧,1990年企业大张旗鼓的在矿区面积的招聘内部员工,重点是要进这企业的人都要经招工考试合格后再红纸黑字公榜的,跟现在高考一样要走的流程,流程合格才有机会应聘上这家大型国企。后来一直就一直在企业做事,没挪一下窝,也没下过岗,一直直在企业工作了大概14年,2004年之后企业要减负就把朋友这些招聘上来的人怎么安置呢,企业发挥他们的智慧结晶为了这批几千人的安置问题,企业重金邀请委托社会人士成立了一家皮包公司,现在叫铜城人力资源中心。经过江西铜业德兴铜矿这个金主大靠山的大笔资金扶持这家有关系的社会人士办的劳务派遣公司现在做得有模有样越做越大,十八岁进企业逃过了下岗却被劳务派遣了 这32年-17.9年的实际工作年限就这样的扼杀掉了。临了就拿这么一点低保费。
所以企业不作为,你一点皮跳都没有用的,所以多缴多得只能针对80后的就业者,70年以前的人如果没被企业下套,不至于有这么点退休金的,你自己也可以算一下国家交社保时间是1992年,没给大家算视同缴费年限哪来的30年和40年工龄呢?有享受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要感谢国家感谢党的呵护,让你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知足吧。不像这位朋友工作了32年临了才给这点低保费。一个字苦呀!比下岗了退休人员还苦,到最后连个个人人事档案都没的,诉苦无门哦。
现在有拿两千以上养老金的退休人员就知足常乐吧!只要身体健康啥都会有的。
【可惜!过来人的教训,选岗一定要慎重!】又遇到一个因选岗不慎而后悔的群友。
考公尽量不异地,异地尽量不乡镇,事业能全额尽量不差额!
一个群友因选岗失误,将一类公益事业单位误解为全额事业单位。结果,误选差额事业单位。
他担心,这花了几万块大价钱上培训,才考上的单位未来改制成企业。一个不留神,这铁碗变成泥饭碗。
他烦恼,异地事业单位,离家太远,有工作却没有生活。过几年,年纪大了,一辈子可能都在这个没有归属感的异地。
他不甘心,他还想考公务员。可单位的合同里,写明三年不能考调去其他单位。领导放话了,就算进面,也不会出具同意报考证明。
他心理矛盾,群友91年的,35周岁的大限将至。不让考公,如丧考妣。要不要跟单位摊牌,要不要辞职;还是接受现实,继续忍耐,熬过这三年。
每年考公考编,百万人同挤独木桥。上岸可喜,但事实上,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金粉社区# #江西# #省考# #事业单位招聘#
[看]昨天接到领导电话,于是就草草结束旅程,独自返郑加班。工作了一二十年,对这种临时加班看得很淡,不会抱怨,干就行了。学校的工作很简单,喝着茶、聊着天就干了,也不麻烦。[加油]一个人的日子很简单、很清净。早起晨练,看到狰狞的天空,恍惚间还觉得自己身处太行山区。原本想大干一起,吃顿丰盛早餐,然而一个人确实提不起做饭的兴趣,于是就去小区附近早餐店吃饭,一碗小米粥、一个茶叶蛋,两个素包子,清清淡淡,简简单单。一直觉得饮食清淡,能够让人清心寡欲、身轻如燕,这种感觉还是挺好的。[微风]饭毕,骑着十几年前买的一辆老而不旧的自行车前往单位加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尽量买名牌,这辆车子在地下室放了好多年,成色依然很新,骑着仍旧舒服[灵光一闪]……很多人羡慕老师有寒暑假,其实也就那么回事,没有想像的那么好,也没想像的那么坏,虽说暑假50多天,但要参加培训、要临时加班,还要完成课题,并没有想像的那么清闲。而且,绝大部分大学老师的待遇也就那么回事,和普通公务员差不多,比不了国央企。最近,网上又在炒江西某国企职工炫富,指责体制内的裙带关系,这不很正常么?这种现象不是一直都存在么?很多国央企的待遇本来就很高,享受着特殊政策,想不赚钱都难!而且很多企事业单位,因为招聘条件没公务员严格,关系户确实不少,经常能听到年轻职工叫一些领导“叔、姑”之类的,这也正常,很多和自己的爹妈都是同事朋友,有的都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只是很多人不了解罢了,或是只知道电力、烟草待遇高而已,这么多年多去了,听说过烟草和电力降薪了么?听说过哪些国央企降薪了么?有句话说,“存在即合理”,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肯定有其原因,至于能否转变,真说不好……
#生活# #生活日记# #郑州# #郑州头条# #江西# #南昌头条# #我要上 头条# #头条# #大学# #老师# #职场# #职场达人炼成记# #话说职场# #职场进化论# #职场五味瓶#
从江西初步公布周劼的调查结果可以窥见周家的社会关系和财产.
周父周母周二伯周三伯均就职于旱涝保收单位。估计小周的其他亲戚大概率也是旱涝保收的工作。
周家坐拥6套总面积705㎡,购入总价654.7556万元的住房;2个总面积约82.71㎡、购入总价191.16万元的商铺。今日,这些位于省城的房产早已翻了翻吧!
但调查结果中没有说明小周哪个学校毕业的,什么学历,到底是不是凭自己的实力进入现在就职的公司的?期待后续调查结果。
这些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愈加透明公开了。尤其少了之前的选调生。但是国有企业招聘还是自己说了算。难免将无能力之人揽进,将有能力胜任之才拒千里之外。
李芳梅22岁,大学生村官,借调县组织文秘,领导答应满4年上编县直,结果是乡财所,一气之下她考上市委办,年薪15万。斗志昂扬?
我的同事李芳梅,她是211南大硕士,毕业后没选择去沿海工作,而选择备战体制内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结果毕业当年选择了先就业在择业,考上大学生村官。
原本她是要安排到乡府或者村委工作的,由于她学历很高,在江西南昌大学读的是中文专业硕士学历,人事部门在筛选过程中把她重点挑出,将她借调在县组织,编制挂在乡府,月薪2100。
当初为了有一份稳定工作,李芳梅也没想太多,她家条件不是很好,她工作的前一年,父亲骑三轮车出了意外,左腿粉碎性骨折,家里依靠52岁年迈的老母亲支撑。
也正是为了尽快工作,帮衬家里,他也就选择早早就业。另外她的父母很倔,觉得女儿芳梅读了那么多书,将来一定要进体制内才是最好的,这样他们脸上也有光。
基于这些原因,她就选择报考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招聘考试,顺利考上大学生村官职位,本应该安排到乡府工作,却借调县组做文秘,家里父母都乐开了花。
因为借调县组那年,县组织一个副职领导老刘就允诺她,只要她好好干,工作满4年后就安排将她编制挂在县直部门,而且工资待遇和公务员待遇不相上下。
芳梅很开心,一方面,她觉得如果在县城有一份安稳的工作也挺好,待遇也不会很差,按照历年县直公务员的待遇来说,都有8万以上。
另一方面,工作在县城,离家也近,随时可以回去照顾自己的父母。对于这样两全其美的事,她自然很开心。
但当她工作满4年后,她的编制并非如她所愿,而是挂在了乡财政所,隶属于县财政下属事业单位。属于乡里的事业编,而年薪也和县里的公务员反差很大。
在县里,一般普通公务员可以拿到8~10万年薪,公积金也有1500+,而她去了乡财镇所,月薪2790,公积金786,年收入5.6万。
为此,她觉得很难接受这样一份低收入的工作,毕竟她也是南大硕士研究生毕业,说实话许多大专省待遇在县里都比她高许多。
为此,她选择了辞去乡财政所工作,毅然决然在家备战一年,结果考上市里委办的工作,安排在办公室做文字综合工作。
而这次她的工资待遇,月薪有3278,公积金4390,年收入15万。对比在县和乡里,不仅待遇高出许多,而且平台更高,晋升机会也很大。
当初县组织的老刘听到芳梅考上市里委办的工作,立马给她发来了短信,一方面表示祝贺,另一方面解释当初为何没帮她把编制落实到县直单位的原因,并向她道歉。
其实县组的老刘,之所以这样做,也担心日后少不了打交道,毕竟县里领导经常要去市里委办开会,而芳梅在委办做文字综合,相当于给领导写大稿子,肯定受领导器重。
为了避免日后的尴尬,老刘也只好拉下脸这样做。然而对于芳梅来说,过去的事也没有什么再抱怨的,她如今主要的是做好当下工作,迎接更美好的未来生活。
@谭琴说艾 个人觉得,对于工作岗位的选择,其实从一开始就要选择好。
所谓“选择比工作重要”,意思就是说像芳梅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在当初选择报考时就要提前确定自己要报考的岗位,而不是采取“先就业再择业”的心态去做。
如果说能提前确定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锲而不舍,我想哪怕多等两年,也是值得的,而不会造成像芳梅这样浪费4年大好时光。
当然她心态很好,也很有毅力,如今去了市里工作,不仅待遇好,日后晋升提拔为很有机会。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