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市直单位招聘编外人员,只面试不需笔试,现场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11月26日下午17:00截止,非工作日不接受报名。不需要笔试,有需要的可以一试,加油!
公告公示 - 吉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前几天有个老乡去吉安立讯应聘,下午就回来说不想进这个厂,说什么30块钱一小时都是骗人的。
原来他是像我一样不想再出远门想在家附近找份工作,他才二十多岁,朋友便介绍他去吉安立讯,
听说立讯的小时工都是28一30块钱1小时还包吃住,比在外面打工的工资还高。
他听了便真的去立讯应聘,应聘前他正好遇到一个熟人,那人告诉他说我们本地人进去没那么高的小时工。
传说中的28一30块钱1小时是针对外来工,而且还是通过外地中介介绍过来的才有。
具体好像是广东中介介绍的28块钱1小时,河南湖南等地中介介绍的才是30块钱1小时。
后来他去应聘也确实是这样,他心里就很不爽也就没进厂,他说搞不懂为什么本地人在那里会变得不值钱。
面试通过,下午开始搬砖
43一个小时包住不包吃[加油]
说说自己在深圳的狗血经历(1)
我是两下深圳,先说第一次。
九十年化初,去深圳之前,我是一个县城中学的公办老师,端着砸不烂的铁饭碗,拿着一百出头的工资,过着要死不活的日子。
听说深圳工资高,跟校长请了两年假,找朋友借了五十块钱就坐上了去深圳的火车。
那时候二十出头,没出过远门,虽说教了两年书,实际上象白纸一张,毫无半点社会经验。
第一站,到了深圳布吉的草埔,找到村子里在深圳打工的侄女,已经是夜晚,没钱住酒店(脑海里没有酒店的概念),就缩在她们合住的女工宿舍里。当晚还遇到联防队查暂住证,就慌忙躲在女生厕所里。
……
深圳给了我人生第一次狠狠的敲打,我堂堂一个人民教师,竟然会如此狼狈。
第二天开始找工作。
刚到深圳一毛不剩了,侄女给了我十块钱,就开始踏上了找工作的路途。
墙上到处是招工广告,什么焊工、磨工,还有车工,装配工什么的,我知道那些都是些技术活,沒考虑过。只盯着那些QC、ⅠQC、QA,但是完全不知道是干嘛的,而且这个厂在东莞的樟木头。
拿着手头的十块钱,连早餐都不敢吃,直奔樟木头而去。
那家工厂叫日溢利,台湾人办的。专门给大的电脑商加工主机。
竟然应聘上了,叫“储备干部”,哈哈。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份工厂里第一份工作。我第一次见到工厂和车间,第一次成为了工人阶级的一份子。
我这叫下海了吗?
月工资三百,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八小时。另外,每天晚上加班四小时,加班费另计。
我和普通员工的着装不一样,反正我有白衬衣,他们没有。但是做的事情都一样。
每天都象打了鸡血。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不怕苦不怕累,工作热情高涨。
身上的衣服,每天都是汗水淋湿的。
内心很充实,每天一边工作,一边唱歌。
非常勤奋,非常认真。
装配线上干了一个月,被安排到包装车间当班长。
手下二十一个兵,一个配料员,二十个江西吉安来的包装工。
胶带封纸箱,我绝对一把好手。干得又快又好。
又干了三个月左右,见厂里这不好那不好,就洋洋洒洒给厂长写万言书,慷慨激昂的一封信,直接把自己拱上了人事主管的位置,而原来的人事主管,成了自己的助理。
从此,开始了我在工厂坐办公室的日子。
长话短说。
不久,跳槽到寮步一个厂当行政课长,人事行政一把抓。当时厂里还有二十几个保安,全是四川人。我交给保安队长一个任务,一个月之内,保安队伍要重新搞,湖南几个,四川几个,安徽几个,江西几个……不然你队长滚蛋。
从来不知道江湖险恶。
被辞掉的几个保安,某一天就堵在厂门口找我借钱。
干架!我人生的第一架。我有几个贵州兄弟,跟我死铁。把他们干跑了,我的一个贵州兄弟手上被打了一个洞。
接着没多久,我又跟那个台湾厂长干了一架,还说是当兵的,我把他干到了工厂的水沟里。
然后自己跑路。
接着又去找工作。
忘记哪个镇了,在一家新开的饮料厂当业务员。又打过两次架。
第一次是从工厂到长沙和南昌出差。
在长沙火车站,我和一甘肃哥们一起,从长沙转车去南昌。
那时候长沙火车站前面的大广场里,都是用篷布搭的各种小饭店。我们两个人一个辣椒炒肉,一个蔬菜,两瓶啤酒,就收我们一百多。两个人不干,跟店主先是争执,后面就干起来了。我冲进厨房拿了一把菜刀,然后丟下五十块钱,就走了。
第二次干架是回了公司之后,我一哥们搞财务的。那天我们和几个武汉的美女同事去宵夜,我先回宿舍,十二点多,我那哥们回来后,眼镜被打烂了,身上满是伤,问原委,是因为喝了太多啤酒,在人家屋檐下拉尿,被房主给打了。我们找了两根铁棍连夜就去找那个人算帐。可惜那个人家门紧闭,不敢出来。
我们在门外乱砸了一通,回来了。
第二天去办公室,还没坐稳,外面警笛轰轰,两部警车就过来了。我什么都没拿,赶紧跳窗就跑了。
……
当时真荒唐,也无知。反正是,如果打工不成,我还可以回家教书。
后来就是回到深圳的事情了,反正闹得更大,更热烈。
似乎我的打工是和打架连在一块的。
深圳龙华大浪逛工业区
昨天去浪口一区转一下,遇到一个女生在招聘,于是过去了解,原来她是江西吉安老乡,他们厂做线材的,每天加班4个小时,有点长,总叫我填表,我说到回来,加了微信,后面去一个五金厂面试检验员,因学的机械,主管带着上下楼转了一圈,产品有大有小,要求会看图,会用检测工具,卡尺,千分尺,二次元投影仪等,最后说试用期三个月,听到这我没心思逗留,跟带我的文员简单几句就出来了,我发现你越有经验越苛刻,直接走了,这加工厂机器轰鸣噪音听了很烦的,最后下来顺便理个发,
如果你的男朋友大学毕业后,以收废品为业,你会不会瞧不起他?吉安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在校成绩名列前茅,但由于专业太冷门,毕业后一直奔波在人才市场。简历投了几百份,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甚至连一个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为了不做啃老族,吉安就先到父亲的修车铺打下手,帮别人修理自行车。女朋友董婧外貌出众,肤白貌美大长腿,加上专业比较热门,轻而易举的进入一家外企工作。董婧心里也替吉安担心,希望他很快找到工作,但事与愿违。
后来吉安认识了收废品的怪爷。虽然俩人年纪相差很大,但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喝酒。怪爷对吉安说,做人不要心高气傲,学历并不代表能力,必须经过一番历练,才能变得成熟起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脚踏实地,好高骛远的人,永远成不了气候。
怪爷的一席话如同醍醐灌顶,让吉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从而放下所谓的面子,决定跟着王大爷收废品。
女朋友董婧的工作越来越顺心,凭借靓丽的外表和温柔的性格,得到公司高管凯文的欣赏,凯文处处帮助董婧,董婧对他也比较关心,这让公司其他女同事羡慕嫉妒恨。
有一天,董婧和同事去逛街,恰巧遇到正在收废品的吉安。那些同事知道吉安是董婧的男朋友,就开始指指点点,董婧感觉非常没面子,怒吼着对吉安说,你除了修自行车就是收破烂,太没出息了。竟然被女朋友瞧不起,这对吉安的打击很大。
两人大吵一架的事被高管凯文知道了,心中暗喜,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就以公司聚会为由,带着同事们去唱歌。其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凯文对董婧有意思,就使劲撮合他们两人。幸亏凯文还算是正人君子,没有做出过分的举动。或许董婧对帅气又多金的凯文也有好感,但毕竟她和吉安恋爱多年,不想轻易放弃这段感情。
这天下班后,董婧主动找到凯文,求他给吉安安排一个工作。凯文为了讨董婧开心,果断的答应了她的要求。
隔天上午,接通面试通知的吉安,准时来到董婧所在的公司。面试者没有看他的简历,直接让他明天过来上班,并告诉吉安,这是凯文给他安排的工作。作为有自尊心的男人,吉安当然不会入职,直接摔门而去。
到公司门口,恰巧碰见董婧和凯文走在一起,情敌见面分外眼红,吉安指责凯文挖墙脚,结果被女友董婧痛骂一顿,并喊着叫他滚,不要在这里丢人现眼。
吉安伤心欲绝,跑回去借酒消愁。怪爷用一生的经历告诉吉安一个道理:如果你一事无成,肯定会被人看不起。并且送他六字箴言:先谋生,再谋爱。
怪爷的一句话让吉安彻底顿悟,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只要他有钱和谁都有缘。
有一天,怪爷把吉安叫来,让他带着一幅画以及一封信,送给一个姓黄的企业家。吉安非常纳闷,但出于对怪爷的尊敬,还是按照他的吩咐去做了。按照信封上的地址,吉安来到一处豪华的办公楼,得知黄先生居然是这里的董事长,而且亲自在办公室招待他。
黄先生读完那封信,然后小心翼翼的把那幅画打开,激动得拿着放大镜观看。作为历史学专业的高材生,吉安认出了那幅画,正是清代某知名画家的真迹,黄先生被眼前的小伙子震惊到了。
但是吉安猜不出怪爷的真实身份,看着满脸疑惑的吉安,黄先生跟他解释道,怪爷的祖上是清朝的贝勒,这幅画算是传家之宝了。
随后,黄先生给吉安开了一张一千万的支票。之前还是收废品的穷小子一下子成了千万富翁,这都要感谢怪爷。吉安跑回去找到怪爷,他表示不能要这笔巨款,但是怪爷心意已决,让吉安不要辜负他的期望,必须做出一番事业。
吉安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创办了一座敬老院,摇身一变成了大老板。女朋友董婧得知此事,立马从原来的外企辞职,跑过来找吉安复合。
因为吉安深爱着董婧,所以两人重归于好了。
@居菲燕
《怪友》影片到此结束,假如你是吉安,会不会和曾经看不起你的董婧复合呢?
今年省考会不会推到七八月份?如果包括面试的话,就很有可能了。因为即使六月份开考笔试,那么根据过往情况,一般是在笔试完成40天左右完成面试,这样不就是七月份了吗?何况六月份能不能开考笔试还是未知数,当然六月份开考笔试的可能性相当大。不管如何,还是要静下心来,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注意劳逸结合地加紧锤炼,认真学习巧妙复习,用心用功作好准备,以迎接胜利的到来!
深圳盐田,听说是个非常繁华的地方,我早在二十几年前就去过那里。
那时候我在深圳市上班,后来因为跳槽,然后去人才市场应聘后来就找到了一个位于盐田你的公司面试,虽然没有面试成功,可是在盐田沙头角那边,听说有中英街和免税区。
我当时便兴趣盎然的玩了好久,真是大开眼界。
现在虽然离当时已经有几十年了,但是我也听说盐田那边发展非常的迅速,而且听消息传未来五年,盐田将以沙头角跨境免税消费核为重点,联动盐田港、海鲜街、梅沙、东部华侨城等四个片区,加快打造深港深度合作国家级战略平台,更好地支持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
我想,为了加速推动中英街、海鲜街全面蝶变,重塑中英街、海鲜街“两街”金字招牌,让中英街、海鲜街成为全世界旅客非来不可、终生记忆的旅行目的地和美食天堂,今天官方也是下足了精力和谋略的。
听说为了打造全天候最美观港平台,近来又推出港口工业游、海洋科普游等特色旅游项目,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最壮观的集装箱码头群、最震撼的国际货运巨轮、最璀璨的港区灯火夜景。
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构想也成为盐田不容错过的机遇,未来五年盐田将探索一体化开发深港沙头角区域,推动香港拓宽港方沙头角公路,探索香港至莲塘口岸干道公路支线、港铁线路延伸至沙头角口岸,借鉴香港离岸贸易经验,争取在金融、本币结算等领域试点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政策,实现人才、货物、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建设深港紧密联动、互为支撑的“一带一路”离岸贸易中心。
对于盐田,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吉安头条# #盐田美好生活# #盐田头条#
25岁台湾男子曾圣光挂了,死在了乌东卢甘斯克州。这位来自花莲吉安乡的25岁雇佣兵6月赴乌,今天传出噩耗,曾圣光2日在任务中阵亡。
按照时间算,6月~11月,拿了5个月的工资。俄罗斯军人是一万五千人民币一个月,人家是正规军都有薪酬记录。阵亡了也会有大把抚恤金。那你去当雇佣军肯定不止这个数吧,要是正规渠道招募的,起码也得5000美金/月起步。有作战经验的雇佣军,不会低于一万美元的月薪。
问题是什么,你要经验没经验,要渠道没渠道,自己赶尸一样跑去了乌克兰,连封介绍信都没有。人家会给你开出一万美金的月薪吗?再就是起死了之后抚恤金从谁哪里拿,你没介绍信也没有劳务合同,死了找谁要钱啊?
之前不是传出来,很多跑去乌克兰的外籍士兵,月薪只有230块美金嘛。这点钱吃饭都不够,让人提头卖命去打仗根本不可能。
我个人推测:
想去乌克兰做佣兵赚钱,起码有劳务派遣合同一类的东西,每月工资多少钱死了赔多少都有合同。而这个劳务派遣机构大部分都有军方背景,对招募的佣兵也是有审核的,不是什么人都要。比如,你是退役的,经过黑水公司面试,签了合同就可以去乌克兰赚钱啦。
你要是什么渠道都没有,自费跑去乌克兰,那不是去送死是去干嘛。一分钱赚不到,还死在那里,这不是傻子吗?
这个曾圣光什么背景咱也不知道。总之死了能上新闻的都不简单。我的猜想是台军方部门派遣过去,观摩现代战争战场势态的。即便有这个背景,25岁的小伙子,他也只配做个警卫之类的角色。应该是跟着校级以上的军官去的。
杨昌济先生在北京的旧居
杨昌济在北京的旧居位于豆腐池胡同15号(旧门牌6豆腐池9号),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进四合院,占地面积455平方米,有房屋16间半,包括街门一间,建筑面积237平方米。街门为如意门,建在“巽”位;外院有南房三间、北房三间、西厢房三间、东厢房两间;里院有北房四间,灰顶平台房半间。
杨昌济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教时居住在此(1917—1920年)。杨昌济先生夫妇及女儿杨开慧住外院,其子杨开智住里院。外院北房为居室,一明两暗,中间明间为堂屋,杨昌济夫妇住东里间,其女儿杨开慧住西里间,南房隔成两明一暗,西边的两间为明间,作为客厅,东边的一间为暗间,供客人临时居住。毛泽东第一次来京时,与蔡和森曾在南房的暗间住了约一个多月的时间。不久,由于来京的新民学会的会员们居住分散,不便开展活动,便在当时北京大学(现北大红楼)附近的景山东街三眼井吉安东夹道七号(现改吉安左巷八号)租了三间房,会员们集居在此。1918年杨昌济先生把毛泽东介绍给李大钊,使毛泽东成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其间,毛泽东常常拜访和求教杨昌济先生,他和邓中夏等进步同学,每逢星期天,必到豆腐池杨寓共谈新思潮和国际国内大事。李大钊同志有时也参加他们的星期讨论会,杨开慧也经常旁听,从此她和毛泽东建立了真挚的感情,走上革命道路。
杨昌济(1871—1920),哲学家,教育家,字怀忠,号华生,晚年号板仓老人,湖南长沙人。杨昌济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跟随父亲读书,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中邑庠生,即秀才。后曾多次赴乡试,皆未中举人,功名止于秀才。光绪二十四年,杨昌济在岳麓书院读书时,积极投身湖南维新运动,参加南学会和不缠足会等;戊戌变法失败后,隐居在乡村,以教书为业。光绪二十九年,杨昌济入弘文学校速成师范科,后转入普通科,结业后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宣统元年(1909年),杨昌济又考入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专修哲学,1912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赴法国考察教育。1912年春,杨昌济回国,先后在湖南高等师范学校、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第一师范学校、湖南商业学校、第一中等学校任教。1917年,章士钊出任北京大学教授,向校长蔡元培举荐杨昌济,杨昌济应聘任北京大学文科哲学教授,讲授伦理学。1919年,杨昌济与同人发起组织北大哲学研究会,著有《治生篇》、《劝学篇》、《伦理学之根本问题》、《各种伦理主义之略述及概评等》。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49岁。
杨昌济先生在临终之时,给自己的好朋友、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代表的章士钊写信,力荐毛泽东与蔡和森。信中写道:“毛蔡二君,当代英才,望善视之!”“吾郑重语君,毛蔡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杨昌济先生为国举贤,不遗余力。
杨昌济先生病逝之时,毛泽东因“驱张运动”正在北京,尽力帮助料理后事。1月25日上午8时,杨昌济先生追悼会在宣武门外法源寺举行。2月中旬,杨昌济先生的灵柩在其夫人向振熙、儿子杨开智、女儿杨开慧等人的护送下,离开北京,返回湖南长沙板仓。
1986年,豆腐池胡同15号作为“杨昌济故居”被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谢绝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