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家族几百年不衰。我可以看看座落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山明村桎木山的张国焘故居,也是祖居,建于清康熙59年(1720年),为土建四合院,有48个天井,坐东朝西坤山艮向左兼三分,原建筑面积26亩。
张国焘的祖父张恩泮,清例贡生,诰封奉直大夫。父亲张觐珖,字鹏霄,清拔贡。比较一下,例贡是靠钱买来的功名,拔贡是择优选拔的“保送生”,所以张国焘的父亲比其祖父会读书,张国焘的父亲曾是县试第一名。
同时,这也说明一个问题,那时生在有钱人家就是好啊,娃儿天资好,配上优越的资源,考个举人进士比平民子弟容易得多,如果哪个娃天资不好,就用钱买功名买官帽。反正只要不乱搞,像张国焘他们家族一样,富贵几百年不是难事。
探花竟是独眼,乾隆有心劝退:独眼岂能登金榜,探花下联犀利反击
乾隆五十四年四月,北京紫禁城内,正举行三年一度的殿试。
殿诗是科举制度的顶点,能进入殿诗考场的人,都是各地俊杰。这场考试,将会排定最终的进士名次,看看谁可以拿下代表头三甲的状元、榜眼、探花,鲜衣怒马,衣锦还乡。
殿试只考一场,因此考试时间就是一天,考生在黎明进入考场后,拿到题目马上奋笔疾书,一时间殿内只听到磨墨声与书写声。
时间渐渐过去,太阳西斜,要收卷了,答题完毕的考生纷纷离开。到最后,仍然有一名考生旁若无人地继续书写,监考官连连提醒,他仿佛听不到。
这场考试的主监考官是礼部尚书常青,他看见这位考生专心致志的模样,感觉十分惊奇,看看考生名单,原来这位考生名叫刘凤诰,是江西省萍乡县人。
常青走到刘凤诰身边认真观察,虽然暂时不知道他回答了一些什么,但单看书法,那字写得风骨秀劲,令人叫绝。
常青不禁起了爱才之心,他决定破例,允许刘凤诰继续答题。眼看天色已晚,还下令在考场内点灯照明。
等到刘凤诰完成试题,天色已经入黑,他回过神来,自己也吃了一惊,连忙拜别众位监考官而去。
常青果然没看走眼,刘凤诰的试卷最后被列入十份最好的考卷之一,提交到乾隆皇帝面前,请皇帝御览,亲自决定三甲名次。
乾隆皇帝很重视科举取士,十张卷一一亲自审阅过,看到刘凤诰那一张时,感觉此人才学卓绝、文思敏捷,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最终给刘凤诰定了第一甲第三名探花。
新科前三甲按例要面见皇上,但乾隆一看见刘凤诰,眉头马上皱了起来,新科探花怎么长成这样……
原来,刘凤诰小时候曾经遭受意外,有一只眼睛落下眼疾失明,只有一只眼睛完好无缺。
堂堂大清,人才济济,需不需要这样一个独眼的官员?乾隆心里也在忐忑。
但刘凤诰依靠自己努力,好不容易杀出重围考取探花,如果单凭外表罢黜他,传出去,人们肯定会说当今天子只会以貌取人,名声肯定不好。
乾隆忽然间有了一个主意,他决定出题试一试刘凤诰,看看他如何应对。于是顺口就给出了一个上联:“独眼不能登金榜”。
这上联明指刘凤诰的眼疾,皇帝的意思是要他知难而退,不要再妄想登上朝廷。
刘凤诰早就习惯了宠辱不惊,他信口就对出下联。
“半月依旧照乾坤。”“半月”巧对“独眼”。一个人只要有才干,有能力,就算独眼又何妨?
乾隆一听,心中不禁一惊,感觉刘凤诰确实不简单,但堂堂皇帝岂能轻易服软,于是又顺口出了一副上联。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汉?”
“启明”“长庚”“箕”“斗”都是天上星名,再加上“东西南北”与“摘星汉”,这个上联的难度比起刚才嗖嗖提升。
好一个刘凤诰,果然才华横溢,他略一思索,从容不迫回答:“春牡丹,夏芍药, 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
用花名对星名,“春夏秋冬”对“东西南北”,“探花郎”对”摘星汉“,上下联十分工整,而且最后神来一笔,表明这个“探花郎”,正是刘凤诰自己。
这下连乾隆都大为折服,不禁龙颜大悦,刘凤诰的探花郎,再也无人可以撼动。
刘凤诰巧对皇帝对联,保住探花之位,一时传为美谈。在步入仕途后,刘凤诰曾任数省学政,负责当地乡试,再历任吏、户、礼、兵四部侍郎。乾隆称刘凤诰为“江西大器”。
嘉庆年间被封为太子少保,最后以70岁高龄病逝于江苏扬州。
#历史趣聊##古代史#
1931年4月,顾顺章完成护送张国焘、陈昌浩等人到鄂豫皖苏区的任务后,他没有返回上海复命,而是自作主张的以“化广奇”的艺名,在汉口新市场游艺场演起了魔术。结果被调查科(中统前身)驻汉特派员蔡孟坚侦知,将顾抓捕。
当时的调查科没有普遍建立下级组织,只在上海、开封和武汉各设一个特派员,上海是杨登瀛,开封是黄凯,武汉是蔡孟坚。
蔡孟坚是江西萍乡人,在武汉的公开职务是武汉行营侦缉处副处长。就在顾顺章滞留汉口的时候,蔡孟坚得到线人的情报,说:“一个重要中共人员,以耍魔术为掩护,在武汉进行活动。”蔡孟坚立即把尤崇新等一批叛徒派出去,要看他们彻底叛变的“实际表现”,化装上街指认顾顺章。
4月24日,尤崇新在汉口一个市场发现了顾顺章,他连声呼喊:“他(顾顺章)是上海工人纠察队的总指挥。”
身手不错的顾顺章并没有抵抗,当场便被特务们逮捕。有一个说法是,顾顺章早就有投敌的打算,他在家里已经起草了一封给蒋介石的信,只是还没有发出,因此顾顺章被捕以后,未经任何周折,立即叛变,并且向蔡孟坚提出:“我有绝密情报,请迅速安排本人晋见蒋总司令,我要当面陈情。”
顾顺章的叛变其实是有征兆的,他生活腐化,意志极不坚定,当时在特科工作的陈赓就曾忧虑地对人说:“只要我们不死,准能见到顾顺章叛变的那一天。”可谓是一语成谶。
在蔡孟坚与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濬向南京发电请示以后,当晚由宪兵随特务押解顾顺章乘江轮驶往南京。顾顺章为表示他对敌人的忠诚,在离开武汉前,出卖了地下党在武汉的交通机关,鄂西苏区及红军驻武汉的秘密联络处,以及江轮上的一位做工友的地下党员。
因案情重大,为了防止中间出纰漏,第二天清晨,蔡孟坚乘飞机提前赶到南京。在押解顾顺章的江轮到南京后,江轮不能靠岸,由蔡孟坚和调查科科长徐恩曾的其他几个骨干,乘一只小船到江心把顾顺章接上岸来。
顾顺章来到南京中山路305号徐恩曾秘密办公处后,顾告诉徐这是地下党在南京的一个通信处,请赶快逮捕徐恩曾身旁的机要秘书钱壮飞,钱壮飞是地下党,这对徐恩曾说来,简直是晴天霹雳,。徐恩曾惊慌万状,面色苍白,赶快在调查科各部门查询钱壮飞的去向,并派人四处寻找。
钱壮飞是徐恩曾组建调查科招收无线电人员时考进去的地下党员,他聪明干练,书写,绘图,待人接物,样样精明,又是徐恩曾的同乡,因此很快就取得了徐恩曾的信任和周围人的好感。并且越来越受到徐的器重,后来就做了徐的机要秘书。
徐恩曾制定计划、发布文件,答复来往函电,多要请钱壮飞代笔,可见徐对钱之信任。顾顺章被捕叛变以后,蔡孟坚发往南京的电报,在南京首先看到的,不是别人,正是钱壮飞。
钱壮飞看到电报以后,大吃一惊,他知道顾顺章长期在特科工作,对中央机关的情况和负责同志的住址、行踪等非常清楚,他认为情况万分紧急,必须赶往上海向中央汇报。于是,钱壮飞把汉口来电译好,送呈徐恩曾以后,以最快的速度到了上海,向李克农汇报并告知周恩来。
在周恩来亲自指挥下,上海的所有中央办事机关全部做了转移,所有与顾顺章有过来往的负责同志全都搬了家,所有与顾有联系的关系全部切断。经过两天三夜不分昼夜地工作,一切都做了妥善的处理。
在徐恩曾得知钱壮飞已经出走以后,他急忙亲自率领大批特务,押解着顾顺章赶到了上海。徐恩曾很想借这个机会立下奇功,但由于钱壮飞及时传送消息,让特务们在上海扑了空。
顾顺章为了立功争赏,不遗余力地领着特务们东奔西窜,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搜查,又一处处布置监视哨,但是却都扑了空,中央在上海的负责人都已经人去楼空。
破坏中央在沪机关的目的没有达到,顾顺章为了邀功,就出卖了恽代英。恽代英1930年在上海做沪东行动委员会书记时,4月19日,他在某纱厂门口等夜班工人出厂时转交宣传口讯,被军警突然逮捕。恽代英化名王作霖,机智地对付过了诡诈的敌人,一直没有承认自己的身份,坐了一年监狱,敌人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恽代英。
顾顺章向徐恩曾提供了恽代英的化名,监狱号,并且告诉他,由于地下党人多方营救,近期内恽代英很可能获释。
徐恩曾让特务们拿着刊有恽代英同志照片的黄埔军校同学录到监狱做了核对,才肯定这位只承认自己是“赤色群众”的在押犯,确实是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参加过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中共重要人物恽代英。
陈果夫、陈立夫见抓到了恽代英,便指使徐恩曾,对恽代英实施了一系列威胁利诱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劝诱恽代英。
但是,恽代英坚贞不屈,在酷刑下没有让敌人得到一句有用的供词。最后,蒋介石下令,1931年4月29日,恽代英被杀害于南京,年仅36岁。恽代英在临刑时,大义凛然毫无惧色,高唱《国际歌》。
恽代英不畏生死的革命气概,让徐恩曾这个特务头子感到震惊,以后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想到当时的情景,他都要情不自禁地对身旁的人说:“共产党人的可怕就在于此!”
(照片:恽代英烈士)
琼王悦公后裔看见可留言:
長山堂李氏源于陇西郡,明末清初(1643年)由麻城县孝感乡迁至泸州市泸县瓦子段咀居住。(民国时期即:1643年四川泸县伏龙乡瓦子镇大咀上旁边段咀居住)其字辈如下:
陇西郡始姓源流考表:四十世:
征利昌彤硕乾耳 宗同兑跻恪洪兴
昙崇瑶信超仲伯 尚广当陵禹丞先
長君本次乾隆艾 雍柔升昶合
陇西郡源流会表:二十一世
崧纲参暠钦重熙 天虎炳渊世治旦
隆亨豫适誦纯悦
观公派下:江西萍乡至湖南、湖北字辈列表28世
(观公860年左右唐咸通元年左右出生)
四川泸县長山堂李氏字辈表:
观贵昭延怀 知谏皆仲仕
仁思昌志福 琼庭叟成甫
卿良用大致 正兴啟
長山堂李氏四川排序四十年字辈如下:
奇志琼硕在 麟庭忠国家。
文明定世有 承裕庆光华。
祖德宗功厚 人才应运兴。
昌隆昭远大 荣显著长春。
以下是外迁人员名单:
二世祖:李志萬、万氏 于明末清初(1643年)离开瓦子,外迁不详。
四世祖:李芳、周氏五子在邦、仲、圣、兴 华
五世祖:李在玉、张氏:书麟、超麟
六世祖:李虎麟、蓝氏。李超麟、陈李氏。李兆麟、王氏。皆去向不详,
七世祖:李庭伯、李庭卓、李庭说 杜氏。李庭珅。李庭玞、李庭圪、李庭厚、
李庭宾、罗氏迁洛海。李庭清迁宜宾筠连县。
李庭寳,李庭应、陈氏。李庭拔、潘氏。李庭榜、苏氏。李庭汲、程氏。
八世祖:李忠芝、李忠芙。李忠柱、陈氏。李忠奇、夏氏。李忠乾、陈李氏。
九世祖:李国辅、李国选、李国相、李国恩据老谱记载
四兄弟迁宜宾市江安县牛滚场。
李囯恩迁出。李国衡、胡氏迁富顺县临江溪。
李国统、刘氏迁云南黄角溪。
李国樑迁自贡市。
李国根迁自贡市。
李国树、胡氏生子家旦迁宜宾市筠连县。
李文龙 李文尧 李文溥 民国时期迁成都。
以上人员均是我支一百年前(民国及清朝末年迁出的)外迁至今失去联系的族亲。迁云南、贵州没有留下地名的有几人。望他们的后裔及时与四川省泸县瓦子長山堂李氏联系。谢谢转发!
注:四川泸县長山堂李氏即人们口传的:四川泸县伏龍乡瓦子“大咀上李氏”。
地址:泸县伏龙乡瓦子镇李氏祠堂
《安源记忆》
作者/谭成林
穿越时空隧道,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安源路矿工人举着‘‘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横幅,向路矿当局呼啸而去……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些人,共产党领导的大罢工胜利让人们坚信曙光在前……
从牛马到人的嬗变再到建设者的跨步前进,安源工人历史地选择了义无反顾跟党走。从总平巷里走出了二十多位将军和部长级人物,从这座百年老矿里拉出来的煤淬上汉冶萍的火,开近代工业之河……
没有安源则没有萍矿,没有萍矿则没有萍乡。历史老人反复对我说道,我点头称是,但又生悲怜情愫……
戴着红领巾,用稚嫩的小手扬起栽种纪念馆门前雪松的培土时,祈望的种子一同栽下并时时关注着……
险危的采煤现实环境锤炼了煤矿工人坚毅、耐劳、豪放的性格,一出总平巷,个个散烟,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大声嗓门。煤矿工人在火红的年代激情飞扬,大干快上,热血敬业,青春献共和国。(在物资匮乏的时期周总理亲批下井工人每月五十二斤口粮)正如子女无法选择父母,选择燃烧煤事业的煤矿工人在热量渐渐少甚至灯灭寂静之时,他们骨子里流烫的子民情结牢不可破,资源枯竭分流下岗时,每月生活费仅四百至六百不等,上班的一千元不到,他们在挺着;面对子女考大学囊中羞涩,面对咋舌的房价望洋兴叹,他们心中的信念与先辈一脉相牵……与安源变迁温史,共先烈对话志心。这些大革命时期、火红年代时期屡建功勋的先辈们希望他们的后代坚信共产党大智大勇,深化改革,同为子民,雨露当沾,人民不死,毛公永恒!
作者谭成林简介
男,江西省萍乡市赤山人,大学文化,高级职称,酷爱教育,喜好文学。曾历任江西省企业文联理事,江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萍矿企业文联执行理事,萍乡市音乐家协会理事,萍乡市楹联学会理事。
在职合著《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在安源的故事》,独著巜煤海走笔》。赋闲后独著《深邃情怀》。在《人民日报》信息新报平台、《中国小学生》、文学艺术网、诗缘墨友文学网、文学艺术先锋传媒、《大渡河》、《创作评谭》、《阳光》、巜心声》等发表作品三百余首(篇)。
2020年获海内外诗人作家‘‘经典文学’’第二期大赛第三名,2021年获书香雅颂‘‘华夏杯’’国际诗歌艺术大赛三等奖,2021年获金榜头条文学平台文学创作特等奖和最佳人气奖。
1935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时任红军总政治委员的张国焘(1897年—1979年,江西省萍乡县人氏),反对中共中央关于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苏区”的决定,拒绝执行红军北上的方针,并命令已到达四川北部阿坝地区的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南下,执行《绥(靖)崇(化)丹(巴)懋(功)战役计划》——命令红军第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1905—1974年,湖北省麻城县人氏),率领红军第9军25师、第31军93师,以及红军第5军,组成右路纵队沿大金川(现属金川县境,南面与丹巴县相连)右岸前进,攻占绥靖(现属金川县)、丹巴;
张国焘命令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1901—1990,山西省五台县人氏)、政治委员陈昌浩(1906—1967,湖北省汉阳县人氏),率领红军第4军、第30军、第32军,以及第9军27师的大部分,组成左路纵队自大金川以东地区南下,攻占崇化(现属大金县境)、懋功(现属小金县境)。
驻守在大金川沿岸绥靖、崇化、丹巴一线与红军接战的是刘文辉属下的第24军,双方交战,刘部属下的两个旅被红军击溃;
其中直属旅长余如海率残部溃逃至道孚,散兵游勇达千余人,并就地强征粮饷、骚扰百姓、弄得民怨沸腾,甚至威胁西康宣慰使公署,意欲强索粮饷补给。
诺那师尊忧其演变成地方冲突与骚乱,由西康宣慰使公署出面,在灵雀寺设宴邀请余如海属下三个营的排长以上军官赴宴;酒过三巡,西康宣慰使公署秘书长韩大载师公出面宣布:奉国民政府命令,为免生事端,第24军散留在道孚的士兵,全部由西康宣慰使公署收编;
接收整编前,所有武器均须上缴,由西康宣慰使公署保管。面对公署武装卫队的包围,第24军残部军官只得按韩大载师公的要求,签署让下属士兵上缴全部武器的命令;如此,西康宣慰使公署的武装卫队未费一枪一弹,即让刘自乾刘文辉第24军近二个营的散兵缴械。
此时,道孚县城东南约20公里处噶卡乡的头人来报,一支来历不明的部队约有一营人驻在噶卡,并不知道孚的情况,毫无戒备——这是在丹巴一线与红军交战溃逃下来的刘自乾第24军的另一残部。于是西康宣慰使公署武装卫队长江安西率精壮士兵二十人,每人配长、短枪各一支,藉夜色乘马急驰噶卡乡,连夜袭其不备,先俘其营长,后挟其下令——以西康宣慰使公署的名义,将其下属约一个营的散兵缴械。天亮时分,西康宣慰使公署的武装卫队,已将道孚缴械后的散兵押到噶卡乡,江安西将两队散兵一起押至康定新都桥,由西康宣慰使公署发放路费予以遣散,不准其在康区流窜。
此后,西康宣慰使公署又撒换了道孚、炉霍、甘孜三县的县长,另委派当地的藏人来担任,以加强对康区北部地区的控制。此时,西康宣慰使公署亦积极组建地方民团,形成以“康人治康”为目标的地方武装势力,弱化西康王刘自乾在康区“唯我独尊”的局面,维持中央政府对康区的控制力度——这正是南京国民政府所希望看到的。(上文内容源于喜饶尼玛《诺那呼图克图考》、冯有志《西康史拾遗》、《四川文史资料选辑》、《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史资料选辑》、王川《诺那活佛在内地的活动及对康藏关系的影响》)
2009年北京科技大学肄业生持刀抢劫银行,警方抓获后小伙被判10年,出狱后重新高考成功考进西安交通大学,在他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黎力1987年2月9日出生于江西萍乡市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黎力排行老三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有哥哥姐姐,父母靠着仅有的几亩田地养活着一家人。
因为家庭条件不好,父母没有送哥哥姐姐上学,而是将所有的期许都放在了自己的身上,所幸黎力并没有辜负家人的期待,从小到大他的成绩都是全校第一,学校颁发的各种奖状贴了满满一墙。
在黎力上高中的时候他的父亲听说倒卖烟花赚钱,于是便向亲朋好友借了一笔钱开始经商,只可惜黎爸爸并没有经商的天分,竹篮打水一场空后黎爸爸欠下了十几万的外债。
为了让父亲心情好一点,黎力每天都拼命地学习,他想等毕业之后找到好工作来替父亲还债。就在2003年6月,黎力以554分的成绩被北京科技大学录取,这个成绩也成了当地的高考状元,这个消息让多年来愁眉苦脸的黎爸爸露出了笑容。
黎力来到了北京,他认识了很多的新同学,但同学们家庭条件都比自己好,每次自己拿出父亲积攒已久的零钱学费时,他总会受到周围同学的笑话,这让黎力心里十分难受。
但也有很多热心的同学在得知黎力的生活状况后,便会经常为他买好吃的帮助他,但每次都被黎力拒绝了,因为他有着一个极强的自尊心,在他眼里一直以为这些好心的同学是在换着方法嘲讽自己。
黎力来到北京后十分的懂事,他从来不会主动向家里要钱,并且平时利用课余时间也会做些兼职赚些生活费。
然而就在生活刚刚稳定后,家中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黎力的奶奶病倒了,黎力知道家里并没有钱于是他拼命地打工赚钱,自己只吃馒头咸菜将剩下的钱都寄回家中为奶奶治病。
因为忙于各种工作赚钱,因此黎力的课业一落千丈,最后黎力被学校老师要求延期毕业。学业不顺利可以补考,但奶奶的病情不能耽误,于是黎力便将学习彻底放在了一旁,最忙的时候他可以一天打五份工,但最终他还是没能挽回自己的奶奶。
奶奶去世后黎力很伤心,但他知道家中为了给奶奶治病又欠下不少债,所以他要替父亲还钱,于是他一次次的忽视老师的警告只顾着赚钱,最终黎力收到了学校的肄业证书。
这一刻黎力心中十分绝望,他努力赚钱救奶奶,最终奶奶还是去世了,他一心想要帮助父亲还债,可是自己却拿到了学校的肄业证书以后再也找不到好的工作。
最终在绝望之际黎力想要“玉石俱焚”,他写下了遗书,然后在2009年7月12日的中午,拿着一把水果刀走进中国银行实施抢劫,原本黎力是想在抢劫后将钱寄给父亲还债。
但当钱到手的那一刻他突然明白,这笔钱就算给了父亲也不会用来还债的,警方迟早会追回。于是他在逃跑后给家人打了电话听了听他们的声音,又换了一身新衣服等待着自己被警方逮捕。
五个小时后,警方成功将黎力抓获,此刻的他非常淡定并且交代了一切,2010年8月4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黎力,十年有期徒刑罚款两万。
在入狱后黎力的家人以及老师同学多次探望黎力,因为在他们的心里黎力始终是那个善良的人,在同学眼中黎力还是那个身上只有30块,但却愿意将这30块全部捐给流浪小孩的暖心少年。
2016年11月3日,黎力因表现优异被提前释放,出狱后他找到自己的高中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黎力成功参加了高考以598的分数,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
2017年黎力开始了他新的人生,走之前他向父亲许诺,这一次一定要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不会辜负父亲的所有期待,我们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黎力一定会拥有自己的精彩人生。
1927年9月21日,毛泽东带着1000余名起义军将士正退往文家市。攻打长沙的失败,让年轻的革命军认识到,敌我力量实在太过于悬殊,革命胜利的曙光非常的遥远。
于是,有人就掉队,甚至有一个团长带着整只队伍就跑了。罗荣桓后来回忆道:“当时的情况很糟糕,如果没有三湾改编,我们都要沦为流寇了。”
此时队伍,离三湾还有8天的路程。
毛泽东这一路也想了很多。从发动秋收起义时的4000多人到如今千余人,而且一路上不断地作战,9月23日,在江西萍乡遭反动军队伏击,损失数百人,总指挥卢德铭战死。这么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如何保住革命的火种,就成了他最要思考的问题。
此人一位年轻的学生走入了他的视野。
他叫何挺颖,担任连指导员。他毕业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但并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书生。他所在的连队这一路上竟然没有一个掉队。
毛泽东觉得挺意外,这里一定有学问。
“工农革命军走到今天,也算是经磨历劫吧!我们现在还有1000余人,可是部队怎样才能不垮掉、散掉呢?这是最大的问题啊!”毛泽东声音低沉地道出了心中的忧虑。
“失败不可怕,关键是党不能失去军队的领导权,”何挺颖思考了许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他的连队中,就因为几个排长都是共产党员,所以紧紧地掌握了军队动向,不管是冲锋还是撤退,都有党员进行指挥带动,这样一个连队就会牢牢的凝结在一起。
何挺颖兴奋地说:“现在,部队里的党支部太少,这样不行,等于抓不住部队。只有把党支部建在连队上,就如同我的连队一样。我看要把党的支部建立到每个连队, 就是班、排也要有党的小组,营以上建立党的委员会,举凡军中的重大事情都要经过党支部、党委来决定,这样方能保证党对部队的领导。”
毛泽东也高兴地说:“你说得太对了。把党支部建在连队上。一个人活着要有灵魂,一支队伍也要有军魂!我们的魂魄就是各个党的支部”
这一段谈话内容细节以不可考,但重要的是,几天后,在抵达三湾村,毛泽东就着手了中国革命史上的第一次重要的改革:
第一,把部队从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这是对于现实兵力的正确认识,叫什么不要紧,关键要有战斗力。
第二,实行支部建在连上,班排建立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把党组织延伸到基层连队、班排,这是三湾改编最重要的一条举措。
第三,建立民主制度,实行官兵平等,规定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官兵政治上平等。还废除了军官吃小灶、穿皮靴等特殊待遇。建立士兵委员会,对部队的经济开支和伙食管理进行监督。
后来,毛泽东在向中央的报告中是这样说的: 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因党的支部建设在连上,党代表更为重要。
@南阁水哥 当中国革命解决了革命武装的属性后,就避免出现军阀割据的现象发生。军队跟着党走,而不是跟着权威或者个人行事。
后来在革命历史上有出现过团长、师长的个人叛变投敌,但绝没有一整支部队的哗变,这也说明了,军队并不是私人武装,它是有灵魂的。
而工农革命军的老对手,蒋委员长就没有想明白这一点。后来他也搞了一次全军入党的形式主义的仪式,依然无法挽回败局。理由很简单,他并没有懂得,军队不属于个人而属于人民这个伟大的真理。#极致文史#
#我的家乡在萍乡#
萍乡人称厕所为“东司”。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说“东司”这个词,只说“厕所”、“卫生间”或“盥洗室”。这是词语的命运。
古代叫作“溷厕”
古代的厕所称“溷”、“厕”、“腈”、“屏”、“匽”,比较常见的是叫作“溷厕”。溷,一看字形就知道,和猪有关,嘿嘿,你猜对了,正是猪圈。中国古代的老百姓是聪明无比的,他们设计的厕所就建造在猪圈上面,旁边有台阶方便上下,人在上面痛快,人的排泄物便成为猪的美餐,猪的粪便又成为农作物的肥料,“多次利用”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灰屋”
还有叫“灰屋”的厕所,下层是倒燃烧后的草木灰和炭灰的屋子,人在上面痛快,人的排泄物便落在灰里。扫地的鸡鸭粪便也倒在里面,发酵以后就是最好的肥料。禾苗长到一定的时候,就拿来施肥。
移动厕所“灰桶”
古代,还有能移动的厕所,那就叫灰桶。灰桶下部是草木灰,便便拉到灰里就自然埋了起来,臭气也不容易散发出来,而且变得干燥,容易清理。可能你还不知道呢,故宫就是用这种方式如厕的。
萍乡的“东司”
萍乡乡下多数是“水东司”。每户人家都挖有一个,用三合土封底和四周,主要是防屚,积蓄肥料。东司凼古的上面放木料或木板,人就踩在木料上方便。
习惯的“东司”
乡下很多老头老太蹲“东司”大半辈子,临到老了,儿女接到城里,坐在洁净的抽水马桶上面,倒不能正常工作了。这是习惯使然,不是舒服不舒服的问题。所以,有些卫生间装修,还要弄一个蹲便和一个坐便。
为什么叫做“东司”
“东司”最早是唐代设于东都洛阳官署的总称,这一解释与都司的原意大致相同。将厕所称为东司,是从寺院里开始的。唐宋时期,寺院里的厕所一般建于东侧,称“东司”。《杨柳岸晓风残月》里有:“东司”。现代人解说是南宋和尚对厕所的叫法,我一直认为不一定正确,只能算是最早出现的“东司”文字了。当然,也有“风水说”、"风向说"等等。
萍乡人很早就叫做“东司”
萍乡人唐宋以来就是将厕所叫做“东司”。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至今还有将厕所称“东司”的。例如:日本东福寺是京都最大的禅寺,现存最古老的山门是国家级珍贵文物,而山门东侧的“东司”是日本唯一定为重要文化财产的厕所。那年接待外地客人时,谈到这件事,我说可能是日本僧人在萍乡杨岐山学习的时候传过去的。哈哈,只是爱家乡的表现,反正都是无从可考,可能还是有的。
何老师的“东司”故事
老师何梦麟先生,讲了他七十年代在北京学习语言的故事。说是有一天晚饭以后,他向厕所走去,室友问他饭后去哪里,他说去东司。后来上完厕所到寝室,坐下就看书。室友就催他:“怎么还不走啊?”他茫然的问:“去哪里?”室友说:“你刚才不是说去东四吗?”原来“东四”是北京的一条街道,室友以为他说去“东司”是去“东四”。何老师说当时很尴尬,来学语言的分不清“东司”和“东四”。快40年了。先生已去,笑话还记得。
猜个谜语
脚下踩根料,手里拿张票,估中哩,吃东道
王星:脚踩黄河两岸,手拿机密文件,前面烧开水,后面泡汤圆。
刘黾:屙屎真痛苦,冬天寒风吹屁股。
还有:大风吹屁股,冷气入膀胱
还有:板侧尿流急,坑深粪落迟。
哈哈,你们家乡土话厕所叫什么呢?
2009年7月12日,在北京科技大学内的银行营业厅内发生了惊险的一幕,一名小伙手持水果刀挟持了前来取款的同学。
挟持同学后,他要求银行柜台给他提供10万块钱,银行人员出于对被挟持同学生命安全的保护,赶快给挟持者提供了10万块钱。
拿到钱后的劫匪快速地逃离了现场,不过仅仅5个小时,这名劫匪就被警方抓获,抓获后警方发现,这名劫匪仅花了200元钱。
那么,这个劫匪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获得巨款后为什么一直没有大额消费?
经过警方审讯,获得了劫匪的基本信息,以及作案动机。
劫匪名叫黎力,1987年出生,他出生在江西萍乡的一个贫困家庭,家中兄妹5人,他排老三,父母都是农民,养5个孩子很不容易。
黎力的哥哥和姐姐为了帮父母减轻负担,也为了供弟弟妹妹们读书,选择早早辍学外出打工,供弟弟妹妹读书。
黎力当时虽小,却也知道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从小他读书都非常刻苦,因为刻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拔尖。
黎力虽然学习刻苦,成绩拔尖,但是因为他是乙肝携带者,让同学们都很孤立他。
并且他有口吃的毛病,更成了同学们的笑柄,从小在同学们的嘲笑和孤立中长大,让他生活的极度自卑,他非常渴望逃离他从小生活的生活环境。
于是他就发奋读书,他要利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早日考上大学,离开现在的生活环境。
终于,2003年,年仅16岁的黎力以554分的高分成为当地理科状元,并且被北京科技大学成功录取。
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让全家人都很骄傲,周围的人都说这个孩子有出息,将来必成大器。
大家都看到了黎力取得的成绩,却没人注意到,因为长期在学校被孤立,导致黎力严重自卑,已经到了抑郁的地步。
黎力以为自己终于逃离了被同学嘲笑的环境,来到一个全新的大学环境,自己可以在哪里很好的生活。
满怀着憧憬,带着家人的期望,他来到了北京科技大学,他希望自己在那里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可是随后发生的一切,让他再度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之中,因为他是以16岁的身份考进大学。
本身比身边的其他同学就小几岁,这样显得他有点和别的同学‘与众不同’。
同时还是因为他的口吃毛病,在大学同样被同学所嘲笑,同学们每次的嘲笑都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内心。
被嘲笑黎力尚能隐忍,但是因为他是乙肝携带者,他再度地被寝室室友‘孤立’,黎力发现,即使换了环境自己依旧是被‘孤立’的命运,这也击垮了他内心的防线。
他开始自暴自弃,不再是曾经那个品学兼优的少年,他疯狂地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因为只有在游戏里,别人才不会嘲笑他,也只有在游戏里,他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因为打游戏,他错过了学业,在校留级2年依旧没有通过考试,没有拿到大学毕业证,最终只拿到一个北京科技大学肄业证。
从当年的状元到现在的肄业生,黎力的内心落差可想而知,随后他试图融入社会,找了很多份家教的工作,但是因为他口吃的毛病,没有人愿意用他。
从小被人歧视,大学被人‘孤立’,进入社会没有人愿意用他,黎力再也撑不住了,他内心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他一度给奶奶透漏过不想活了的念头,后来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赶紧改口说开玩笑的。
其实这不是玩笑,黎力真的精神已经在崩溃的边缘,他想要自杀,遗书都已经写好了。
但是自杀前他想到父母多年抚养自己的艰辛,他想要回报父母,但是他又没钱,他就决定自杀前,抢一次钱,给父母留下养老钱。
随后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父母知道黎力的行为之后悲痛万分,很悔恨没有关注黎力内心的变化,没有及时地给他做心理疏导,才导致他酿此大错。
最终黎力被判10年,后来经过减刑2年8个月,在监狱里他也意识到自己曾经的愚蠢行为,他准备从头再来。
出狱后重新参加高考,再次以598分的高分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这一次黎力没有再浪费机会,终于顺利毕业,也开始迎来了他全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