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 简报 范文(公务员公文简报格式)
2023-05-07 21:58

干部年轻化是趋势,我是三十岁考上公务员的,一起考进来的有的刚刚毕业才二十三岁的同事,今年一个九零后一起进来的同事提了副科,而我自己在两年前领导给画了一个大饼,说解决股级,就这样以一个口头负责人的身份负责一个站所的各项事务,协调关系、完成报表、迎接检查、团结同事、编纂工作计划、完成年终总结、几百页几百页的各种项目创建、各种方案、各类简报……工作不可胃不努力,然后最后在领导一纸高升调令走后,也就那样了,甚至没有一句安心的话留给你!所谓的股级都没有捞到!其实不是在乎这个股级,在乎股级以后加的五十元工资[捂脸],而是看着身边的同事个个有位子安排,而并不差的自己落后太远而心有不甘!

#领导# #公务员考试# #干部#

父母都是体制内的,受家庭环境影响,大四时我就开始考编制,现已在体制内十几年。换过2个单位,6个处室,从基层公务员到部委公务员。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告诉大家:不管你有无背景,在体制内干好一件事能比别人少奋斗10年,那就是写好公文。

体制内的任何一个岗位几乎都离不开材料,要是不会写材料,是很难混好的,像简报、发言稿、工作方案之类的都是必须具备的基础功。

材料写得好,常常会被领导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最怕的就是写材料时手头没资料,脑袋没东西,时间都浪费在找素材上面。而去上网搜寻类似公文时,搜到的都是过时的材料,内容参差不齐,折腾半天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在这里,推荐给大家这个公文写作高手必备的工具箱,里面包含12万字的笔杆子写作典故+例文+赏析汇编,涉及公文模板、常用成语、句式、常见发言稿等等。少喝2杯咖啡就能得获得这个工具箱,帮助你解决困扰。需要的朋友点击下面的看一看或链接即可下单噢!

考上公务员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灵光一闪]

早上7:45起床,8:15左右出门。开车半小时左右到单位。花十五分钟时间,在单位食堂用早餐,早餐刷卡10元,实际上没有花自己钱,单位按每月工作日打到卡上(早餐10元,中餐20),总体上,早餐品种还算丰富,稀饭,面条,牛奶,豆浆,包子,馒头,各种小菜、点心。

9:00开始正式工作。处里有个年轻小伙子在写一份报给政府的简报,给他提了修改意见。自己埋头起草一个落实中央文件的意见。中间十点半,参加了一个上级文件的征求意见会,然后继续写文件,直到12:00。

中午12:00过,去食堂吃饭,四荤四素自助,主食有面条,米饭,加上酸奶和水果。我一般中午不吃主食,肉菜吃点完事。

中午不忙的时候,吃完饭和相熟的同事在院子里面散步半小时,天南海北吹牛。一点钟在办公室睡觉一小时左右,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行军床,方便中午休息,也是因为忙的时候加班多,有时只能睡在单位。

下午两点,继续写文件。小伙子的简报成稿,审过后签给处长。然后继续写文件。因为晚上要和一个领导出差到隔壁省会,联系车队派车,准备明天领导开会要用的材料。

6:00到正式下班时间,几个文件送去给领导签,汇报一些工作。是的,领导一般白天都在外面开会,下班时间才回单位签文件,布置工作。

6:30,到食堂匆匆刨了几口饭,和领导一共三人,坐车到火车站,下班时间还堵车,幸好里的不远,7:15赶到车站,正好赶上7:30的高铁。大概日常就是这样了!

你们觉得呢?

王室原本是各国的统治者,如今不少国家的王室都只作花瓶不掌实权,成了“历史遗留老干部”。然而这些“外国退休老干部”享受的待遇,超乎你的想象。

1、英国。

大英帝国王室每年都会发布一个财务简报,公布王室花费和各个成员的财产。女王就老是抱怨,她烫过几次头,用了多少纸尿裤,简报里都能查到。因为简报里光是女王的部分就超过150页,可见女王多能花钱,不只是用在烫头和纸尿裤上。

2018年,英国王室全年花费670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6亿多!到了2020年,其开销更是涨到人民币6.3亿。

钱都花到哪儿去了?

比如2018年哈里王子和梅根大婚,结婚要有房啊,王室就拿个老房子给小两口装修,他俩花掉约人民币2200万。装修房子的钱比你买房子的都多;查尔斯老王子去古巴旅游散心,花掉约人民币370万,旅游一次花掉一辆法拉利的钱。

王室宴请每年花掉约人民币1500多万,光是酒水就约人民币363万,平均一天喝掉一万元的酒。真会过日子;女王还有辆专用火车,一年要花掉人民币90万,可一年她就乘坐5次。

还有伺候王室的员工的差旅费、工资以及其他费用等。英国人还别抱怨,王室出门办事,都是代表你们啊,国家形象的事,能叫贵吗?

王室的钱除了自有资产投资收益,还有国家每年给的“君主拨款”。2018年,“君主拨款”总额约为人民币7.5亿。可那年花掉的是6亿,感觉王室还能存点钱。

养这一大家子人,就要花这么多钱。这还是不干事的“摆设”,养干活的政府还得一大笔钱。

2、日本。

日本天皇家族一直被人们称赞为最“平民范儿”的皇室。

比如天皇夫妇的生日礼服,一套穿了很多年。比如皇室的御用轿车日产PRINCE Royal开了40年,一直是只修不换,直到日产亲自恳求说,零部件太老有安全隐患了,天皇才换了辆新车。

那么,这么节俭亲民的皇室,成员只有不到20人,他们一年花掉多少钱呢?

答案是2.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亿多。

你们平民皇室,怎么花起钱如洪水?

天皇和皇室成员的生活费被称为“内廷费”,一切开销均由国家财政负担,也不需要交任何税。

日本皇室包括天皇一家和日本文仁亲王一家,每家一年大约是人民币1800万。其他皇室成员发“皇族费”作为生活费,成年男性每人每年约人民币160万。至于皇族女性成员嘛,嫁给平民以后,就没有皇室身份了,为了“节约开支”,也就拿不到这份钱了。

看起来不多,可是还有伺候皇室的人。负责日本皇室管理的宫内厅,一共有1000多名职员。有30名园丁、25名御厨、78名水管工以及160名仆人,此外还有电工、建筑工人,甚至御用管弦乐队。据说,天皇家每个月的水费就达到48万人民币。

而对于普通百姓,这真是爱的供养。

3、荷兰王室。

荷兰王室是发薪水的,而且跟公务员同步涨薪,明年工资涨幅5%,国王的年工资折合人民币700万,皇后少一点,人民币270万,加起来也才1000万不到,也就一般富豪的程度。

但是……

谁说王室要花自己的工资了?荷兰王室花钱可以找政府报销啊,只要申报“人事及材料费”这个名目就行。因为王室的活动都是履行“公共职责”嘛,都是为了国家,所以理应政府出钱。所以实际一统计,荷兰王室一年开销人民币3亿多!

这还没算上王室的安全保护,这个钱该国防部出,一年花掉2亿人民币轻轻松松。荷兰前财政部长偷偷算过,王室一年真正的花费可能超过9亿人民币。

你说把王室卖了,能换多少艘航母啊。

4、西班牙。

西班牙王室就相对比较可怜了。王室成员和所有西班牙人一样,都要申报收入和财产,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真是一点面子也没有。

最没有面子的是,上一任国王因为花钱太多,被逼退位。

2011年,国王的女婿涉嫌贪污约600万欧元,法官还怀疑公主夫妇逃税。接着又有媒体曝光,国王的“情人”至少有1500个,听着就很离谱。为了“平息民愤”,国王只好把每年花费的明细公布,结果大家一看,虽然纸面上王室的预算是人民币6000多万,但是实际上的花费接近4亿。

民愤更大了。

胡安·卡洛斯一世只好退位,把烂摊子留给儿子。

5、瑞典和丹麦王室

这两个王室放在一起说,因为这两个王室都是号称欧洲最穷最好养的王室。

这两个王室都要交税。

瑞典纳税人给王室支付的供养金,每年大概人民币1亿多。一半用于修缮维护王室的城堡、购置更换家具、添置珠宝等等。另一半要支付旅差费,给为王室工作的200名雇员发工资;王室家庭成员还要每人分一些钱。

丹麦王室一年的开始也差不多是人民币1亿多。不过也有人表示,很多额外产生的费用没法计算在里面。其实应该不止这么多。但同行们一衬托,已经算是很节俭的王室了。

丹麦王室甚至因为王储的妻子玛丽王妃花钱太狠,逼着她重签了财产缩水版的婚前协议,因为她每年花掉约人民币2300万,震惊了丹麦人。

丹麦人真没见过世面。

小孙是前面两任领导的大红人,可新领导上任没多久就把他边缘化了,小孙郁闷啊,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小孙以前是乡村小学的老师,7、8年前通过公务员考试招考进单位的。招进来时,他已经30出头了,有妻有子。

刚到省城的时候,他们一家四口租住在城乡结合部的一间平房里,妻子没啥文化,在家专门带小儿子,大女儿刚上小学二年级,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那时候,大女儿一放学就到单位办公室写作业,父女俩经常在办公室里待到8、9点钟都不回家。科长看到小孙天天耗在办公室里,就对他说:“小孙啊,不加班就早点回家吧,孩子天天按时吃不上晚饭,对身体也不好啊!”小孙的女儿长得瘦瘦弱弱的,个子明显比同龄人矮。

小孙嘴上答应着,但天天还是在办公室里熬着不回家。后来才听单位的同事说,他租的房子条件很差,又没网,孩子回去根本没法学习。

小孙不愧是当过老师的人,文字功夫相当好,科室里的主要材料基本都交给他来写。慢慢地,连单位主要领导都知道他材料写的好。机关单位最缺的就是笔杆子,没多久,就把他调到办公室专门写材料去了。

调到办公室后,小孙如鱼得水,单位的总结,领导讲话等重要材料都交给他来写,他也是不负期望,材料越写越好,深得领导赏识。

那时,他天天还是领着儿子在办公室熬着,领导见了,还以为他天天加班,在大会上表扬他带着孩子加班,很辛苦,对他印象甚好!

那时,局长去外地开会总带着他,特别是第二任领导,是从高校出来的,尤其喜欢参加全国性的各种论坛、会议等,在会上的主旨发言、PPT等都是小孙做的,局长去外地开会更是离不开他,他无形中成了局长秘书。

那时候,单位各种重要材料基本上都是出自小孙之手,他经常白天在单位睡觉,晚上写材料。对此,周围的人颇有微词。

不久,小孙被提拔为办公室副主任。从那时起,办公室主任给他安排工作,他已经不太听了。他对手下也慢慢端起了官架子。有时,去会议室开会,他自己都不端水杯,不带笔,让手下给他送过去,次数多了,大家对他意见很大。

他只听局长的,把别人都不放在眼里。有一次,一个副局长要去市府开会,他负责写汇报材料,提前几天就安排的工作,他直到开会前半小时,才把材料交到副局长手上。副局长拿着材料就匆匆走了,都没时间看一眼,更别说修改了。

后来听人说,小孙就是故意拖到最后一刻才把材料交出来,省得被副局长挑剔,让他改来改去的麻烦。以前好像也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小孙依然我行我素,但有局长罩着,倒也相安无事。

后来,局长高升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那个副局长当上局长了。小孙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

写的材料新局长死活看不上,不是说华而不实,就是嫌站位太高,空洞无物。写出的材料一遍遍修改,就是过不了关。弄到最后,小孙都不知道怎么写了。为此,挨了不知多少批评。唉,领导的心,三月的天,让人琢磨不透啊!

后来,局长挖掘出一个年轻人,写的东西很对他的胃口。从此,很多材料都交给他来写了,包括他个人的一些材料。

小孙慢慢闲下来了,连局长办公会也不让参加了。各种会上点名不点名地挨了不少批评。

新局长上任后,专门出台了一项内部管理制度,其中有一条“撰写的材料必须至少提前半天交给分管领导审定后呈主要领导审阅”,明眼人一看就是针对他的。

不久,小孙就被调整到另外一个科室当副科长去了,每天就是写写信息,发发简报,倒是轻松多了。单位的重要材料早都不让他写了。小孙被彻底边缘化了。

那个被局长慧眼识珠的年轻人,很快就被提拔为重点业务科室的副科长,局长很信任他,重要材料依然交给他来写。

小孙彻底离开了单位的核心圈子,风光不在!通过辛苦努力拿到的一把好牌,就这样被他打烂了,不知还得熬多久才能重振旗鼓。只是,韶华易逝,他能等得起吗?

小孙的事,给了我们不少启示:

1、群众基础很重要。小孙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他提拔以后,马上开始折腾身边的人,耍官威,摆官架,对周边人缺少起码的尊重,以致坏了口碑。“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群众就是这坚不可摧的营盘,是单位的根基。众口铄金哪!“不管走得多远,都不能忘了来时的路”。

2、轻慢副职要不得。小孙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心里眼里只有局长一个人,把为单位工作当作了只为一把手一人服务,缺乏长期的战略眼光。他把副职不当一回事,能应付就应付,尊重不足,轻慢有余。要知道,现在机关单位一把手往往就是“流水的官”,在同一单位任职的时间很有限,走时带你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工作的基本遵循”,这个根本不能丢,丢了根基何以立足。

3、综合素养很重要。小孙的言行,充分体现出其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的不足。“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自身过得硬,“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小孙的故事讲完了,欢迎下方留言评论哦!

我是@笑看云卷风舒 ,关注我,每天分享不同的故事!

#微头条日签#

#今天是邓稼先诞辰98周年# 头条热榜

邓稼先曾为核事业隐姓埋名28年。我推测很多人搞不清楚,中国的“原子弹之父”到底说的是谁。邓稼先?钱三强?

最早的说法来自法国。1965年7月,法国人的《科学与生活》把简报邮寄给了钱三强,里面说“北京原子能研究所的领导人是曾在巴黎大学学习过的物理学家钱三强博士。他才是真正的中国原子弹之父”。这封海外来信,黄庆桥博士研究发现,是先由原子能所待拆,再根据副所长力一意见具函报告给科委八局,又转二机部七局审查,然后才转给钱三强的秘书张振德。1967年6月17日,氢弹爆炸成功,法新社发文还是称钱三强是中国的核弹之父。国内转载了这篇文章。这些给钱三强后来带来了麻烦,成为他“抢功”的罪状。1970年代末期,钱三强可以公开,所以成为了重点宣传对象。1978年的《文汇报》、1979年《科学的春天》书里、1987年的《科学报》等等等等都说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到了新世纪还是有类似的宣传。

邓稼先的事迹一直到1986年才开始广泛宣传,当年他就去世了。1993年,杨振宁写的《邓稼先》把他跟美国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并列。综合来看,从理论到科学实践到国防工业事业管理,中国原子弹之父应该是钱三强。

结论:现在公务员考试的科技常识题,中国原子弹之父的正确选项是:钱三强。

深圳封城抗疫教科书般的取胜之道,供上海参考。

在3月13日前后,深圳和上海的新冠疫情都开始了蔓延。3月13日,近2000万人口的深圳果断宣布,全市封城全民检测,公交地铁停运。截止到4月6日,深圳已经连续4天没有新增本土病例。深圳封城抗疫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堪称经典教科书般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昨天有朋友和深圳及上海亲友有深入沟通过,初步总结经验教训如下:

1、深圳检测布局早且很充分,各小区、各商业大厦、各公交地铁枢纽点,随处都有检测点,检测很方便,很多地方进入必须24小时核酸阴性,逼得大家必须每天检核酸才不影响上班和外出。

2、14日深圳封城前,深圳绝大部分人已做过超10轮检测,而上海绝大部分人此时一轮都没做过。

3、日增100多例时,深圳坐不住了,迅速封城,而上海首鼠两端,犹豫不决。

4、封城前深圳就果断处理8名官员,免职的有市区高官,起到警示作用。

5、(敲黑板重点来了),13日深圳封城时,同时宣布全市商超人员、餐饮业人员,外卖配送人员不封,(也就几万个人,天天备案做核酸也就不太费劲)。那天宣布时间很晚,没人抢的了菜,第二天开始有人抢菜,后来看小区超市不关门,小区餐饮店都开着(只是不能堂食),也就放心了(我女儿囤了7碗泡面一包都没吃)。小区没超市餐馆的叫外卖也没问题。

6、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办,食品配送这种活最有效率的就是外卖员和跑腿员,2个人顶10个志愿者。放着现成的成熟系统不用,用志愿者配送蔬菜,效率低也民怨大。放开商超人员,餐饮业人员和跑腿外卖员,效率高、成本低(志愿者也是有成本的),满足群众需要、维持餐饮业和外卖业生存,一举几得。

7、有些事不一定要专业人员办。检测人员不一定要医护人员,志愿者经过简单培训完全可以胜任。深圳是用公务员、事业机构、甚至银行人员(反正隔离了也没人去银行)轮班倒检测,这些人在家呆着也是要发工资的,出来当志愿者不用太多成本。各小区检测很方便,是规定个时间段,比如早上9点到下午五点半。工作学习累了下来刷个手机最多排十分钟队就做了,对百姓生活干扰很小。

8、不用医护人员做检测,腾出医护人员宝贵资源,维持医院正常开张;去医院只要出示24小时核酸证明可以正常就诊,减少附带损失。

9、封城时深圳每天三次疫情最新简报公布,简洁明了没有什么废话,也没有用严格新冠肺炎标准来区分确诊病例以减少数字的做法(难道对应“无症状感染者”的不是“有症状感染者”吗,发烧咳嗽这些不就是有症状吗?一定要“双肺磨玻璃状病变”才算确诊?简单的事情,不要搞复杂了。

10、数据清晰准确透明,这应该是基本要求吧。上海检测结果与手机信息显示不一致的情况很多,导致瞒报漏报。信息不准确透明的情况下,科学决策更加无从谈起。

11、即便是现在,深圳各地现在还是要求48小时核酸证明,深圳市民到目前为止应该做了不下20轮检测了。我这离深圳100多公里,每天下班下高速也要截停检一次(五分钟而已)。

12、最后,全深圳人民封城时情绪稳定,欢乐和谐,没传出一例有影响之负面新闻,一周时间迅速解决战斗,解封后各位同学们社畜们遗憾之情溢于言表,纷纷表示坚持抗疫不放松,争取全胜。

特约评论员:梧桐山

我挺纳闷为啥在部门呆了七八年的临时工孙哥突然被调走了,直到偶然在校报上看到一张照片,孙哥站中间领导站旁边。

孙哥今年四十多岁,虽然是临时工但也称得上是业务能手,在部门呆了快十年。孙哥长得肥头大耳又有啤酒肚,加上他这岁数,很多人还以为他是我们部门领导。

前段时间老领导退休,新来个负责人才三十多岁,和孙哥一比还真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似的。正好刚上任比较有干劲,就去到别的学校进行考察。

当时孙哥陪着他一起去的,对方学校相应部门出来对接,带着部门领导参观了宿舍等地,结束后因为要出简报就提议一起合个影。

对方直接把孙哥排在了正中间,看来是把孙哥当成我们领导了。孙哥也没说啥,乐呵呵地就站了C位,科长也没说啥站在了他的旁边,再旁边就是考察学校的部门人员。

等回来以后孙哥还跟我们开玩笑呢,说自己也体验了一把领导的感觉,当时人们还觉得新领导心胸宽广挺大度的,毕竟简报都登了出来,没想到俩月不到,孙哥被调到了别的部门,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公务员# #职场#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留言。

更多干货分享,关注小西学长,助你成功!

(微说)《大李的职称》4 第二年的职称评审,在学校里,最终弄得两败俱伤。大李也成了同事私下谈论的对象。

有对大李报以同情的,也有说大李有点过的。事情过后,被大李指名的同事成了大李的仇人。另一个无辜遭殃受到波及的,也把责任怪在大李这里。搁谁谁不难受?

经大李到县里这么一闹,学校也多少受到一些牵连。校长被诫勉谈话。这点小事闹得沸沸扬扬,校长的工作水平受到质疑。

朋友也和大李谈了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各种厉害。大李沉默了。他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因为那几张证书他可以肯定。

但是结局却不是大李能想到,也不是大李能够承受的。大李的格局在这,他看不到太远。

事已至此,也只能如此。

大李又恢复了上一年的疯狂。大家也暗暗佩服大李的韧劲。不去拼搏,你不知道一年,一个人可以进步多大。

看在眼里,大家都说,下次大李稳了。

可是如果事事皆如所料,生活也就真真如意了。

公示栏前,大李和朋友站着。久久没有声音。朋友看看大李,大李眼圈发红,好似有一团火,要喷射。牙恨恨地咬着。

朋友拉拉大李的膀子。大李看看朋友的眼,抹了一把眼泪。笑了。

大李又一次落败了。

去年排第一的同事,今年考上了公务员。这里的纷争与他无关了。今年学校只有一个名额。大李第二,比“仇人”低0.5分。这0.5分是一个尴尬的数字。

大李的手机收到一条简讯,是朋友的。“晚上喝口。”

戒了两年的酒杯,又端了起来。大李这次喝了很多,朋友带来的话让大李醍醐灌顶。

是啊,总归要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代价的。

朋友带了校长话来,别闹,对谁都不好。今年是一次小教训。

大李通透了。0.5分。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