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科技
“大抵制”时代,杨笠戳了谁的心?
2023-08-09 05:03

“大抵制”时代,杨笠戳了谁的心?

杨笠又一次站在了话题中心。

3月18日,英特尔发布了一则宣传视频,视频中脱口秀演员杨笠说,“英特尔的眼光太高了,比我挑对象的眼光都高。”由于杨笠身上自带的两性争议,这条微博发布后迅速引爆了舆论。

一部分人认为杨笠挑拨男女对立,“以男性用户为主”的英特尔不应该选择她做宣传,另一边也有一部分人对杨笠表示支持,出言反驳。

3月24日晚“大抵制”时代,杨笠戳了谁的心?,杨笠在自己的微博发声,并未提及相关事宜,只是言及对网友的感谢,并表示,“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我们要相信的是我们周围的人。我挺好,大家不用担心。”

“说破无毒”的脱口秀

从《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上那句“明明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迅速在互联网上蔓延开始,关于杨笠的争议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喜欢她的人将她的话奉为圭臬,讨厌她的人愤怒至极,在社交媒体上对她痛骂。由此,脱口秀这门艺术的“冒犯性”也被大众所关注。

脱口秀本身是一种采用辩论、谈话或叙述等方式围绕一个或多个话题进行的语言展示类节目。

广义上的脱口秀包含大众所熟知的访谈、谈话、辩论类节目,从《实话实说》《艺术人生》《锵锵三人行》,到《晓说》《逻辑思维》《奇葩说》等,都属此列。

而如今,随着《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的热播,“脱口秀演员”这个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我们此时说的“脱口秀”更接近与“单口喜剧”,即“一个人、一只麦为其基本形式,笑话与段子为其表演内容,引人发笑为其终极目标”。

就如杨笠在访谈中所回应的,脱口秀只是一种表演,“都是在讲段子,其实只是在服务别人”。

当下在网络土壤中生发并异军突起的脱口秀节目,其传递出的价值观更贴近年轻群体,内容主要聚焦在日常生活、娱乐八卦、两性情感等等。例如“北上广,爱来不来”“今天你的人设崩了吗”“爱一个人好难”等等。

而演员们在表演过程中,用将俯拾即是的生活现象进行荒诞化的表达,用幽默消解深刻。在节目所营造的松弛、平等的文化氛围之内,文本不断生成和流动,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给表演者自下而上解构社会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演员们通过拼贴、戏仿的方式性别对抗百度影音,将传统观念中具有崇高感的概念和事物以幽默的方式祛魅。李雪琴把哲学问题的探讨降格为日常生活的烦恼,感叹“宇宙的尽头就是铁岭”“宇宙都有尽头,而北京地铁没有”。呼兰讲金融市场商务信息网mobile移动站,说“金融和医学是一样的,玩儿的就是心跳” 。

在这种无深度、平等化的娱乐中,脱口秀以笑点击中观众的痛点,让观众产生共情,释放情绪。而产生共情的前提是语义预设,即“交际双方共同拥有的背景知识,并且这些背景知识是说话者对对方的背景知识的设想”。

在表演过程中会心一笑的观众,大多经历过或者见证过北京地铁的拥挤,以及金融市场的大起大落。

有共识才会产生共鸣。同样,杨笠对于男性“普通但自信”的调侃背后,是当下女性被社会公共领域边缘化,一些男性由于自身性别而产生优越感、占据强势地位对女性说教的现象。

相应的,她也在表演中调侃过企图用孩子来挽留婚姻的女性,“快加油,再生一个,再生一个他就爱我了。”

事实上,杨笠将两性问题进行幽默化的解读,正是脱口秀“说破无毒”(指事情说清楚、明白了是没有害处的)的喜剧精神,但杨笠的表演也并非完美无缺。

让表达回归表达,艺术回归艺术,对杨笠的批评如果跳脱出性别立场,或许会更有力,也更有价值。正如杨笠谈到自己的就医经历时所说,“我已经不只是一个女人了,就是一个人,我现在感到自由。”

愈演愈烈的“大抵制时代”

诚然,杨笠所涉足的两性话题,近年来尤其是在文艺领域中越来越敏感,受到争议是必然的。

对于她的表达是否欠妥,她在脱口秀领域内的艺术价值如何,观众对她的评价是否过誉,她的表演是否会给人带来冒犯和不适,观众也有权利批评、讨论和争辩。

但从目前的网络舆情来看,许多网友的行为早已超出了评论或者争论的范围。“批评”被泛化成“抵制”,抵制者以“男性是电脑的消费主力”为由骚扰品牌,在各个平台上进行举报、谩骂、侮辱,甚至人身攻击。

迫于压力,英特尔删除了与杨笠相关的宣传物料。滑稽的是,杨笠代言的女性用品品牌也有相同的遭遇,一众男性网友以“消费者”的姿态抵制杨笠代言女性用品,让人啼笑皆非。

类似的事件并非第一次发生,前不久杨笠为 “海澜之家”带货,引发了男性集体抵制。再往前追溯,去年《脱口秀反跨年》节目播出后,杨笠也被男性网友号召举报。

一众义愤填膺的网友将她的行为冠以 “涉嫌性别歧视,煽动性别对立”,甚至是“煽动群众内部矛盾,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严重罪名,给她扣上“劣迹艺人”的帽子,致力于“封杀”她,通过举报和骚扰的方式让她的作品下架,商务泡汤。

事实上性别对抗百度影音,杨笠的遭遇是网络“大抵制时代”的又一佐证。不知什么时候起,“抵制”成为了网友排除异己、宣泄不满的有效途径。

对于影视作品而言,从剧中的情节、台词,到参与创作的演员、导演,甚至IP的原著作者,只要有一处不符合一部分观众的预想,触发负面情绪,随之而来的就是铺天盖地的骚扰和举报。

而同样境况的艺人,被冠以“劣迹艺人”之名,举报作品和商务代言,这几乎已经成为一套完整的流程。

本质上,无论是文艺作品的价值传递,还是艺人的品质德行,都有相关的审查和监管部门把关。前不久的两会也已提出,对“劣迹艺人”“污点艺人”的性质、不良影响的认定以及惩罚,应当有章可循。

作为观众,固然有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但举报下架、骚扰抵制、纠缠不休,已经远远越过了“评论”的范围,其行为实实在在地扰乱舆论空间的正常秩序,造成相关监管部门的困扰。

事已至此,无论是抵制者还是支持者,已经没有人在乎,杨笠其实从没有标榜过自己是所谓“女权主义者”。杨笠成为了宣泄性别对抗的一个符号,而在这个符号之下一切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都被合理化。

就像脱口秀的艺术归于艺术一样,网友的行为也该归于行为。网友的评论和表达需要边界,而不是任其躲在“抵制”的正义之名下为所欲为。

纵然监管不易,但互联网愈发渗透进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空间的秩序亟待进一步的规范。正如杨笠在回应中所说的,“有时候有些声音可能比较大,但未必代表人很多。”以堵代疏、按闹分配,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愿“大抵制时代”早日结束。

【文/乔木】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如侵犯您的权益或不适传播,请邮件通知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