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
超越苹果登顶全球市值榜 微软凭什么?
2023-10-01 17:03

超越苹果登顶全球市值榜 微软凭什么?

但是,最近微软又开始刷屏了。近日微软的市值超越如日中天的苹果,已近2.5万亿美元(超过创业板1000多家上市企业总市值的13万亿元)的惊艳表现,登顶全球市值排行榜。市值往往是一家公司体量、运营状况及发展前景的一面镜子,微软市值登顶全球也确实含金量十足。微软最新财季(2021年7月~9月)总收入453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这是2014年以来的最大单季增幅;净利润205亿美元,同比增长48%,这是公司单季利润首次超过200亿美元,且净利润率达到恐怖的45.3%。

而就在几年前,微软给外界还是一个没落巨头的形象,手机市场和手机系统屡战屡败,面临PC时代相对衰落的同时,错失了关键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业绩和市值也是每况愈下。2010年,苹果市值首次超过微软,《纽约时报》发表评论称:“这是新时代的开始,也是旧时代的结束。”

短短数年间,业绩和市值都重回巅峰,微软究竟做对了什么?微软市值重新超越苹果,是否意味着新时代的来临?微软的跌落谷底和重回巅峰,上演了科技产业及科技巨头的兴衰更替的最佳范本,很多东西和细节依然值得好好回味和借鉴。本期商业案例,《中国经营报》记者为你揭开微软兴衰背后的经营秘密。

自我救赎

破除大公司病

对全球大多数人而言,微软就是电脑操作系统的代名词。曾几何时,微软靠着Office软件和Windows操作系统,霸占着全球PC操作系统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全球范围内变相“收税”,业绩也藉此一路狂飙突进。相关统计显示,在1975年到1998年的24年中,微软的销售收入翻了90.5万倍,年均增长率高达120.2%。

2000年,微软的市值就冲到6000亿美元之上,而当时仅比微软晚成立一年的苹果的市值还在100亿美元上下徘徊。但是,当微软还沉浸在PC时代的辉煌时,苹果的乔布斯已经酝酿着如何改变世界。

不幸的是,2000年后的微软赶上了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裂。从手机市场到手机系统,微软几乎完整错失了整个移动互联网浪潮,同时开始遭遇愈发多的反垄断调查,变得愈发跟不上时代节拍。2008年到2013年,微软的营收从604.2亿美元增长至778.5亿美元,增幅仅为28.8%;同期,苹果营收从324.8亿美元飙升至1709.1亿美元,增长了4倍多。亚马逊增长了3倍多,(meta)更是翻了10倍不止。

与业绩相对应的是,2013年,微软市值缩水至3000亿美元左右,苹果市值在2010年超越微软后绝尘而去。

2014年,印度裔的纳德拉接替鲍尔默出任微软第三代掌门人。彼时的微软更像一头深陷泥沼的大象,业务增长陷入停滞,更令人糟心的是,“大公司病”正侵蚀着这家10万名员工的巨人企业,公司内部程序繁杂冗余,内卷严重。

“员工们倦怠了,他们深深地感到挫折……他们怀着伟大梦想来到微软,但执行繁杂冗余的程序,以及会议中无休止的争吵。”纳德拉回忆那段日子时说。

新帅纳德拉做事风格温和,酷爱读书,办公室几乎被各类书籍占满。对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与人沟通时也很有同理心,擅长团结各类人群并“放下那些指向彼此的枪”。外界曾给予他这样的评价:一个具有局外人眼光的局内人。

实际上,纳德拉在就任微软掌门人前,曾在Windows、Office等多个业务部门工作,先后领导微软的必应(Bing)搜索引擎、Azure云计算等业务。在这些任上,纳德拉的能力和天赋展露无遗。

2011年,纳德拉被任命为微软服务器与工具部门(STB)负责人,负责微软的企业级服务及云计算业务。而STB可能是当时微软内部斗争最为严重的部门之一。“(STB)团队中的每一位领导者,实际上都是其所主持业务的CEO。他们独立生存、独立运营……我刚到这个位置时完全没有施力点,而且更糟糕的是,很多人认为他们应该坐在我的位置上。”纳德拉回忆说。

也因此,微软当时的云计算业务几乎是一团糟。2011年,已经耕耘8年的亚马逊云计算业务已有几十亿美元的年收入,而同期微软收入仅有几百万美元,企业服务业务几乎是STB的全部收入来源,没有一个高管愿把资源投入到云计算业务中。

纳德拉没有将云计算业务独立或者重点提拔云计算团队,而是另辟蹊径。在与STB各个管理团队深入沟通、了解各自需求和合作思路后,将原先云计算项目分拆到各个高管现有业务矩阵中,重组形成了“本地服务器+公有云”的混合云解决方案。

由此,云计算没有成为冲击各相关主营业务的“外来者”,反而成为各部门的业务新增长点,微软云计算业务因此得到了各位高管的全力支持微软市值c,收入开始迅猛增长,部门地位和收益水涨船高。纳德拉也得到了STB团队的真心拥护。

在大好的形势下,纳德拉顺势推出了微软的云计算品牌Azure。并继续发挥他善于团结人的优势,招揽行业最优秀的人才齐聚麾下。他找来了雅虎的拉古·拉玛克里斯南、的联合创始人詹姆斯·飞利浦以及竞争对手亚马逊的约瑟夫·斯洛什……

汇集行业顶尖人才的微软云计算业务一路高歌猛进,2014年,微软的企业服务与云计算业务收入已超过了Windows业务,到2018年,再进一步超过Office业务,成为微软目前最赚钱的业务。

实际上,也正是在STB等部门上的优异表现,才最终让纳德拉脱颖而出,在2014年接任成为微软的新掌门人。

上任后,延续这样的发展思路,纳德拉对微软继续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配合整体的战略转型,微软砍掉了“失血”的手机部门,并大幅缩减相关成本开支。2015年,微软将原先的5个部门合并整合为3个部门,2018年又宣布裁撤Windows事业部,成立“体验和设备”部门和“云与人工智能”平台。

在“一个微软”的理念下,破除各自为政的山头和繁杂的流程,重塑创新求变的成长性文化,团结公司各部门朝着共同的价值目标前进。微软的员工切身感受到了这种改变,微软也变得更加轻盈和富有活力。

破壁破圈

从封闭到开放

2014年举办的年度营销会议上,上台演讲时,刚接任微软CEO不久的纳德拉意外地从西装口袋里,拿出了一台iPhone,在全场观众错愕的表情中,开始讲演。

要知道,微软与苹果的明争暗斗和恩怨由来已久。PC端,Windows和Mac OS对垒正酣;手机端,微软手机业务被苹果手机打得节节败退,Windows phone系统从最初占据近半的市场份额,被iOS和安卓(Android)系统一路猛攻而黯然离场;彼时比尔·盖茨与乔布斯也是见面都要斗嘴的老冤家。

在公众场合,作为微软的领头人,拿出曾经把自己的手机业务打得找不着北的对手手机,并开始讲述,显然出乎了几乎所有人的意料。纳德拉的这个惊人之举,其实也是在向外界传达一个明晰的信号:微软变了,要变得更加开放。

实际上,上任微软CEO仅8周后,纳德拉就着手让对手变为朋友,推出为苹果iPad专门打造的首版Office套件。

Windows业务一直是微软的根基和王牌,以致于微软一直将其牢牢攥在手里,视开源技术为禁忌。而纳德拉选择了兼容并包,微软很快就开启了与曾经对手苹果、谷歌等合作的步伐,以Word、Excel等为代表的Office套件正式登陆iOS与安卓平台。

当时微软内部也有不少声音认为,与竞争对手分享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增强对手实力的同时,会削弱自身产品竞争力。不过纳德拉力排众议,他认为,要从用户角度考虑问题和作出决策,用户使用产品时不会在意相关设备服务来自哪家厂商,只会在意产品服务是否好用。

“我们必须找到聪明的方式与它们建立伙伴关系,这样我们的产品就可以进驻它们广受欢迎的平台。”纳德拉说。而固步自封只会让微软陷入“胜利者的陷阱”中,直至被市场和时代淘汰。

与苹果的“化干戈为玉帛”确实给微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2015年4月的财报会议上,纳德拉就宣布,iOS和Android版Office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亿次。

纳德拉还成功说服了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同意停止微软和谷歌经年不断的监管斗争与法律诉讼1688库移动站,共同宣布将竞争“聚焦于产品品质,而非法律诉讼”,为彼此省下大量费用和精力,并为两者的后续合作打下基础。

这种破圈、破壁的案例在微软不断上演,仅2014年,微软就一口气与、Ubuntu、SUSE(Linux开发商)、甲骨文、红帽、IBM等多家厂商达成合作。微软原先封闭的文化为之一新,开放包容开始融入微软的文化理念中。

近期,微软又对外宣布,将扩大旗下云服务器的兼容性,以能够支持包含亚马逊等在内竞争对手的数据中心。微软负责云计算业务的副总裁斯科特·格思里表示,微软一些客户租用的并非微软数据中心,而在扩大微软云服务器兼容性后,便没有了“阻隔”。同时,这样的设置也会让用户体验更舒适,因为客户可以自由选择。

知名云业务领域分析师艾德·安德森对此表示,微软的兼容战略打开了一扇大门,可以获取更多的客户。客观来说,这是微软云计算业务一个更好的竞争策略。同时,也迫使微软必须在软件云服务上提高质量竞争力。

在纳德拉的理念中,微软的终局应该是一家提供生产力的横向拓展的企业。在纳德拉的领导下,之前将自己锁死在有限生态藩篱里的微软,开始重新拥抱世界。而拥抱世界的微软也变得更加自信、开放及强健。

换道超车

聚焦新赛道超越自我

鲍尔默时代的微软,延续了比尔·盖茨“让每一台电脑上都运行微软的软件”的理念。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全球办公室和家庭里的电脑几乎都装上了微软的Windows系统和Office套件,微软也借此登上了PC时代的巅峰。

但在几乎实现这个目标后,微软在巨大的成绩和优势面前迷失了,面对风起云涌的科技产业变迁浪潮,曾经的坚持变成了固守,加之内部各业务间矛盾重重。不仅让其错失了移动应用市场的新潮流,也失去了清晰的战略方向和创新求变的动力。

后来,比尔·盖茨也曾坦承,错失智能手机系统是他最大的失误。他说:“在软件世界,特别是在平台上,这些都是赢家通吃的市场。我犯的最大错误,就是由于我管理不善,导致微软没能占据后来安卓系统那样的地位。”

微软开始思考和探寻使命和价值何在,“我们为什么而存在?”在上任不久的微软全球峰会上,微软和纳德拉给出了新的答案:“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个组织成就不凡”。

对于原先坚持了数十年的PC执念放下了,抱着“终身学习,敢于承认错误”的态度,纳德拉上台后不久,就果断砍掉了已成鸡肋甚至负累的业务板块,比如曾重金投入的诺基亚手机业务。

在摈弃了对Windows系统的依赖后,微软重新确立了“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核心战略。但当时手机市场早已是群雄并起,三星、苹果和一众中国手机企业已经崛起;手机系统方面,安卓和苹果iOS系统占据着超九成的份额。微软并没有在这个曾经错失和失利的赛道上过多留恋和徘徊。而是聚焦未来,选择了一条新赛道——云计算,来实现换道超车。

不过在大力发展新业务的同时,务实的微软并没有放弃原有Windows和Office的优势。2022年第一财季,以Office为代表的微软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营收为150.39亿美元,同比增长22.1%;以Windows为代表的个人计算业务营收为133.14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同期,微软智能云部门营收为169.64亿美元,同比增长30.6%,成为微软业绩最大支柱。不过,微软现在的收入依然均匀地分布在三大部门,且增速均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在保持传统个人计算业务等优势的同时,2016年~2020年,微软的智能云业务从250.4亿美元增长到483.7亿美元,成为微软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2016年,微软智能云和个人计算板块的营收占比分别为27%和44%,而现在,这一数据变成了33%和29%。

而全球知名的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数据显示,云计算是目前科技领域中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预计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7066亿美元扩大到2025年的1.3万亿美元。与此同时,微软Azure云计算服务的规模已经从5年前的亚马逊AWS业务的三成增长至如今的六成,差距在大幅缩小。

不过,微软也并没有在云计算这条赛道上沉湎过多,2018年后,纳德拉将工作重心又放在了人工智能、混合现实、量子计算等更加前沿的科技上。

就在前不久的11月2日,紧随改名meta,准备all in“下一代互联网”元宇宙,微软在年度技术大会上宣布,计划整合其他的Teams(团队)会议应用、 Mesh混合现实平台以及Xbox游戏平台,打造微软版本“元宇宙”,不过相对扎克伯格的高调入局和打造新虚拟世界的野心,微软的表态则低调和务实得多,也对这条新赛道持有更开放的态度和把自身定义为“桥梁”的作用,帮助多个元宇宙进行相连。受该消息影响,微软股价一度突破2.5万亿美元。

微软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在11月6日的进博会上,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中国)宣布与微软合作,全球首发运行于微软智能云Azure上的业界首个双标准S-Carbon数字化碳管理智能云平台,可以根据国家标准对碳排放绩效进行量化跟踪和分类管理,紧跟当下的全球碳中和目标下企业新需求。

错失过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微软,对各个风口和浪潮都开始保持着野兽般的敏锐和饥渴。因为,科技产业的变革更替太快了,而每个风口浪潮的黄金成长期也就那么几年,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有观点认为,现在的微软像十年前的苹果,极具创新和求变精神微软市值c,创新业务成长迅速;而现在的苹果则像20年前的微软,Mac和iOS系统、苹果软件生态优势明显,iPhone手机则稳稳攫取着全球手机市场75%的利润,行业统治力凸显。同时也像当年的微软一样,开始遭遇更多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

最新发布的苹果2021财年四季度业绩不如预期,缺芯等形成60亿美元损失,让苹果股价跌跌不休;与之相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线上办公、视频会议等,却给了微软的云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给了微软完成超越的时机。

其实,这也不是近几年微软首次总市值赶超苹果,2018年12月1日,彼时iPhone增长乏力,苹果应用商店遭遇垄断诉讼,微软曾超越苹果登顶全球市值排行榜,但时间短暂。相对而言,微软为这次的再度登顶,已经做好了业务、业绩等的周全准备和蓄势。

2010年,苹果完成了对微软的逆袭,营收和市值双双超过微软,被外界称为“新时代的开始”;10年后的今天,微软的市值重新完成了对苹果的超越,这会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吗?又或只是科技产业的一次更迭变迁和时势造英雄。

观察

科技巨头们的自我救赎

当我们回顾诸多科技巨头的发展史,可以清晰地发现,科技巨头们尤其是百年巨头们,的确有着体量、资金、技术、管理的巨大优势,也有着传承多年的优秀企业文化及价值观。即使曾经错失几波浪潮乃至跌落谷底,科技巨头们都有着更多的底蕴和机会,让他们犯错、转身和重新出发。

比如,在手机业务上惨败的诺基亚,依然在全球的通信市场上纵横捭阖;比如,被中韩家电企业打得节节败退的松下东芝等日系巨头,在更广阔和利润更高的半导体、精密器件等新兴业务上风光依旧;比如,本文的主角微软,衰退的巨头依然是巨头,只待一个合适的机遇,抓住一个新的风口,并顺势重新崛起。

但家大业大的背面是船大难掉头,科技巨头们往往会因为所在领域的巨大优势和多年成功经验的路径依赖,而变得保守甚至固执,与之相伴的往往还有大公司病。

当一个巨头敢于对自己沉淀数十年的优势和成本抛离,敢于向自己的曾经最核心和骄傲的业务动刀,敢于向自己最笃定的价值观说不,就是这个巨头的改头换面,虽然前路依然风险巨大和面对诸多不确定性,但这正是自我救赎的开始,而这种自我救赎的契机往往是源自于企业开始遭遇巨大的外部危机,以及权力的新旧更替交接。微软的自我救赎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从手机业务的败退到手机系统的无功而返,微软可以说错失了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那又怎样,微软重新抓住了云计算、人工智能的风口。

然而,其实任何企业还是不能轻易“忘本”,传统的优势业务依然是一家企业最大的法宝,但要懂得转身和充分合理利用。装入全球千家万户的Windows和Office系统依然是微软的最大底气超越苹果登顶全球市值榜 微软凭什么?,技术、市场等的优势仍存,不仅为微软贡献着大量的盈利,微软的云计算业务也是基于此前的市场客户以及技术积淀实现的,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根基和底蕴,才让微软顺利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

其实,微软的重回巅峰多少也有幸运的成分在,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微软抓住了云计算的风口重回巅峰,而当初苹果则是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实现逆袭。微软和苹果的各领风骚十数年的背后,反映的正是科技产业的兴衰更替,抓住一次风口就能诞生一个乃至一批顶尖巨头,反之亦然。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如侵犯您的权益或不适传播,请邮件通知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