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鸟类的进化之谜(鸟类是怎么进化来的)
2022-11-09 09:45

当我们看到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行时,或许会在心中发出这样的疑问:鸟是怎么来的?有人说,鸟类是恐龙进化而来的,还因此把鸟类称作“会飞的恐龙”“活着的恐龙”等。可是,鸟类真的是恐龙进化的吗?那具体的进化过程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许多科学家投身到了鸟类进化之谜的探索和研究工作中。

要探索鸟类的进化历程,就必须对鸟类的化石进行研究,可是由于鸟类的骨骼十分脆弱,所以很难形成化石。

目前,世界上只发现了5例原始鸟类的化石,且都来自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石灰岩层中。据了解,这些鸟类化石距今已经有1.5亿年的历史了。通过这些原始鸟类的化石可以看出,原始鸟类不仅有飞羽,还有尾羽,其翅膀是前肢进化而成的,后足各有四个趾,分为三前一后;叉骨是由锁骨愈合成的,向后伸长着耻骨等等。这些明显的特点都和现代鸟类的许多特征有相似之处。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原始鸟类化石还同时存在着一些与爬行类动物非常相似的特征。比如嘴里有牙齿;翅膀尖上有3个指爪;掌骨与趾骨是分开的;长尾巴竟然是由许多节分离的尾椎骨构成的等等。科学家们指出,这些鸟类处于爬行类向鸟类过渡的中间阶段,因此将它们称为“始祖鸟”。经过分析,始祖鸟的飞行速度至少可以达到7.6米每秒,但是飞行持久性不足。那么,始祖鸟是如何将地栖生活变为以天空飞翔生活为主的呢?

100多年来,科学家们围绕着这个谜团,提出了两大观点:一是树栖说;二是地栖说。前者指出,栖息在树上的生物是借助重力,再通过一个滑翔阶段最终实现了飞翔;后者则指出,生活在地面上的生物通过用力奔跑,逐渐找到了飞翔的秘诀。相比较而言,后者得到了学术界更多的支持。

美国的肯·戴乐教授通过幼鸟爬坡实验,发现其拍打翅膀可以帮助自身向上爬的现象,因此推出了鸟类祖先正是通过奔跑与拍打翅膀的共同锻炼,才学会了飞翔这一结论。

中国科学院的徐星博士在此基础上指出,从恐龙化石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恐龙是非常善于奔跑的动物,因此很有可能恐龙在奔跑的过程中逐渐演化出飞行所需的身体构造,达到了飞行所需的速度。

1996年以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长着羽毛的恐龙化石,如“中华龙鸟”、中国鸟龙、尾羽龙、小盗龙、北漂龙等恐龙化石。这些恐龙化石,有的有着原始羽毛,而有的居然有现代羽毛呢。其中小盗龙(中国四翼恐龙)成为了徐星博士和同事们研究的重点,并且在相关的论文中指出,鸟类的祖先应该是先借助重力学会了滑翔,接着才有了拍打翅膀飞翔的能力,而且从四翼恐龙的前后肢上羽毛的形态与排列情况来看,同现代鸟类的翅膀一致。对此英国里兹大学瑞讷博士认为,四翼恐龙是继“始祖鸟”后,人类关于鸟类演化研究领域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可是,部分科学家指出,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解释四翼恐龙化石,这四个翅膀或许只是恐龙向鸟进化的一个旁支,并不一定是必经阶段。美国的保罗·塞里诺教授认为,要想证明中国四翼恐龙是鸟类进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就必须先找到腿上长有羽毛的其他恐龙的化石才行。

由此可见,虽然大部分科学家都支持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但是,对于“鸟类到底是什么恐龙进化而来的?”“鸟类的具体进化环节是怎样的?”等问题,科学家们依旧无法解答。

 

发表评论
0评